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浩2009年4月17日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全国水资源分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松花江818辽河612海河415黄河829淮河515长江1245东南诸河711珠江1022西南诸河614西北诸河1433合计80214计算分区106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地形地势第二阶梯,海拔1000~2000m,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局部人口集中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大于4000m,以高原为主,湖泊多,人口少,河源地区第三阶梯,海拔500m以下,平原为主,季风强烈,河湖众多,人口密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分布面积(万km2)31725018011595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西部:以高山、高原、内陆盆地为主东部:以丘陵、平原、低山地为主地貌中国总体上以山地地貌为主,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在内的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仅占12%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气候特点寒温带暖温带温带热带亚热带极端干旱半干旱干旱湿润半湿润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东西青北干藏高原区部季风区区旱半干旱48%25%27%面积比例降水深(mm)500176983三大自然地理分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受季风影响,夏季湿润多雨,植被覆盖较好距海洋远,受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少,植被稀疏,多为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高原地势,气候高寒,土壤植被垂直带分布明显植被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水文地质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共划分为六个水文地质区东部平原区:地下水主要受降水垂向渗入补给。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区:为东部半湿润带与西部干旱沙漠带的过渡地带,地下水补给强度一般较少,在局部断陷盆地,地下水较为丰富。西部内陆盆地区:为典型的极端干旱的戈壁沙漠区,广阔的山前平原主要接受山区河流的渗入补给,形成自流盆地。东南与中南丘陵山区:降水丰富,平原面积小,大部分地区主要分布裂隙水与岩溶水。西南岩溶丘陵地区:广泛分布古生界巨厚的碳酸盐岩,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地下暗河十分发育。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4000m左右,受垂直分带控制。高原地区含水层主要属冻土或冰川成因类型。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河流水系北冰洋内流区外流区流域面积100km2以上河流共50000多条,1000km2以上1500多条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湖泊湖泊类别(km2)湖泊个数面积(万km2)储水量(亿m3)1~1023040.6910~1005061.641270100~5001062.222543≥500273.903620总计29438.457433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形成了东、西相对的两大稠密湖群区。湖泊总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5.6%全区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6.7%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湿地湿地类型面积(万km2)天然湿地32.6人工湿地2.3全国合计(100hm2以上)34.9主要湿地类型个数面积(万hm2)沼泽湿地28951370泛洪平原湿地476107三角洲湿地16949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除河流、湖泊外,与水资源配置关系密切的三类主要类型湿地:沼泽湿地、三角洲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湿地概况:000001111111其它类型湿地50%沼泽湿地39%泛洪平原湿地3%三角洲湿地1%人工湿地7%天然湿地93%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塔里木河流域占内流区冰川面积:50.1%冰储量:60.0%雅鲁藏布江流域占外流区冰川面积:60.5%冰储量:63.9%冰川条数面积(km2)冰储量(亿km3)冰川融水量(亿m3)内流区26896354453569256外流区19530239552023360合计46426594005592616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现状水资源一级区人口(万人)GDP(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耕地面积(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总人口城镇人口全国合计1265834584489404249161404263957019272182532松花江639631735032122556172278274245118辽河548227115238125090052270112163790海河1264145121163326551668347711737611103黄河1092031126216148675662447243627625淮河2005255191330548011927853502641515982长江443521345831740753746083126754976422360其中太湖38872583971778718602471024391989东南诸河687527888430179714681347342532929珠江147985102131363179198185376166426354西南诸河197131960733925710154951208西北诸河273688918757151438579977360632000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水资源数量评价降水蒸发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回目录水资源演变情势两次评价比较调查评价基础主要结论水资源数量评价1956~2000年全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60854亿m3折合降水深643mm分区降水深(mm)降水量(亿m3)比例(%)北方地区3281988632.7南方地区12004096867.3松花江区50547197.8辽河区54517132.8海河区53517122.8黄河区44735555.8淮河区83927674.6长江区10871937031.8其中:太湖11774340.7东南诸河区166234645.7珠江区1549894814.7西南诸河区1088918615.1西北诸河区16154218.9分区降水量水资源数量评价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全国平均643降水深(mm)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降水量(亿m3)省级行政区降水量水资源数量评价降水深(mm)降水空间分布地区降水量(亿m3)比例(%)面积(万km2)南方四区4096867341北方五区1446524270西北诸河54219336北少南多1611200537山丘区高于平原区山丘区:降水深762mm,降水量占全国的85%平原区:降水深337mm,降水量占全国的15%水资源数量评价mm800400200200400800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地带分布400mm等雨量线由东北至西南斜贯穿中国全境,是我国湿润半湿润与干旱半干旱的地理分界线降水分布带降水量降水分带(mm)面积降水量万km2比例(%)亿m3比例(%)1600727.61445723.8800~160021322.52500341.1400~80026227.61450923.9200~40015716.647957.920024425.720813.4水资源数量评价降水年内分配降水量年内分配比例27%47%18%16%62%18%32%41%18%全国北方南方冬秋夏春8%4%9%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北方降水集中程度更高水资源数量评价1980~2000年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图最低值500mm最高值2600mm单位:mm80012001200水面蒸发高值区(1200mm):西北高原和盆地、青藏高原及云南中西部的干热河谷地区低值区(800mm):内蒙古东北端、黑龙江大部、辽宁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值区(800~1200mm):东北平原大部、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中下游、长江上游局部及下游、珠江中下游、西南诸河大部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高值区中值区低值区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是指由当地降水形成的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径流量表示。•系列代表性:1956~2000年•系列一致性:近期下垫面条件——还原+修正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径流量26691亿m3,折合径流深282mm山丘区93%平原区7%南方地区84%北方地区16%水资源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mm)(亿m3)占全国(%)松花江13912964.9辽河1304081.5海河682160.8黄河755942.2淮河2056772.5长江区553985736.9其中:太湖4381620.6东南诸河95319867.4珠江815470817.6西南诸河684577521.6西北诸河3511744.4水资源数量评价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全国平均:282mmmm020040060080010001200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mm800mm,主要分布于东南诸河大部、珠江流域东南、长江流域东南、藏东南等地10mm,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2002002002005050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地区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数出现月份北方五区松花江、辽河、淮河60%~70%6~9月海河、黄河50%~80%7~10月南方四区50%~70%5~8月或6~9月居多西北诸河60%~90%5~8月或6~9月大多数测站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40%~60%西北诸河、海河年径流量的集中程度更高,部分测站达70%~80%水资源数量评价入国境水量主要入国境河流24条45年平均入境水量214亿m3松花江区3.5%西南诸河区12.3%西北诸河区41.9%珠江区42.3%一级区入境水量比例214210219225202211214224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3056~200056~7980~200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水资源数量评价多年平均年出国境水量7278亿m3,其中流入界河1304亿m3出境水量占河川径流量与入境水量之和的27%一级区出境水量比例西北诸河片3.1%西南诸河片78.6%松花江片15.9%珠江片0.4%辽河片2.0%出国境水量727873007252721177306906702074636400660068007000720074007600780056~200056~7980~200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水资源数量评价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1956-200080年代90年代入海水量各水资源一级区平均年入海水量亿m3全国多年平均年入海水量为16734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与入境水量之和的62%水资源数量评价入海水量变化15063149821538615520165711400014500150001550016000165001700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152215261131968842700900110013001500170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1658516508165161648817413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方南方全国单位:亿m3水资源数量评价山间平原区4%一般平原区8%荒漠区1%内陆盆地平原区7%山丘区80%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单元平原区山丘区——均衡计算区1029个一般平原区(11)山间平原区(27)内陆盆地平原区(19)荒漠区(10)均衡计算区2509个浅层地下水是指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且具有自由水位的潜水和与潜水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弱承压
本文标题: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王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