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第1课教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时教案备课人:姚龙第1课时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教学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2、了解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学习内容:尊重生命,确保生命安全,对每位同学的终身幸福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发展自护自救的能力,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那么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这是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安全观念决定安全行为在我国,因伤害原因死亡占到了青少年死亡原因的一半以上。伤害即意外伤害非故意伤害故意伤害伤害意外伤害,是指无目的(无意识)造成的伤害,包括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中毒、烫伤等。意外伤害虽然是偶然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但并非不可避免。实际上,大部分伤害事件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树立安全观念,积极预防,提高避险能力,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危害程度的。在2006年冬天,深圳市年仅7岁的小学生袁媛,在父母煤气中毒的危急时刻却能沉着冷静,镇定地按照在学校所学的安全知识,迅速关上液化气罐阀门,打开门窗,然后到室外用父亲的手机拨打110、120,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将父母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袁媛因此也被评选为当年“中国骄傲”的杰出人物。二、预防意外伤害的原则和方法(一)预防意外伤害的三原则1、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了解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2、善于发现隐患主动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例如,在车辆密集的马路上嬉戏打闹,互相追逐。3、主动消除隐患对于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要设法消除,对于危险的行为要加以纠正。例如,远离车辆密集道路,在人行道上按序通行。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小组讨论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方法(二)初中生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有关要求全国卫生统计显示,溺水和交通事故是导致初中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课时教案备课人:姚龙1、骑车走路的安全要求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转弯慢行仔细瞧,不急躁来不猛拐。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2、预防溺水的基本要求不去江、河、池塘等开放性水域游泳或在水边玩耍和打闹。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能在无成人陪伴或监管下单独游泳。严禁在危险或不知深度的水域跳水或潜水。三、危急时刻,科学救助(一)冷静判断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口诀摔倒骨折要固定,随意拉伸会加重;交通意外先呼救,专业人员来搬动;溺水先别忙倒控,没有呼吸按压救;煤气中毒先开窗,离开险境快抢救;开水烫伤冷水冲,酱油牙膏不管用;器官异物先拍背,海姆立刻施援手;食物中毒先催吐,保留样本交医生;动物咬伤用水冲,及时打针要防控。(二)呼吸救援《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安全提示:拨打求救报警电话是非常严肃的事,严禁开玩笑或因好奇而随意拨打。(三)现场救护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意外伤害事故现场之前,对于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伤员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对于大量出血的伤员要设法止血;对于有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对于没有心跳和呼吸者采取心肺复苏的办法进行急救。模拟实践:在八年级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有关骨折固定和止血的方法,请复习模拟实践一下,这是你一生都能用得上的技能。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第1课教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