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赖特:1867年~1959年赖特的建筑生涯始于18年,结束于1959年,在这72里,美国经历了技术与工业的发展,以及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城市工业化社会为主的社会大变革赖特在此期间共设计了1000多座建筑,这些建筑分布美国、加拿大、还有日本,共约400座建筑存留,其多数为私人住宅。Page2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颂扬中国老子道家的思想,这都与他从小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过着日出而居,日落而歇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其母亲一开始就希望他长大成为建筑师,自幼就在房间内布置了英国教堂的图片。后来赖特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学,最后因为兴趣原因,在差三个月就毕业时,他丢下了自己的学业奔赴芝加哥。由于进修过土木专业,赖特在“草原住宅”的设计中信心十足的实现了缓坡屋顶大出檐的结构。赖特的建筑可以分为6个阶段。1、(19世纪80年代)其最早的作品,豫园住宅2、(19世纪90年代)本质上的古典化,有点自我意识的建筑3、(1901~1910年)草原式时期,4、从20世纪10年代起由玛雅文化中得到灵感,开始使用混凝土砌块设计5、主要以美国式住宅为特征6、非住宅类大型建筑Page3赖特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作品:1.橡树园住宅2.查恩利住宅3.罗比住宅4.恩尼斯住宅5.罗森堡住宅6.古根海姆博物馆7.霍利克住宅、流水别墅Page4第一阶段代表作:橡树园住宅1889年,赖特想给自己在同一片上层社区内造个房子,因为资金不够,便找沙利文借钱。沙利文认准了赖特才高难留,趁机以此为条件,如果赖特签约在五年内不自立门户、不自己接手任何项目,他就借给赖特五千美元。有了钱,赖特开始营造自己的小窝,把他在甲方那里不敢尝试的想法在自家身上试了个遍。房子是分几期盖起来的,自宅部分始建于1889年,九年后,他把房子加大,又在旁边加盖了自己的事物所(工作室)。从1890年到1909年,赖特总共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9年,从一个才华初露的学徒上升为最耀眼的建筑明星,并生养了六个孩子。09年之后,婚变、事业受挫,他携情妇逃离芝加哥,游历欧洲,最后迁移到威斯康星的塔里埃森,非常艰难地重新起步。但这最初的二十年奠定了赖特在建筑界的地位,为他后来的重振河山打下了基础。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发展出“草原风格”,其中的诸多元素与思想不光贯穿他一生的作品,而且给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决定性的启发。Page5橡树园住宅Page6第二阶段代表作:查恩利住宅在做这座建筑设计时,赖特说他初次认识到了素表面的装饰价值。这座住宅外表不折不扣的简洁、果敢表露的几何形及克制的装饰,使它从这块芝加哥的高尚区其他世纪之交的住宅中脱颖而出。其立面分为三个明显不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与入口等高的光平的石头基座;用罗马砖砌的中间两层部分,中央退后形成凉廊;以及用薄石束带层勾画出的顶楼。建筑的室内也一样简洁。富裕戏剧性的开敞式楼梯厅通高三层,通向中央的天窗。大门厅占据首层的中央,起居室餐厅分列两端。卧室位于二层,佣人房在三层厨房在地下室。Page7第三阶段代表作:罗比住宅赖特曾说过:“茶褐色或红棕色的砖墙是最好的土色。它们不是从草地上突然冒出来的,也不是像弹弓那样射出来的,而是很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脚下的地面,并向地面平缓伸展出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建筑物显得更牢固的插进地面,而它的典雅的形态又受到上部屋檐的保护。”美国风建筑中的砖墙多出现在局部,用以强调竖向线条,突出中心壁炉,与水平线条的夹心板墙形成对比。恰到好处的展现了砖的材料纹理、色彩和砌筑工艺。Page8该别墅建于1909-1910年,耗时仅一年多,建设速度十分惊人。从平面上看,这个别墅是由两个错开的叠放在一起的长方形组成的,相接一面是长方形的长边。小的一个长方形位于后部,在一层布置有车库和入口;仆人的房间、厨房和客房布置在二层。大的那个长方形位于前部,是该建筑的主体,平面主要是围绕楼梯和烟囱而布置的,半地下室布置有孩子的房间、活动室;一层是起居室和主卧房。这个别墅还是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这是为了支撑悬挑出墙20英尺的屋顶(四面都是如此)而特别设计的,这个结构使得它能够更好的挡风遮雨。它还是用了174扇艺术玻璃窗和门,在主体结构的一层楼装有一长排的这种玻璃窗,这使室内外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且采光性能好。该别墅建成以后,和其对面的学院派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相对,两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对峙着,非常有趣。Page9第四阶段代表作:恩尼斯住宅从20世纪10年代起,赖特对由玛雅文化中得到灵感的现浇混凝土的装饰应用发生兴趣,到洛杉矶区的新奇的组织砌块住宅达到顶峰。20世纪20年代,赖特对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潜力已经做了十多年的试验,他在设计加利福尼亚几个项目时采用了这种材料和技术。施工方法比较经济,块材可以用容易获取的当地材料制成。用有花纹的模子脱出来,块材就兼有装饰与结构的双重作用,可以作为建筑的外饰面或者内表面。恩尼斯住宅是赖特在洛杉矶建造的最大也是最后一栋砌块住宅。该住宅在一堵保留的墙体支撑的宽大平台上阶梯状矗立着,用41CM见方的材料与拉结钢筋建成。外立面分出光面和油纹路两种砌块区,内墙面沿用同样的划分。门厅是位于主要起居区下面的一条低、长、暗的通道。相比之下,上层要显得宽敞得多,净高达到6.7m,30.5米长的凉廊横过房屋的正面,将主起居区—餐厅与起居室—与两件卧室连接起来。Page10赖特的第五阶段代表作—罗森堡住宅赖特的第5阶段,也是他最多产的时期,主要以美国式住宅为特征,这是一种比草原式更为廉价的住宅形式。美国式住宅有加热混凝土地板采暖、三明治层状构造的墙体,大量使用由胶合板制成的固定家具等特点。Page11整栋建筑呈“L”形,取材于自然材料,大部分由柏木、砖、玻璃组成。多层低升式悬臂钢结构屋顶覆盖了生活空间及毗邻的车库。大部分房间有独立的门通外室外。住宅的中心是一块“核心服务区”,围绕一处较大的石制火炉设计,毗邻9.3m2的读书区。Page12最后阶段的代表作—古根海姆博物馆最后,是赖特一生设计的非住宅类大型建筑,它们以大胆的构思及工程创新而著称。古根海姆博物馆为赖特晚年的杰作。1947年进行设计,1959年建成后,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比美。建筑外观简洁,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1969年又增加了一座长方形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形成今天的样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Page13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之中就走完了6层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这显然比那种常规的一间套一间的展览室要有趣和轻松得多。该博物馆保存了所罗门·R·古根海姆有现代艺术收藏品,许多展品由金属杆悬挂着,看起来似浮在空中。按照传统,博物馆在沿大厅四周的墙上展览艺术作品。但古根海姆打破了传统的惯例。Page14总结:赖特的所有作品,从最简朴的美国式到最精致的草原式住宅,都是围绕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大的主体形成的,它们表现出建筑的功能,业主和场地的特点被基本的几何体所规范。有时候,例如在霍利霍克住宅或流水别墅上,赖特的名号就是探寻建筑主体的线索。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与环境协调;体现材料的本性是有机建筑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强调保持材料本色,这种住宅只用砖、木、纸、水泥、玻璃五种材料,而且还尽量使用工厂成品,所以常常户主们自己都可以动手建造,因此比较经济。由于这种建筑消除了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强调保持材料本色,所以给建筑带来了一种自然的美。赖特忠于天然材料的特质并将他们在建筑整体中充分地展露,成为人工物与自然之间的有力联系。霍利霍克住宅流水别墅自然有机形式追随功能传统装饰精神第三度空间谢谢欣赏——建筑903黄韬林胜海刘浩伟毛旃煜
本文标题:赖特生平作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7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