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七章 企业形态法定化与企业法律形态
1第七章企业形态法定化与企业法律形态主要内容:第一节企业形态法定化第二节企业法律形态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企业形态法定化在市场主体规制中的作用,具体掌握我国现行企业的具体形态。2研究性题目(拓展与思考)我国企业形态制度比较研究。我国公司形式之选择。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企业形态比较研究。3第一节企业形态法定化一、企业与企业形态的界定1.企业的含义经济学界科斯:企业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企业形成的原因,在于以企业内部的权威取代企业外部的市场价格调节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资源配置手段”。詹森和梅克林:企业乃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这一组契约,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和资金投入的提供者、产品的消费者等相互之间的契约。——“契约连接点”我国经济学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4法学界李昌麒:企业是连续、稳定地从事经济活动并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范健、赵旭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组织。企业的本质:社会组织。营利性(营业)。52.企业形态(类别)是指按一定标准所划分出来的企业表现形式。(略上一章)值得注意:企业形态?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形态(需要法律认可、法制化)6二、企业形态法定化1.企业形态法定化的含义企业形态法定化,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企业形态,以利于建立起相应形态的企业法律制度和科学的企业法律、法规体系的过程。含义:企业形态法定化是法律对企业形式的认可。企业形态法定化是对企业形态的法律模式选择。企业形态法定化的目的,在于建立相应企业形态的法律制度和科学的企业法律、法规体系。72.企业形态法定化的原因经济发展的结果(交换规则、民商法经济法)。法律调整企业的必然要求。国家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3.企业形态法定化的实质—国家干预国家对投资者选择企业形态的自由进行限制、公权向私权领域渗透的体现。(国家主导、对民法意思自治的国家介入、限制)8第二节企业法律形态一、企业法律形态的界定1.定义:企业法律形态,是指作为经济法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法所确定的企业的存在形式。实质: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形式。是具有法律调整意义的企业存在形式。92.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因其由法律直接规定而具有法定性(不同于实践或者其他学科)企业法律形态因其无所不及的涵盖力和广泛的适用性而具有普遍性(普遍适用)企业法律形态因其分类标准贯彻的一致而具有有限性(一般一个分类标准)企业法律形态一经确定,便具有永久性或相对永久的稳定性(法的稳定+企业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程序性、自身经营的需要)10二、企业法律形态的构成要素(一)出资人出资人,为设立企业,对企业出资的人。含义:出资人人数是决定企业人格的主要因素。出资人人数决定了企业财产来源的多寡、规模的大小及企业经营条件的配置。出资人人数决定着企业内部权力的分工和制约、利益和风险的分享和分散机制的形成。出资人人数是企业法律形态的重要决定因素。评价:企业的源泉。对企业法律形态有重要影响。制度中,不同企业形态的对出资人要求不同。11(二)财产责任制度1.责任类型:有限责任制:双重有限无限责任制(无限连带责任制):无限或者连带。2.评价:为出资人和债权人关注的核心,必备要素。对企业法律形态有直接影响。制度中责任不同,企业法律形态不同。12(三)法律人格1.企业人格种类:以独立的法律身份为充足条件的法律人格(非法人)除独立的法律身份外,还须以独立的财产、独立的意思和独立的责任为条件的法律人格(法人)2.评价:与其他要素关联,制度中不同企业形态有不同人格。我国要求较严格。国有企业人格变化历程:依附——独立法人人格。13(四)资产1.含义:企业资产,企业得以开展经营活动的财产。(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2.股东的出资形式:货币、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其他财产权利+劳务?信誉?3.评价:企业存续的物质保证(血液),重要要素。制度中不同企业,资产要求不同(种类、量、转移与分离)14三、企业法律形态系统(一)企业法律形态的发展原始企业形态阶段: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为代表。(由民法、早期商人法调整)近代企业形态阶段:无限公司、两合公司为代表。(由近代商法调整)现代企业形态阶段: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为代表。(由商法、经济法调整)?发展趋势:公司化的上升趋势。一人公司的出现。传统企业仍然有存在空间15(二)我国的企业法律形态1.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有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分类)(1)国有企业(狭义的国有企业)(名称的演变)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是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为基础,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关于经营权利。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关于法律资格。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16(2)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财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企业由劳动群众民主管理,实行集体累积、按劳分配、适当分红的企业法人。(分城镇和乡村两类)评价: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产权不清晰、管理有待提高。(3)私有企业企业财产属于私人所有的营利性组织。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个人参与经济活动主要方式。但有财产、管理、能力等固有的局限。说明:有制度的限于国有企业法、集体企业法。172.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法人企业(企业组织形式、各国制度上常见的分类)(1)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2)合伙企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3)公司式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说明:此分类均有制度。183.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联合经营情况)(1)联营企业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分:法人型、合伙型。(2)企业集团在统一管理之下,由法律上独立的若干企业或公司联合组成的团体。说明:此分类无直接制度规定,但可适用其他规定。如:集团——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194.涉外企业和非涉外企业(涉外因素否(1)涉外企业①外商投资企业: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资产含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改革开放的产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外国企业:具有外国国籍的企业。不含或含境内投资(2)非涉外企业,即内资企业,企业全部资产源于我国境内。20推荐阅读1.赵旭东:《企业法律形态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第七章 企业形态法定化与企业法律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