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思想是美丽的,思想着是快乐的。逍遥游庄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jù情景清晰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思想家。战国时宋国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终身不仕。他生活贫困,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见魏王。他一生贫穷,却鄙视荣华富贵,不畏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人格独立,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才高学博,思想精深,感情充沛,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当时学术界只有惠施与他经常往复辩论。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思想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轶事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列御寇》)《庄子》简介庄子的主要作品是《庄子》。《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一书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书中主要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也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人性,《庄子》强调“保全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文笔汪洋恣肆,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对后世影响很深。鲁迅先生赞誉说:“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这是很精当的评论。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了解寓言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寓言文学在世界上有三大发源地:印度、希腊、中国。印度有经典《三卷书》《百喻经》;古希腊有集子《伊索寓言》;而中国古代却没有专门的寓言集。中国古代寓言夹杂在论说文和史传文中。只有论证的手段,并未独立成篇。虽然如此,但中国古代寓言叙写生动,哲理深刻,独立流传,具有无穷魅力。小结根据以上资料,为庄子写一篇250字左右的小传。(要点:姓名字号,朝代身份,主要经历,思想主张,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地位评价等。)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思想家。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漆园吏,后终身不仕。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主要作品是《庄子》,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文笔汪洋恣肆,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对后世影响很深。逍遥游庄子学习目标:1、通过音读与意读,积累、掌握常用文言字、词、句式,品味作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2、通过情读和研读,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鉴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鉴赏作品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3、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能成诵,体会“逍遥游”的深刻内涵,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顺畅朗读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鲲鹏()南冥()抟()坳堂()夭阏()蜩鸠()決起而飞()抢榆枋()舂米()晦朔()蟪蛄()椿树()斥鴳()翱翔()蓬蒿()知效一官()数数然()泠然()恶乎待哉()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鲲鹏(kūn)南冥(míng)抟(tuán)坳堂(ào)夭阏(è)蜩鸠(tiáojiū)決起而飞(xuè)抢榆枋(qiāng)舂米(chōng)晦朔(shuò)蟪蛄(huìgū)椿树(chūn)斥鴳(yàn)翱翔(áo)蓬蒿(hāo)知效一官(zhì)数数然(shuò)泠然(líng)恶乎待哉(wū)第一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一自然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陲”,边际)的云。这只鹏鸟呀,在大海波涛汹涌时就将迁徙到南海。南海,是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思考:第一节写出了鲲鹏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神奇莫测、神奇壮观的巨大鲲鹏的形象,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第二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二自然段。《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往南海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凭借旋风回旋直上九万里高空。它是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去的。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引述所谓《齐谐》的记载,来证明大鹏南飞是可信的。第三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三自然段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再说水聚积得不深厚,那么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上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一个杯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这样,然后才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打算飞到南方去。从反面设喻强调鹏鸟“所待”的条件。第四自然段默读课文,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四自然段。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时或寒蝉与小斑鸠讥笑大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就停止,常常飞不上去,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到近郊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呢!设喻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和鹏鸟一样都是“有所待”的。第五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五自然段。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也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只活了800岁的)彭祖到如今还是因为年寿长久而特别闻名于世,人们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运用比喻,说明“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第六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泰山,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向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斥鴳讥笑它说:“它将要飞到何处呢?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将要飞到何处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分别。引用“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到……去第七自然段借助于工具书和文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并翻译第七自然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所以,哪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的职守,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而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的。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他清楚地认识自我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仍有不曾树立的东西(未能达到物我为一的逍遥境界)。喜笑的样子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去
本文标题:逍遥游上课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09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