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鱼鳞坑的施工工艺在条件许可的边坡通过小爆破来开挖适当的鱼鳞坑,在坑内填土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砌鱼鳞坑石堰应先清理出石堰基础,至基石;外运毛石,用M7.5水泥砂浆砌成石堰,石堰墙上部厚250-300mm,下部厚300-350mm,石堰顶处用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抹面。石堰砌成后,回填种植土,禁止就近挖取山体土,形成内径长1000mm、宽800mm、深600mm(种植中心点处)的鱼鳞坑种植池。1.1鱼鳞坑施工方法鱼鳞坑是一种水土保持造林整地方法,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可将树植在坑中。鱼鳞坑的作用: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鱼鳞坑做为水土保持坡面治理和造林整地工程被广泛采用,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在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突出造林整地作用。鱼鳞坑虽然属坡面工程,有拦蓄坡面径流,沉淀泥沙作用,但其主要作用是造林整地。鱼鳞坑造林是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方法,鱼鳞坑的作用是保证树木的成活,由林木植被做为水土保持设施而长期发挥作用。2、确定符合自然状态的设计标准。对于土壤条件差,自然恢复植被能力弱的荒山、荒坡必须采取鱼鳞坑措施进行治理的一般以10年一遇最大24h暴雨为设计标准是不合理的,应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设计标准。现行规划中小流域下游有水库、灌溉渠道等蓄水、调水工程时应尽量减少鱼鳞坑措施的面积,并要降低鱼鳞坑的标准。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径流为年内调节,其设计来水量是按水库流域初始植被状态下的径流来确定的,如果在库区流域采用的鱼鳞坑面积过大,标准较高,低于设计标准的降雨达不到蓄满产流条件,不产生径流,即使通过下渗产生径流,也会导致蒸发量增加,产流减少,汇流滞后,破坏了水库水量的正常调节,出现阶段或全年蓄水量不足,兴利库容减少,灌溉保证率降低等不良后果。水土保持的重点是固土,在达到固土作用后水能下山则下山,尽量与生物植被下的径流条件相一致。建议在库区上游的鱼鳞坑设计标准不宜超过5年一遇,对抗冲刷能力较强的土壤,应低于5年一遇。3、鱼鳞坑修建应满足苗木栽植标准,但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降雨、坡度、土壤渗透强度等具体运用。降雨量较少的干旱地区,风化料较多的土质,鱼鳞坑内水量积存少,存水时间短,及抗涝能力强的大苗,应按规范中规定的栽入坑中距下沿0.2-0.3m处。对降雨量较多,土壤渗透能力弱的土壤和鱼鳞坑内水量积存多,时间长,抗涝能力弱的小苗,鱼鳞坑的坑底应顺山坡修成15-20°坡度,苗木栽种在坑中上部,以免明水浸淹苗木。对坡间台地、下渗水流出露地块,可采用鱼鳞坑与植树分离的方法,即把树栽植在鱼鳞坑之间的坡地上,以免给苗木造成涝害。施工方法1设置位置按照DB/T157.2中5。3.1条的有关规定执行,鱼鳞坑呈“品”字型排列,每亩设置的坑数按栽植的树种确定。2规格开挖面呈半圆形,长径100~120Cm,短径70~100Cm,深50~70Cm,土埂高15~20Cln,埂顶宽10Cm。3施工方法采用人工直接刨挖,表土回填,生土培埂。
本文标题:鱼鳞坑施工方案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6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