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正式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了解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经过和初步成就,知道党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211工程”等重要概念。2.理解: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领会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发展的关系。3.运用:认清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知道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懂得“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道理。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资料回放】,分析【学思之窗】的内容和“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等图表,掌握分析、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取得了巨大成就。2.新世纪的我国教育面临挑战,我们须更加努力,促进教育事业更快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谱写不完的诗篇。教育赋予人类智慧与美丽,赋予人类进步的力量。所以,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希望工程宣传画里那双充满渴求的大眼睛,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课学习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制度创立的措施及特点(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人民政府先是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并进行初步改革;同时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了人民手中;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并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特点: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过程(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2)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青年们强烈的求学欲望,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3.成果(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3)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二、动乱中的教育1.“文革”初期教育受到的冲击在全国一片混乱的形势中,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各地进行大串联。不久,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在天下大乱的局势中,学校秩序早已陷入混乱之中。“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中小学的招生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2.高等学校升学考试制度的废除197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恢复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改为“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学生“学习期满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它实际上停止了从高中直接升人大学的传统做法,同时也废除了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然而,由于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发挥,教学秩序又难以保证,教育质量大幅下降。3.“文革”的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思想混乱、教育停滞的十年,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滑坡,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被拉大了。三、教育的复兴邓小平复出后是如何抓教育的?“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中止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无数青年纷纷参加高考,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同时,教育界开始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重建全日制学制,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党中央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据此出台了哪些大政方针?在这些方针引导下在哪些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能举出一些吗?这些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积累了宝贵经验。你能否分析总结有哪些经验或启发?举例(略)。主要经验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何发展教育加快建设这一严峻问题,党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1.原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带人21世纪。教材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西部地区教育三方面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做法。(1)首先是将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合作探究科技、经济、教育三者之间关系(1)科技、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经济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种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只有同经济密切结合,其价值和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教育也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投入的多少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适时作出调整。(2)教育也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改进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要发展,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3)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①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离不开教育的。②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③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教育才能得以发展。为什么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社会发展需要劳动者成为各行各、业懂得科学技术和管理现代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而科学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来获得。2.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劳动者的巨大智力资源。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人的知识和智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开发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最得日益突出。人的智力开发速度快慢,将直接反映在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3.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无论什么时代,社会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源泉,创新使民族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4.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课堂小结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主要经过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建国初期的开基创业、初步发展阶段,“文革”十年教育惨遭破坏阶段和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需要采取新思路和新举措。板书设计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时间(2)内容(3)意义2.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3.采取措施:(1)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2)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4.取得成就(1)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了大批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二、动乱中的教育1.表现(1)“文革”开始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2.影响(1)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三、教育的复兴1.背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2.过程(1)全面整顿(2)“科教兴国”(3)“三个面向”(4)“211工程”计划(5)“希望工程”3.成就(1)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2)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人活着,谁都会有烦恼,每天都有烦恼,最重要的是你不理会烦恼,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朋友们,最好的活法,就只要记住这两句话: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天可以折腾,还有多少时间够你作践。你开心,这一天过了;不开心,一天也过了。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会生气了。当你烦恼的时候,想想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不缺谁,不少谁,对得起良心就好。当你忧伤的时候,想想生活就是一场路过,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不来一丝尘土,带不走半片云彩。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人情往份,啥你都带不走,想明白了,还有什么好难过的?当你不满的时候,想想和富人比,我们活着知足就是幸福。和病人比,我们活着健康就是幸福。和死人比,我们还活着就是幸福。人这辈子想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当你生气的时候,想想是否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事闹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养老,好好花钱就可以了。你好好的,家人好好的,一切也就好好的了!当你计较的时候,想想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
本文标题: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正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9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