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把警务信息化建设摆到基础性、前瞻性位置来抓,采取建设与应用并举、规范与创新并重的工作思路,强制并轨,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推进警务改革、提高工作效能、实施精细管控、实现管理创新、降低警务成本、保障精确打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紧密结赵陵铺派出所工作实际,对警务信息化建设谈几点体会,以期对深入推进此项工作有所助益。一、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前,赵陵铺派出所尽管在信息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上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应用低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后,该所严格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要求,大力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应用,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警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1、信息化办公系统取得了新进展。继2009年“信息采集百日会战”和信息化建设后,今年上半年,该所又继续深入开展了警务信息化建设。在提升素质上,组织开展了全员培训,全体民警顺利通过了全省信息化考试,信息化应用意识、应用技能、应用范围、应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硬件建设上,投资10万元,在社区警务室新购置电脑,全部接入公安网,民警计算机拥有率为124%,超过了上级规定的100%的标准要求。目前,已经形成了信息网上查询、公文网上流转、预警网上发布等信息化工作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办公模式向现代办公模式的转变,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2、信息化监督系统迈出了新步伐。过去,信息化监督手段只是在办证大厅安装几个监控探头,无联网,无对接,监督的点少、面窄。今年信息化建设中,分局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为派出所的值班室、侯问室、讯问室、调解室、办证大厅等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和录音电话,全部接入公安网,对派出所的执法活动实时监督。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分局在监督平台便可全面掌握各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的工作情况,工作效率和监督实效明显提升。3、信息化管控手段取得了新进步。“三项建设”与“三项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所坚持把信息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到社会管理之中,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提高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该所为辖区6家网吧和3家旅馆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实名制上网、实名制住宿,实时上传掌控各类人员信息。今年以来,通过信息系统抓获网上逃犯3名,在打击犯罪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提高安全防控工作能力,该所不断加强社会监控资源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辖区监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探头87个,努力构建全时空、广覆盖的监控网络,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4、信息化通信设备得到了新改善。信息装备是公安工作扎实稳步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分局高度重视信息装备建设,350兆移动终端设备达到了100%;大大提高了通信指挥能力,为实现召之即来、呼之即到、快速反应、指挥有力的目标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5、信息化执法装备实现了新跨越。信息化建设前,执法信息化装备几乎是一片空白。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后,分局把执法信息化建设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按照省厅、市局的配备标准和要求,为派出所一线民警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现场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等信息化装备,使民警能够随时记录执法活动中的相关情况,便于更好地搜集和固定证据,在打击现行违法犯罪、保护民警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信息化服务方式实现了新转变。为了使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更加直接、快捷、高效,该所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为契机,大力开展“网上警务室”建设,依托互联网,在6个社区警务室建立网上警务室“片警在线”,实现了实体警务室和网上警务室并轨运行,面向广大互联网用户,及时提供群众咨询解答、网上预约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服务项目。自网上警务室开通以来,共发布预警信息153条,提供预约服务60次,解答群众咨询321次,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信息化建设尚需解决的问题回首今年来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效明显,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仍存在一些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问题。一是信息化应用意识需进一步强化。通过半年来的强制养成教育,绝大多数民警养成了上班先上网的工作习惯,自觉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但仍有极少数民警,特别是有的年龄偏大民警,受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影响,仍存在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应用意识不强,应用技能不精的问题。二是信息化社会资源需进一步整合。从信息化社会资源整合情况看,目前,旅馆、网吧、金融系统的人员信息库实现了与公安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移动、联通、工商、保险、税务等实名制人员信息较多的行业尚未实现与公安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三是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从350兆移动终端使用情况看,信号覆盖,存在较多盲区。从社会监控资源建设情况看,部分街道监控资源建设比较薄弱。四是信息化管理触角需进一步延伸。当前,随着道路建设、城市建筑、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明显增加,呈现出了数量多、流动快、分布广的特点,需要把信息化治安管理系统逐步应用到这些行业,确保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既降低工作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五是信息化作战技能需进一步提高。有的民警只注重对本警种的信息数据库进行学习研究,对其他警种的信息数据库不学习、不研究,在应用上只进行简单的数据查询,缺乏网上信息数据比对、案件串并的意识和技能,致使网上破案的效率不高。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警务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加强。(一)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安机关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公安工作科学发展需要、符合防控打击违法犯罪需要、符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符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要的信息化警务体系,推动警务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建设中,应本着“高标准建设、按实际需要建设”的原则,避免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应用一个。(二)面向实战,注重应用。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应用,以高效率应用辅助警务实战。在应用的问题上,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好“想用”的问题。针对个别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不强的问题,要通过强制教育、强制养成、严格考核,逼着民警养成信息化应用意识,使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的民警失去工作权,营造信息化应用的浓厚氛围。二要解决好“会用”的问题。把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纳入教育训练工作的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实战演练、比武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真正把民警培养成为信息化应用的行家里手。对于新进入公安队伍的人员,应把信息化教育培训作为必学、必训、必考科目,建立起不懂信息化就进入不了公安队伍的选人用人机制。三要解决好“用好”的问题。要依托信息化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信息化在打击犯罪、治安管理、安全防控、执法办案的应用效能,努力实现精确打击、精细管理、精密防控、精准执法的目标要求。(三)整合资源,多点辐射。信息化建设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依托社会信息资源,努力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要求。因此,建议上级公安机关加强与移动、联通、工商、保险、税务等实名制人员信息较多的行业协调与沟通,实现这些行业的人员信息库与公安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进一步拓宽信息碰撞空间,提高发现、管控和打击的信息覆盖面。特别是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的人员信息,量大、面广、人员多,实现挂接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延伸触角,扩大覆盖。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借鉴旅馆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把治安管理系统应用到企业、道路建设、城市建筑、餐饮娱乐等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业,采取以业管人的工作思路,明确流动人口比较集中行业的管理责任,变公安机关的入户查为行业单位的主动报,切实做到人来及时登记,人走及时注销。进一步加强监控系统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即:加强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以及校园的监控系统建设,确保“点”上不失控;加强重点交通线路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监控能力,确保“线”上不失控;加强繁华街区监控系统建设,并逐步向农村发展,确保“面”上不失控。通过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监控网络,不断提高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支持。(五)立足实际,加强装备。针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需要,各警务室接入公安无线移动设备,通过使用无线网卡,保障各警务室接入公安网,推动警务室工作的开展。针对基层和一线民警执法工作的需要,为民警配备警务通,便于随时比对信息。(六)严格考核,严明奖惩。考核奖惩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最有效手段。省厅、市局通过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排名,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市、县级公安机关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信息化考核奖惩办法,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考核所属部门和民警的重要内容,分值上有所侧重,内容上更加具体。在奖惩上,部门信息化不达标将失去评优评先资格,民警信息化不会用、用不好将失去评优评先和提拔使用资格;对于信息化应用得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在评优评先和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营造争先恐后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牢固树立长期建、长期抓、长期用的思想,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化普及应用,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本文标题:对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