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函数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一、验目的1、学习函数波形发生器的设实计方法;2、了解单片函数发生器ICL8038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掌握函数波形发生器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4、研究函数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案。二、实验原理在无线电通信,测量,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领域广泛地应用着各种类型的信号发生器,常用的波形是正弦波,矩形波(方波)和锯齿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已有能力同时产生同频的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专用集成电路,称为函数波形发生器,如ICL8038。1.函数波形发生器专用集成电路ICL8038就是一个函数波形发生器,其引出脚的排列及性能见附录一。典型应用电路如图5-2-1所示。ICL8038Rw110kR120kRw2100kR210kRw3100kR310kC10.1uC20.1uC30.022uC410uR46.2kR56.2kRw41kR610k-12v方波正弦波三角波123456789101112图5-2-1ICL8038典型应用电路+ICL8038的内部原理见图5-2-2所示。比较器1比较器2缓冲器1双稳电路缓冲器2正弦波变换器6V+3三角波2正弦波9方波11V-(或地)21/3(电源电压)2/3(电源电压)1CCS1CS2S10I2I图5-2-2ICL8038内部原理框图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CS1和CS2是两个恒流源,它们和外接的定时电容C组成积分电路。电平比较器1和2以及双稳态触发器组成积分电路的控制电路。定时电容C上的三角波经缓冲级后由3脚输出。双稳态电路输出的方波经缓冲级后由9脚输出。三角波再经过一个正弦波变换器后边为正弦波由2脚输出。若要提高正弦波输出的带载能力,则可再外接一级跟随器。恒流源CS1与外接电容C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恒流源CS2则由双稳态电路控制的开关S来决定是否与电容C接通。若开关S断开,则只有CS1以电流I向电容C充电,电容C上的电压线性增大。当该电压上升到比较器1的阈值电平(电源电压的2/3)时,双稳态电路翻转,S接通,此时,恒流源CS2以电流2I向电容C反向充电,由于同时还存在着CS1的作用,所以电容C将以电流I放电,电容C上的电压线形减小。当该电压下降到比较器2的阈值电平(电源电压的1/3)时,双稳态电路复位,S断开,仅剩下CS1向电容C充电。如此反复,从而形成振荡。由上述可见,只有当恒流源CS1=I,CS2=2I时,电容C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才相等,这时输出的三种波形均对称。不然,三角波将变为锯齿波,方波将变为矩形波(占空比50%),正弦波将严重失真。电流源CS1和CS2的大小分别决定于外接电阻,即图5-2-1中的R4和R5。只有当R4=R5时才有CS1=I和CS2=2I,才能获得对称的三角波,方波和正弦波。电位器Rw4=1kΩ是用来调整输出波形的对称性,调整Rw2和Rw3可改善正弦波的失真。ICL8038的输出频率是8脚上电压的函数,即它是一个压控震荡器。当8脚与7脚(扫频偏置电压≈-2.8V)相连时,输出频率是固定,若4,5脚的外接电阻相等均为R,则输出频率f=0.3/RC(5-2-1)当8脚与一个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相连时,则输出频率连续可调。当此电压为最小值(近似为零)时,频率可达到很低。当此电压为最大时,频率最高,并且改变定时电容C的大小可改变最高输出频率。此连续可调电压由-12V电源电压经电阻R1和电位器Rw1分压取得。而ICL8038的控制电压有效有效作用范围是0~-3V,为此,选择适当的R1以保证最大控制电压为-3V左右。通常为保证调整的准确性,各电位器一般选择小型多圈式电位器。2.锯齿波,矩形波产生电路如图5-2-3所示,这部分电路是由运放IC2构成的比较电路和由运放IC3构成的积分电路所组成。积分比较器后跟一级由运放IC4构成的跟随器,用以提高其带载能力。当Rw6=0时,积分电容C6的充放电时间常数T2和T1相同,此时积分电路输出为三角波,比较电路输出为方波(占空比为50%),随Rw6增大,积分电容C6的充电时间常数,即三角波的逆程时间T2增大(三角波的负斜率减小),于是原三角波变为锯齿波,原方波变为矩形波,如图5-2-4所示。Rw520k23-+746R10750Dw1Dw22*bv2R1110kD1IN4148Rw6100kD2IN4148R1210kC60.15uRw7100kC710uVEE-12vVCC+12vC810u+-2374632-IC2IC3+IC4uA741uA741图5-2-3锯齿波、矩形波产生电路++T2T1TVp1-Vp2-0Vp2+Vp1+V放电充电t图5-2-4锯齿波和矩形波由图5-2-3可见,调节Rw6可改变T2及锯齿波周期T的大小(积分电容C6的放电时间常数T1与Rw6无关),相当于改变锯齿波的负斜率。矩形波的占空比以及它们的频率。调节Rw2即可改变锯齿波的输出幅度,同时因改变了加于运放IC2同相输入端电压,故又改变了T1,T2和T的大小。调节Rw5可改变运放IC2,IC3和IC4输出端的直流电平。可以证明:若矩形波输出的峰-峰值为Vp-p1,Rw7滑动点上半部分值7wR,下半部分的值为7wR,则锯齿波的峰-峰值Vp-p2为1pp7w7w2ppVR/RV)(5-2-26127w7w1CR)R/R(2T5-2-36126w7w7w2C)RR)(R/R(2T5-2-4T=T1+T25-2-53.设计思路⑴技术指标a.能输出频率f=2kHz~20kHz并连续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正弦波:峰-峰值Vp-p≈3V,非线形失真系数≤5%b.能输出频率f=20kHz~500kHz并连续可调的锯齿波和矩形波矩形波:Vp-p≈3V,负斜率连续可调.c.能输出扫频波。⑵元器件参数确定根据技术指标a中对函数波形发生器最高工作频率f=20kHz的要求,定时电容C3可由(5-2-1)式求得C3=0.3/f(R4+0.5Rw3)=0.029F取标称值C3=0.022μF,其标称值代码为223。根据技术指标b中对矩形波峰-峰值Vp-p=12V要求,选用稳定电压Vz=6V的bV2二只构成双向限幅器。有μA741的最大输出电压约为(Vcc-1.5V)可得IC2b脚输出电阻为Vb=10.5V(Vcc=12V).bV2的稳定电流Iz≈5mA,故限流720I)VV(VRzdzb10取标称值750Ω或820Ω均可。根据锯齿波斜率连续可调的要求,二极管D1和D2在电路中的极性如图5-2-3所示,可选用一般的开关二极管IN4148.根据ICL8038控制电压的有效作用范围0~-3V,应调节Rw7使锯齿波的峰-峰值Vp-p2≈3V,调节Rw5使IC3输出端的直流电平近似等于-1.5V。根据Vp-p1=12V,Vp-p2=3V,由5-2-2式求得41VVRR2pp1pp7w7w当Rw6=0时,锯齿波的频率最高,且T1=T2=T/2.根据对锯齿波最高频率500Hz(即T=1/500)的要求,可知T1=1/1000.由5-2-3式求得37w7w1612102)R/R(2TCR积分电路中的电阻R12若取值过大,运放输入电流的影响将不可忽视;反之取值太小,流过积分电容C6的电流会超出运放的输出能力,故在此取R12=10kΩ,则C6=0.2μF取标称值C6=0.15μF,代码为154作偏置用的电位器Rw5和作分压用的电位器Rw7一般为几十kΩ~几百kΩ,在此取Rw5=20kΩ,Rw7=100kΩ⑶总电路图设计举例参考图见图5-2-5,当开关k打到2位时,ICL8038输出的是扫频信号。一般选正弦型的扫频信号用。Rw8=100kΩ是用来改善低频端波形的对称性。Rw520k9104118R10750Rw6100kIN4148D2D1In4148R1110kDw12*6v2Dw2R1210k2/4LM3247C60.15u2311/4LM324Rw110k121312R131kC5100014R210kRw2100kRw3100kR310kC10.1u0.1uC2C30.022uC410uR141kR46.2kRw41kR56.2kR151MRw8100kR610kC810uC710uRw7100kR120k+-+-+-+-56VEE-12v+12vVCC图5-2-5设计举例参考图+++⑷安装与调试通常,安装在面包板上进行。如果考虑到可靠性要求,可采用印制板走线方式,进行焊接,布线与走线要求详情可参考有关书籍。为了便于检查,一般采取分块方式,即每个单元(常以集成电路的中心分)相对集中,各单元间界限明确。这样,对调试电路大有好处,因为我们常用也是以单元为中心调试,每级都调好,再连起总调。调试前先应从外观上检查有无明显的走线错误,元器件型号与电路图是否一致,电容,电阻标称值与要求是否一致等。a.将k置于1,将整个电路分成函数波形发生器部分和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部分。○1函数波形发生器首先,观察有无输出波形。若有,调各电位器,使输出符合设计要求。应注意,有振荡波形时,先改变Rw1使频率调至约1kHz(工作带宽的一半),再将正弦波波形调好,最后波形从低频到高频变化,对称不好时调Rw4或Rw8。若无波形产生,则要先测量ICL8038的各脚,看是否与设计相吻合。找出故障所在之处,建议调试前一定要熟悉原理,这样可以少走弯路。○2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观察电位,调Rw5使IC29脚直流电位为零,则8脚应有波形。调节Rw7使锯齿波的输出峰-峰值为3V。改变Rw6,其频率变化范围应符合技术指标,否则调整积分电容C的大小。都正常后,改变Rw5使IC37脚输出电平为负,约为-1.5V,或者看波形直流分量时,波形最高点电压值为零。若无波形,则测量各级和运放各脚电位,分析判断故障所在之处。b.将锯齿波频率条到调到最低,k置2,观察扫频波。正常的扫频波,频率应连续变化,周期无间断。若有,可适当调节Rw5和Rw7,范围不可太大。即可。注意,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时输入选择方式一律选择DC方式,以波形损耗造成错误结果。三、设计任务技术要求:⑴输入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为2kHz~20kHz并连续可调正弦波输出的峰-峰值Up-p≈3V,非线形失真系数≤5%⑵输出矩形波,锯齿波频率为20kHz~500kHz并连续可调矩形波的Up-p≈12V锯齿波的Up-p≈3V,负斜率连续可调⑶输出扫频波⑷用±12V电源供电四、调试要点1.对电路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主要是各器件型号与位置应正确,正负电源线不应错误,电解电容器极性不能接反,高电位接上,低电位接负。2.将k置1,电路分成两部分分别调试。3.正确连接正负电源端,最好电路板上作标记,以防接错,电压为±12V。4.接通电源,静观几分钟,无异常,即进入调试。5.全部调试完成后,测量各项指标,应符合技术指标,最后将每段电位和相应波形记录下来,作为正确结果,写入报告。五、设计报告要求1.设计技术指标2.说明函数波形发生器和矩形波,锯齿波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绘出原理框图。3.主要电路的设计计算和元器件选择4.各项测量数据及技术指标的实测结果。5.拟订调试步骤。6.画出实际电路图。7.讨论与分析。就主要故障进行分析,并能回答思考题。六、思考题1.如何适当提高正弦波输出的电压幅度和带载能力?2.如果要求函数波形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0.1Hz~20kHz,则应如何设计?七、主要仪器及器件1.主要仪器设备⑴双踪示波器一台⑵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⑶*数字万用表一块⑷*失真度测量仪一台⑸实验板一块2.主要元器件⑴ICL8038一片⑵LM324一片⑶或选用μA7414片⑷6V温压管bV23只⑸开关二极管IN41482只⑹各阻值多圈电位器10只⑺电阻,电容,导线若干*注:也可以不要,用示波器代替,人眼观察即可。八.总结设计电路的优点缺点优点:此系统中的元件部分属于高精度电器元件,使德系统灵敏度很高,(但对电路中的各个连接部分参数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温度的测量范围也很大缺点:电路中,元器件的过多,过于繁杂,使得电
本文标题:函数波形发生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0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