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工程项目————————————————————————————————高填方段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成仁高速公路CR1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编制人:审核人:二OO九年十一月十日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慨况:成仁高速公路CR12合同段,起于K88+585,止于K98+485,全长9.9公里。线路主线跨越冲沟多处,存在多处高填方。为了全面了解成仁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实际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第一手测量资料,有效监视路基在施工期间的安全,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损失,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路基进行沉降观测,及时采集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由专家对测量成果、数据分析,及时提供相关部门,指导施工或施工方案修改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我项目部根据实地的情况,特编写本沉降观测方案。二、编制依据:本路段沉降观测依据有:A、《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B、《建筑变形测量规程》(CGC/T8-97);C、根据成仁高速公路二阶段设计图第二册第一分册S3-1、S3-19-1-4。三、沉降观测范围、内容及沉降观测点设置:1沉降观测范围、内容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对路基基底沉降进行观测2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2.1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2.1.1路基沉降观测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需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变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2.1.2观测点设在同一个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1.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适当加密观测断面。2.1.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加堆载预压的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2.1.5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2.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路堤加载预压地段路堤加堆载预压地段按50米的水平距离设置,每断面按左中右设置,两侧设置在路肩上,中间设置在路线中心上,其中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表面后,在基床底层表面两侧设观测桩,在路基面中间设沉降板后,加载预压进行沉降观测。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后,在路基面两侧及线路中心设置沉降观测桩。2.2.2土质路堑地段土质路堑(含基岩全风化层)一般地段在坡面每个平台上设置沉降位移观测桩,断面间距50m,。2.3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2.3.1观测元件的选取应满足工后沉降的评估需要以及精度要求。路基边坡采用观测桩观测,地基底面采用沉降板进行观测。2.3.2观测元件的埋设观测元件除沉降观测桩外,均在地基加固完成后路堤填筑施工前埋设。2.3.2.1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φ40㎜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为φ110㎜、壁厚不小于4㎜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50㎝,厚1㎝;具体按设计图S3-19-1-4特殊路基设计图中的图样焊接组装。采用水准仪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沉降板应埋入褥垫层顶部嵌入10㎝,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准仪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板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2.3.3每个工点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数量,埋设观测元件的种类、数量,根据设计要求由设计、施工、监理方在现场核查确定。2.4沉降变形的水准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1mm。路基面沉降观测点设置参考图(单位:mm)2.5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表2.5的规定。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表2.5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一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一次/周第2、3个月一次/10天3个月以后一次/2周6个月以后一次/月通车后前18个月一次/月3沉降变形测量3.1一般要求3.1.1沉降变形观测网按三等变形测量等级技术要求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点的水准测量采用二等变形观测测量技术要求。3.1.2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布设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全线三等水准测量贯通后,将沉降变形观测网与三等水准点联测,统一规划为三等水准基点上。3.1.3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详细记录;每次测量采用同一仪器,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3.1.4各种原始测量记录应真实、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计算成果和图表清晰、签署齐全,并妥善保存。3.1.5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沉降观测人员配置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责1王斌武男40大专工程师负责2李贤中男44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3张诗洲男39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4钟俊超男25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5蒋波男23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6李敏男29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7王林兵男35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8黄崇建男35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9何龙男23大专助理工程师水平司仪3.2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3.2.1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我项目部施工段范围内的水准基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设计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加密布设,精度要达到使用要求。3.2.2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3.2.3观测网中,对工作基点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随时进行复测校核。3.3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要求3.3.1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0.6√n≤0.8√nDS05或DS1型仪器,按暂行规定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3.3.2沉降变形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沉降变形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的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三等±0.5±0.3按国家三等精密水准测量≤0.3√n3.4测量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3.4.1一般要求3.4.1.1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及细则要求。3.4.1.2人工测试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备份;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各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时时监控。观测中有沉降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及时处理。3.4.1.3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整理、汇总、分析,按有关规定整编成册。3.4.2资料整理在路基面观测第三个月末、六个月末以书面和电子文件将每个断面(点)的路基面、地基面沉降观测资料、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报送监理单位。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对路基地基变形观测,每7天就将观测以数据库电子文件形式及时报给监理单位;路基填筑完毕,路基面观测桩开始监测后则每半个月将观测以数据库电子文件形式及时报给监理单位,以便进行工程中的沉降发展情况分析。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安全方案报审单承包单位: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合同号:CR12监理单位: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编号:监表2工程名称及工程部位路基设计图名称成仁高速公路二阶段设计图第二册第一分册桩号K88+580~K98+480图号S3-1、S3-19-1-4致驻地监理工程师:现报上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安全、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见附件,请予审查及批准。附件:技术施工方案说明技术负责人(总工)签字年月日承包人(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初审意见:初审结论:同意修改后再批不同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年月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审查结论:同意修改后再批不同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名年月日
本文标题: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2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