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古典园林欣赏——颐和园
园林欣赏——北京颐和园颐和园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的历史•一、建园以前•二、清漪园时期•三、颐和园时期•四、古老而壮丽的名园一、建园以前•北京的西北郊,素称“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峦连绵自南趋北,余脉在香山的部位兜转而东,好像屏障一样远远拱列于这个平原的西、北面。在它的腹心地带,两座小山岗双双平地突起,这就是玉泉山和万寿山。附近泉水丰沛,湖泊罗布,远山近水彼此烘托映衬,形成有如江南的优美自然景观,实为华北地区所不多见。•早在辽金时期,香山、玉泉山就有了皇家行宫别苑的建置。•元代,万寿山叫做瓮山,以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山的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瓮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新的都城“大都”时,将玉泉山的泉水导引入城作为宫廷的专用水,百姓不能截取,甚至“濯手有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为了补给大运河北端的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在昌平的白浮村筑堰拦蓄神山诸泉之水,先西行然后转南,流经青龙桥再绕过瓮山而汇聚于瓮山泊,于瓮山泊往南开凿河道,沿河加筑大堤以障水南行,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之水门入城,在河道的南段先后修建了百座闸门——高亮桥闸和广源闸以控制水的流量,然后穿城而过,经通惠河注入通州的大运河。经过这一番整治之后,通惠河航运畅通,南方的粮船可以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瓮山泊也从早先的天然湖泊改造成为具有调节水量作用的天然蓄水库,水位得到控制,环湖一带出现寺庙、园林的建置,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郊的一处风景游览地。•明代,瓮山泊改称“西湖”。•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方来的移民在西湖以东,今海淀镇以北的多泉眼的丹棱一带开辟水田,贵戚,官僚也纷纷占地造园。众多的私家园林增益了这一带天然风景的人工点染,并与玉泉山、西湖的景观联成一片,所谓“风烟里畔千条柳,十里清阴到玉泉”西北郊风景区的范围更往东扩大了。•这时候,玉泉山、瓮山、西湖之间山水联属,三者在景观上互为借资的关系十分密切。玉泉山的山形轮廓秀美清丽,故时人多以玉泉与西湖并称。至于瓮山,山形比较呆板而又是一座“土赤濆,童童无草木”的秃山,也就不大受到游人的重视。•大承天护圣寺于宣德二年(1427年)重修后改名功德寺,前后一共七进院落,皇帝常在此驻跸并留辇仗寺中,是当时北京的一座著名佛寺。功德寺以及西湖一带的其它寺庙如湖东岸的龙王庙等号称“环湖十寺”。此外,沿湖还有一些小园林,如明武宗朱瞻基修筑的“钓台“等。•香阁林端出,登临夕霭间。•霜寒半陂水,木落一禅关。•食施湖中鸟,窗窥塞上山。•能容下尘榻,信宿竟志还。•王樨登《圆静寺》•修筑了西湖堤,西湖水位得以稳定,周围受灌溉之利而广开水田。湖中遍植荷、蒲、菱、茭之类的水生植物,犹以荷花最盛。沿湖堤岸上垂柳回抱、柔枝低拂,衬托着远处的层峦叠翠。沙禽水鸟出没于天光云影中,环湖十寺掩映在绿荫潋滟间,更增益绮丽风光之点缀,试看当时文人笔下的西湖所呈现的那一派北国江南的景观:•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堤下连云稉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正直·《西湖诗》)•清初,西湖瓮山的情形大致和明代差不多。不过寺庙、园林由于年久失修,有的倾圮,有的处于半荒废状态,远不如当年之盛况了。康熙时,内务府上驷院在瓮山设马厩。凡犯有过错的官监均先“发往瓮山铡草”一年,然后再行定罪。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乾隆十四年。二、清漪园时期•乾隆九年(1744年),作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御苑圆明园扩建工程告一段落,清高宗弘历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文中夸耀这座园林规模如何宏伟,园景如何绮丽,誉之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暗示自己不再建园,并且明白告诫“后世子孙不舍此而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囿。”然而,事隔不久,另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清漪园”,又在圆明园的西面破土动工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漪园园工全部完成,前后历时十五年,内务府奏销共用银四百四十八万二千八百五十一两九线五分三厘。这个数目并未包括直接从工部领用建筑材料(即“行取”)的折价、大臣被罚修房的款项、粤海关的报效银两等在内,而仅仅是建筑工程工料花销的一部分,更非建园的全部经费。用地整治、花木种植、船只修造以及各殿宇的陈设、家具、佛像供器等用过银两远比这个数目要大得多。三、颐和园时期•弘历兴建清漪园的时候,正值所谓‘乾隆盛世”,建园工程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到那拉氏重建颐和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武力打开了古老封建锁国的门户,索取割地赔款,利用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国际上,中国已被迫成为列强掠夺、瓜分的对象。国内,清廷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但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政府各级官吏贪污腐化,到处灾疫流行,哀鸿遍野。清王朝处在这样内忧外患,民生调敞的情况下,国库再也拿不出整笔的款项来修造规模宏大的园苑了。因此就巧立名目,挪移海军建设的专款作为建园的经费。建园工程一直进行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大体完成,前后历时八载。恢复、改建、新建以及个别残存的建筑物和建筑群组共九十七处。除此之外,零星的杂勤用房以及园林小品、碑喝、摩崖石刻、小型桥梁等均未计入。•为了把重建清漪园与办海军拉上关系,光绪十二年(1886年)八月恢复昆明湖水操。随即在“耕织图”旧址兴建“水操内学堂”,十二月十五日水操内学堂举行开学典礼。也就在这一天,在大报恩延寿守旧址上改建的排云股、德辉殿举行‘供梁”仪式,大规模的建园工程从此开始了。•恢复乾隆时代的昆明湖水操,对于建设新式海军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只不过为着掩盖园林建设的事实,奕環在两年后的一份奏招中就明白道出此中真像。“盖今日万寿山恭备皇太后阅看水操各处,即异日大庆之年皇帝躬率臣民祝嘏胪欢之地”。•颐和园建成后,几乎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那拉氏都住在园内。一般是正月就带着载湉来到颐和园,直到十一月才返回紫禁城或三海。她在园内接见巨僚、处理政务、举行典仪,因而园林的性质已经改变为离宫御苑,成了与紫禁城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四、古老而壮丽的名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出专款对颐和园进行全面的修整,增加了必要的游览设施,开辟了通往北京城和西北部其他风景名胜的公共交通路线。1961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林的山、水、建筑物、道路、树木、花草等均得到精。心的维护,成为北京的主要旅游点之一,每天迎接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颐和园,这座古老而壮丽的名园,它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血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展示出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在历经了整整二百年的沧桑之后,又开始了它的历史的新篇章。地理环境颐和园距城区15千米。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来建成的一个天然大型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善的皇家行宫御园。建筑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三山五园•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颐和园造景手法•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精干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一、分区•1、宫廷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2、苑林区:•(1)万寿前山:以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2)昆明湖•(3)后山后湖二、主要景点及其造园手法仁寿殿•东宫门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是清朝皇帝从事整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乐寿堂•乐寿堂面临昆明湖,北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六和太平”。院内花卉植物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颐和园入口处的仁寿殿及玉澜堂•手法:空间对比•与私家园林不同,大型皇家园林占地广,规模大,加之在园林的入口部分必须安排一些处理朝政的殿宇,于是,比较严整、封闭的空间院落与自然风景相对比,以获得令人惊叹不已的感觉。十七孔桥•十七孔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委员中最大石桥。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大戏楼•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理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长廊•颐和园长廊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画师们在长廊四周的梁枋等处,分别绘制了大小不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一万四千多幅彩画。这些彩画大体上可以分为任务、山水、花鸟、建筑风景四大类。长廊彩绘三水彩绘花鸟彩绘人物故事彩绘长廊西端敞轩看西山•手法:渗透与层次•对景、框景或借景,都不外是把彼此的景物引入此处,因而都具有空间渗透的性质,同时也都有助于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园冶》说:“巧于因借”,关键在于“巧”。•颐和园长廊西端敞轩看西山,把园外景色引入园内,兼具有借景和框景双重意义。此外,通过右侧圆洞门又可对石丈亭院内山石,可以说把借景、框景、对景三者融为一体。清晏舫•清晏舫俗称石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石舫长36米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有船中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排云殿•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从远处看,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成了一条蹭蹭升高的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佛香阁•手法:仰视、俯视•除少数为帝王服务的大型皇家苑囿仰视效果。外,一般的园林建筑都不追求巍峨壮观的仰视效果,但也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借仰视来加强某些局部景观的效果,一般多将建筑建于地势比较突起的高地上,这时所得的便是仰视效果。•颐和园佛香阁,作为大型皇家苑囿的制高点,呈八角多层楼阁形式,并耸于重重高台之上,紫霞向上仰视,气势磅礴,巍峨壮观。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手法:主从与重点•有意识的一轴线对称的方式来排列建筑或组织空间院落,从而形成一种气势,以烘托出起到控制全园作用的制高点。排云门、佛香阁苏州街•苏州街,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颐和园苏州街银首饰楼等等。店铺中的电源都是太监、宫女装扮。•苏州街既是一处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的针线出来。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颐和园的意境•一、以山水为
本文标题:古典园林欣赏——颐和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6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