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答案解析)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8月13作业解答诗意:听说轮台这个地方,连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春风吹不到这个地方,朝廷派来的使节也应该很少。沿着满是白草的路通向疏勒,翻过青翠的山经过武威。辛勤为朝廷做事岂敢说路远,只能私下在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发临洮[táo]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③春风:春天的风,暗喻朝廷。•④白草:干枯的草•⑤疏勒:疏勒国,为西域古国。相当于今新疆之喀什噶尔。•⑥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唐朝时河西四郡之一。•⑦勤王:此处指尽力于王事。【写作背景】•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答: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分析:景物描写的角度应从正面侧面、远景近景、虚写实写、动景静景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注意根据题目和诗中的关键词,明确诗人写诗时所处的地方。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感情(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作用(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把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升华了诗歌主题。)分析诗歌情感,要做到“两结合”: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2、结合诗歌关键词句,进而体会诗人所寓之情。“勤王”“梦中归”等词语及诗人即将奔赴边地的处境,使得诗人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忠君报国的豪情,又有思念故乡的愁情。正因为结尾点明“勤王”之志,也使得前面的景物描写不致落入阴沉的氛围,也升华了诗歌主旨。名家点评•明代文学批评家许学夷:岑“闻说轮台路”在厥体中为压卷。(《诗源辨体》)•明末清初学者黄生:将“春风”陪“汉使”,设语更松趣。(《唐诗矩》)•清代诗人冒春荣:诗肠之曲,如岑参“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本怨赴边庭归期难必,却反言不敢道远,梦中可归。(《葚园诗说》卷一)•清代评论家余成教:(岑参)云:“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信乎“语奇体峻”也!(《石园诗话》卷一)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本文标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7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