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天台宗纲要静权大师述目录前言第一章、藏教(一)立名的意义(二)藏教的根性(三)藏教的道理甲、生灭四谛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丙、事六度行丁、实有二谛(四)藏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1)五停心子、多贪众生不净观丑、多瞋众生慈悲观寅、多散众生数息观卯、愚痴众生因缘观辰、多障众生念佛观(2)别相念(3)总相念4、相似即(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位5、分证即(1)须陀洹果(2)斯陀含果(3)阿那含果6、究竟即(1)小乘阿罗汉果(2)中乘辟支佛果(3)大乘佛果(六)十乘观法第一、观正因缘境第二、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二章、通教(一)立名的意义(二)通教的根性(三)通教的道理甲、无生四谛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丙、理六度行丁、幻有、空二谛戊、通含别二谛己、通含圆二谛庚、别入通三谛辛、圆入通三谛(四)通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4、相似即5、分证即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境第二、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三章、别教(一)立名的意义(二)别教的根性(三)别教的道理甲、无量四谛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丙、不思议六度、十度丁、显中二谛戊、圆入别二谛己、别三谛庚、圆入别三谛(四)别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4、相似即(1)十住位(2)十行位(3)十回向位5、分证即(1)十地位(2)等觉位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境第二、真正发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第四章、圆教(一)立名的意义(二)圆教的根性(三)圆教的道理甲、无作四谛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丙、称性六度、十度丁、不思议二谛戊、圆妙三谛(四)圆教的因果(五)六即1、理即2、名字即3、观行即(1)随喜品(2)读诵品(3)说法品(4)兼行六度品(5)正行六度品4、相似即5、分证即6、究竟即(六)十乘观法第一、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1、从假入空破(1)见假(2)思假2、从空入假破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结论前言当汉武帝时,佛法已和我国开始发生了关系。据魏书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毗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金人就是佛像。当时佛法虽未传入中国内地,而北方的匈奴,却先已照耀着佛教的光辉。其后,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这时,我国已知有佛法。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时,佛经开始传播到中国。后来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傅毅以佛对。汉明帝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国,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遂与东还。愔等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佛像,于是中国始有三宝。从此以后,印度梵僧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往求法,译经的事业,也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单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译出的佛经,有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佛经的译述既多,讲经的风气,也就盛极一时。在判释教义的时候,因为师法的不统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间,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谓“南三北七”。“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师,二、宗爱法师,三、定林柔次二师,这三家在南朝;所谓“北七”,便是:一、北地师,二、菩提流支,三、佛驮三藏、光统,四、护身自轨大乘所用,五、耆阇凛师所用,六、北地禅师,七、北地掸师。(以上所说,都是根据《法华玄义》,一、四、五、六、七诸家,原书未举禅师之名。)这七家都在北朝。所判的教义:有一音教、二相教、半满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于顿、渐、不定三教中,开渐为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等。这许多法师,都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家法,他们的智慧,也都是出类拔萃;学者修习,无所折衷。于是南岳慧思禅师出,勘同经论,遵守佛语,立天台教观。其后智者大师,承南岳的衣钵,用“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台教既兴,众说皆废.而五时八教的判释,便如日丽中天,为诸方学者所共遵了!要明白天台宗的教义,必须远溯龙树菩萨。龙树造《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的要旨。其后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论》,妙悟其旨,开空、假、中三观的止观法门。南岳慧思禅师,从学于慧文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及旋陀罗尼,著《大乘止观》,奠定台教的基础。智者大师,从慧思禅师学,诵《法华经》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入法华三昧,得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乃辞师出山,游化于陈隋之间;当时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胜计。大师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遂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维摩》、《金光明》、《仁王》、《观经》、《观音经》等注疏。学者宗之,竞相讲习,天台宗遂大行于中国。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直说大法,叫做顿;先说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渐;唯独当机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或顿或渐,并无一定,叫不定。这化仪四教,虽称为教,其实它内中所含有的义理,还是藏、通、别、圆四教。化仪四教,譬如药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药方仅仅是一张纸,它之所以能有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在于种种药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便略而不谈。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因为众生的智慧有利钝,烦恼有厚薄,所以如来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于一佛乘,开为四教。以下就依次叙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别、次圆。根据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说明,教观兼举,理事俱谈。背尘合党,从凡入圣,应当从这里认识开始。一、藏教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一)立名的意义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藏教既是小乘,不称小乘而称藏教?这是因为藏教里还有辟支佛和菩萨。(二)藏教的根性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不能了知诸法当体即空;所以称为钝根。这里有三乘的根性,就是声闻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萨根性。虽有三乘根性,总而言之,还是三界里面的钝根众生。称做钝根众生,是对通教的利根众生而言。我们不要因了钝根二字,便看轻藏教中人。他们能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小乘所见的菩萨行),能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见的佛果);能断见思惑;能出三界狱;能证偏真法性。人天道中,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较,应该算做最利的根性。我们学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只晓得欣慕圆教的高深,而轻视小教,弄得圆顿的教法,既修学不上;而小乘的教法,又不肯依之修学。结果,一无所成,还是一个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负己灵,这是应当引为炯戒的。(三)藏教的道理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生灭四谛(声闻乘),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辟支佛乘),事六度行(菩萨乘);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实有二谛。甲、生灭四谛。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谛。第一苦谛: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这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做苦谛。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五有,就是:“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四洲四恶趣,为八;加六欲天、梵天,为十五;再加四禅天、四空天,为二十三;再加无想天和五种阿那含天,为二十五。这里的名相很复杂,一时不易讲明白,等到将来另作专文解释。)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十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苫、苦受苦、忧苦、痛恼苦、死生流转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师地论》,名相繁多,不及备载,约之不出三苦、八苦。)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下至地狱,不论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都是苦谛所摄,以不能脱离三苦、八苦等众苦故。我们应当深切体会。第二集谛:就是见思惑。集以招集为义,这见惑和思惑,能起善恶诸业,招集生死,所以称做集谛。见惑,见理时能断此惑。《止观》中说:“外道诸见,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执有、执无、执亦有亦无、执非有非无,叫做单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各具有无二见,叫做复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又各具单四见,叫做具足四见。列表如下:┌有│无单四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有有┌有中二见┤│└有无│┌无有│无中二见┤│└无无│┌亦有亦无有复四见┤亦有亦无中二见┤│└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中二见┤└非有非无无┌有有│有无┌有中具四见┤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无有││无无│无中具四见┤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具足四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中具四见┤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中具四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色、受、想、行、识五阴,每一阴中有: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离阴是我;即阴是我四见;便成二十种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便成六十种见。加断见、常见二根本见,共成六十二见。列表如下:六┌色┐┌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成二┌过去┐成六┌断┐共成十│受││我大阴小,阴在我中├十见┤现在├十见┤├六十二┤想├乘┤离阴是我│又乘└未来┘加└常┘二见见│行│└即阴是我┘└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有十八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每尘各有好、恶、平三种尘,亦有十八见;合为三十六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一百八见。列表如下:┌┐│┌眼、耳、鼻┐┌苦┐十│一││├乘┤乐├八│合三百│└舌、身、意┘└不苦不乐┘见│十六┌过去┐合一八┤├见,┤现在├百八见│┌色、声、香┐┌好┐│
本文标题:天台宗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4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