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复句的类型及划分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3、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辅助:多媒体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2、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说明: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1、判断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条:①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2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例:a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b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例: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2、如何判断复句。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句中的关联词语。值得注意的是关联词语有时成对使用,有时却只用一半。另外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可试着加入,再据此来作判断。例:a他做了,还不如不去做。b他学日语,学英语?三:复句基本类型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2、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3、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35、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6、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7、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例如: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8、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9、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例如: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10、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四、巩固练习: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4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五、总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2、能够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紧缩句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例如:①他一有空就看书。②语言越精炼越好。三、多重复句及分析1、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2、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5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3、具体方法: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陶铸《崇高的理想》)4、了解句群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四:巩固训练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6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借助练习以巩固复句的划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略)二、练习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作,③尤喜纺棉。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9、①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②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完全实行之。10、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③所以至今还记得。11、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②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③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12、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713、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渡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14、①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②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③那也很危险。1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1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务,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17、①虽然真理是杀不死,烧不毁的,②它终究要发生灿烂的光辉,③但是,中世纪的黑暗曾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18、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②脸是应该经常洗的,③不洗就会灰尘满面。19、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交际的情况下,这方面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补充的。20、①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②引用的材料虚假,③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好文章。21、①我应该感谢母亲,②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③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理。22、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该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23、①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而是人民自己。四、总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第四、五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讲析巩固有关复句划分的知识。教学过程:8一、指出作业中的问题(略)二、讲析练习1、他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还不能参加这样的大会。()2、看着这场景,将军觉得十分快意。()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3、他急忙背上了书包,匆匆地走了。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5、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6、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7、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8、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9、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10、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1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12、孩子飞也似地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13、与其说它是城市,还不如说它是渔村更合适。()14、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15、这声音虽然极底,却很耳熟。()16、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17、由于名
本文标题:复句指导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9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