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2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1.2二次根式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02aaa、2(0)-(0)aaaaaa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2、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3、会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教学设想:在教学中首先是进一步梳理和巩固已生成的知识,引入二次根式的性质1与平方根的关系。并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先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一。先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二。再通过梳理知识使条理清楚,并及时练习巩固,运用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解决基础的运算问题。其间还要求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强调性质运用的条件,二次根式运算顺序。教学过程:1、动动脑筋:(利用教材中的例子)。你能把一张三边分别为5、5、10的三角形纸片放入4×4方格内,使它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吗?2、利用教材中的填空:①图1中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a)②参考图2,完成以下填空:22=______;27=_________;212=_________。(将教材中的直观图形[正方形]作适当拓展,启发诱导数形结合思想,目的是从熟悉的知识出发先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一。)你发现什么规律?归纳二次根式性质1:3、巩固新学知识,抢答:2(1)(3)___;21(2)(3)____2;2(3)(5)____;23(4)(2)____2。4、合作学习:23____;3____。2(5)____;5__。20__;0__。并猜想:2?a此处的“合作学习”包含着两个过程:一是比较左右两边的式子的结果,得到基本形状2a=a。二是比较右边的式子,得到绝对值的解答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对于学生不能回答回思路不明时,则如下点拨:比较2a和a有何关系?当a≥0时,2a=_____;和a﹤0,2a=_____。归纳二次根式性质2:5、看谁的正确率高?2(1)(1)____;22(2)()____5;21(3)(2)____3;2(4)(3)_____;(5)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2_____a。0-2-11a6、例1、计算:22(1)(10)(15);2(2)[2(2)]222;(3)3(31)3;22(4)(5)16(2)处理:本题关键是先化简后计算,讲解时边引导学生分析边板书.尤其是(3)在计算时应用结合律。对学生的要求是能领悟方法,会正迁移。当堂练习:(1)221713;(2)233323在本环节教学中评价及强调性质运用的条件及部骤,要求能书写2a=a的过程。例2、计算:(1)|21|)22(2;(2)23242()5353观察与思考,一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己练习,比较先算括号里与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的优劣强调先判断2a中a的符号。而对于本题2,学生可能会先算减法,后开方。因此增加了(1),这样处理的目的是:(1)学生去做只能先化简,接下来引导学生去分析如何去绝对值,后计算。(2)有(1)做铺垫学生多数(设想)会应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不会先减掉),但最后说明这种题目这样做不用通分,明显简便。例3、如图,P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1)用二次根式表示点P到原点O的距离。(2)如果2,7xy,求点P到原点O的距离。结合坐标轴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练习:如图,5,2P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求点P到原点的距离。7、课堂练习:课本8页作业题1~6巩固和运用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练习,自由到黑板上解题8、课堂小结:谈谈你今天的收获,教师帮助归纳。(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梳理和巩固知识。)9、布置作业:10、动动脑筋你能把一张三边分别为5、5、10的三角形纸片放入4×4方格内,使它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吗?§1.2二次根式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ab=a.b(a≥0,b≥0);ab=ab(a≥0,b>0)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类比的思想方法。2、了解二次根式的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两个性质。3、会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简单二次根式化简。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积和商的性质。教学难点:例3第(4)题和探究活动涉及较复5,2P025yx杂的化简过程和一些技巧的运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设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回顾旧知的基础上,探究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的性质,并在应用中注意对限制条件和总体思路及注意事项的归纳,真正地让学生掌握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引出课题1、复习旧知:二次根式:(1)定义:(0)aa(2)两个基本性质:①2()(0)aaa;②2(0)-(0)aaaaaa2、合作学习:我们继续来探究二次根式的其他性质:填空(可用计算器计算)49_____49_____,;45_____45____,;1000.01____1000.01___,;9_____916____16,;3___32___2,;比较左右两边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教材采用的不是证明的方法,而是归纳、类比,容易使学生接受。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中得到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性质,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性质,然后作适当点评,从而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体验成功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各因式必须是非负数)。即(0,0)ababab。在此时,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经历过运用,因此他们对于0,0ab的条件的应用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错误,可能会出现(4)(9)49的错误。因此这里我尽量提早的“预防”。将上述的解题过程出示给学生判断,加深对于0,0ab的条件的印象。2、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被除式必须是非负数,除式必须是正数)。即aabb).0,0(ba运用以上式子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3、例题讲解:例3、化简:;);();();()(72495374222512112注意:一般地,二次根式化简的结果应使根号内的数是一个自然数,且在该自然数的因数中,不含有1以外的自然数的平方数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解题过程交替进行的方式教学,例2、先化简,再求出下面算式的近似值(精确到0.01)。);();()(5.0001.034911224181合理应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实数的运算。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教师板书解题过程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上述两个例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应用,及时巩固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的应用,并在应用中注意隐含条件和一般的化简要求、及作这类运算的注意事项、步骤、依据等。具体地说:(1)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化简的依据(具体的性质);(2)总结出化简的步骤:①先进行观察,寻找平方因数、带分数、处理符号等;②确定运算的顺序,并应用性质进行变形;③作出化简后的结果;④再回顾题目中的要求(精确度等)或适当调整解答的顺序,寻找更为合理的解答方法。(3)对二次根式化简结果的要求:①根号中不能含有除1以外的平方因数(能开得尽方的因式要尽量开出来);②根号内的结果应该是自然数,即不能含有分母或小数;③分母中不能含有根号。三、总结提高、课内练习1、课本第9页1、2、3。第10页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化简下列两组式子:222_____,2_____;33333_____,3_____;88444_____,4_____;1515555_____,5_____;2425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并与同伴交流.2211nnnnnn(n为自然数,且2n)请再任意选几个数验证你发现的规律.2、22132138化简3、化简:12;13;15;17;18;12;13;15;17;18;并要求学生在上述的解答后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考与归纳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另一个常用的性质:11()aaaaaa1或;其中0a。4、补充练习若b0,x0,化简:24)(xb四、归纳小结,充实结构。(由学生总结,教师适当提问补充。)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下面的思路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各式子中的字母的取值范围,以及在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出错。(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的方法来检查自己的学习任务有没有完成,便于学生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念)。五、布置作业。
本文标题: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2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4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