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柱塞泵一.分类:轴向与径向、定量与变量、斜盘与斜轴式二.工作原理1.定量轴向柱塞泵缸体上均布有若干个(7或9个)轴向排列的柱塞,柱塞与缸体孔以很精密的间隙配合,一端顶在斜盘上,当泵轴与缸体固连一起旋转时,柱塞既能随缸体在泵轴的带动下一起转动,又能在缸体的孔内灵活往复移动,柱塞在缸体内自下而上旋转的左上半周内逐渐向左伸出,使缸体孔右端的工作腔体积不断增加,产生局部真空,油液经配油盘上吸油腔被吸进来;反之当柱塞在其自上而下回转的右下半周内逐渐向右缩回缸内,使密封工作腔体积不断减小,将油从配油盘上的排油腔向外压出。缸体每转一转,每个柱塞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压油和一次吸油。缸体连续旋转,则每个柱塞不断吸油和压油,给液压系统提供连续的压力油。2.变量柱塞泵利用变量机构能随意调节改变斜盘倾斜角度α,能改变柱塞的行程长度h,也就改变了泵的排量,则为变量柱塞泵。如果不但能改变斜角α的大小,还能改变斜盘斜角的方向,这就变成了双向变量柱塞泵。双向变量泵的吸、压油方向可以对换。斜轴式轴向柱塞泵3.限压变量柱塞泵(压力补偿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3。压力补偿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流量调节螺钉全松开,当泵出口压力未超过压力调节螺所调定的压力时,压力补偿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和在回程弹簧作用下,通过斜盘摆动的力使变量柱塞处在最左侧,此时斜盘斜角α最大(流量调节螺钉所调)图中d,当泵出口压力上升超过压力调节螺所调定的压力时,K腔压力产生的液压力克服左侧的弹簧力使压力补偿阀芯左移,泵出油口引来的压力油进入到控制柱塞左腔,控制柱塞右移,使斜盘斜角α变小到α≌0恒压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PC控制PC控制满足液压回路流量变化下,压力恒定应用需求。PC控制实时调节泵输出流量,泵输出压力保持不变。PC设定压力由PC调节螺堵(4)及弹簧(5)设定。系统压力作用于PC阀芯(6)非弹簧侧,当系统压力达到PC设定值时,PC阀芯换位并将系统压力引至伺服活塞,斜盘角度减小。当系统压力低于PC设定值时,PC弹簧将阀芯朝相反方向推,伺服活塞与泵壳体相通,斜盘角度增加。斜•盘角度实时调节以便保持系统输出压力为PC设定值。无控制压力时,偏置弹簧及偏置活塞1总是将变量斜盘2推向最大角度位置,泵向排量增加方向变化。当控制油引至伺服活塞3时,伺服活塞克服偏置活塞及弹簧力,将变量斜盘朝中位方向推,泵向排量减小方向运动。斜盘角度决定泵输出流量。泵上的控制模块基于系统回路实际工况,将系统压力受控引至伺服活塞侧,实现斜盘角度的设定调节。LS控制•LS控制满足泵输出流量与系统实际需求匹配要求。LS控制通过反馈外部控制阀上压降感应系统实际流量需求。外部控制阀打开或关闭时,进出油口压差改变。阀芯开口度增加时,进出油口压差减小。阀关闭时,压差增加。LS控制根据反馈回来的外部控制阀进出油口压差信号调节泵排量大小,直到外部阀进出油口压差等于LS设定值。LS设定值由LS调节螺堵及弹簧决定。LS控制阀芯9实现负载敏感功能。PC阀芯控制优先等级高于LS阀芯。通过内部油道,系统压力(外部控制阀进油口压力)引至LS阀芯非弹簧腔一侧。同时通过x口将外部控制阀出口压力引至LS阀芯弹簧腔一侧。•LS阀芯动态调节至某一平衡点,此时来自外部控制阀进油口的压力与LS阀芯另一侧来自外部控制阀出口压力差值为一恒定值。即为LS弹簧设定压力(等价于LS设定值)•由于斜盘初始被偏置为最大角度位置,泵以最高流量输入系统。当泵输出流量超过系统实际需求时,通过外部控制阀的压降升高,此压差信号克服弹簧作用力将LS阀芯推换位,并将系统压力引至伺服活塞腔。泵排量随之减小至某一位置,此时外部控制阀上压降正好等于LS设定值。当泵输出流量不能满足系统实际需求时,外部控制阀上压降降低,LS弹簧将阀芯朝相反方向推,将伺服活塞腔与泵壳体相通。泵排量随之增加至某一位置,此时外部控制阀上压降正好等于LS设定值。•当外部控制阀位于中位机能时,LS信号油路与油箱相通。此时无反馈控制压力作用于LS阀芯上无弹簧腔一侧,泵排量调节至某一位置,此时系统输出压力等于LS设定值。泵处于待命模式。•LS阀芯与PC阀芯为串联回路,PC阀芯可越过LS阀芯起作用。一旦系统压力达到PC设定值时,PC阀芯将切断LS阀芯与伺服活塞腔相连油路,并将系统压力引至伺服活塞,使得泵排量减小。Al0VSODFR油泵三。结构例斜盘的支承方式四.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1:不上油•1.配油盘A面(与缸体B面贴合)磨损有很深凹坑,或拉伤有圆周形的沟槽•2.缸体B面磨损有凹坑,或拉伤有圆周形的深沟槽•3.柱塞与缸体孔间隙太大•4..三顶针尺寸L太短或断裂、或漏装•5.中心弹簧被折断或错装成弱弹簧,致使柱塞回程不到位,或使缸体和配油盘间不能顶紧而导致贴合面密封不严,压、吸油腔相通串腔•6.油温过高、过低,应依油温变化选择适合的油.•7.泵壳内事先加油不充分,还有空气存在.•8.油箱液面太低,过滤器裸露在油面之上,吸油管漏气,以及过滤器阻力过大[故障2]:输出流量大为减少,出囗压力提不高•1查配油盘与缸体贴合面(G1面与G2面)的接触情况:当二面之间有污物进入、接合面拉毛与拉有较浅沟槽时,压吸油腔间存在内漏,压力越高内泄漏越大,应清洗去污,并将已拉毛拉伤的配合面进行研磨修理;•2查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配合(图1-28):二者滑动配合面磨损或拉伤成轴向通槽,使柱塞外径Φd与缸体孔ΦD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造成压力油通过此间隙漏往泵体内空腔,内泄漏增大,导致输出流量不够。可刷镀柱塞外圆Φd、更换柱塞、或将柱塞与缸体研配的方法修复。保证二者之间的间隙在规定的范围内(ΦD与Φd之间的标准间隙一般为25~26μm);•3查吸油阻力:•4查拆修后重新装配是否正确:拆修后重新装配时,如果配油盘之孔未对正泵盖上安装的定位销,因而相互顶住,不能使配油盘和缸体贴合,造成高低压油短接互通,打不上油。•5查油泵中心弹簧是否折断或疲劳•6.对于变量轴向柱塞泵,•7紧固螺钉未压紧,缸体径向力引起缸体扭斜,在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产生楔形间隙,内泄漏增大,而产生输出流量不够,因而紧固螺钉应按对角方式逐步拧紧。•8.油温太高,泵的内泄漏增大而使输出流量不够,应设法降低油温。[故障3]:变量机构及压力补偿机失灵•l.查控制油路:a).是否被污物阻塞?b).控制油管路上的单向阀弹簧是否漏装或折断?单向阀阀芯是否不密合?可分别采取净化油、用压缩空气吹通或冲洗控制油道、补装或更换单向阀弹簧、修复单向阀等措施;•2查变量头与变量体磨损:例如国产CY型柱塞泵(见图1-31)变量头25与变量头壳体16上的轴瓦圆弧面K之向磨损严重,或有污物毛刺卡住,转动不灵活造成失灵,导致变量机构及压力补偿机为失灵。磨损轻时可用刮刀刮削好使圆弧面配合良好后装配再用,如两圆弧面磨损拉伤严重,则需更换;•3查变量柱塞(或伺服活塞)18是否卡死不能带动伺服活塞运动、弹簧芯轴10是否别劲卡死:应设法使之灵活,并注意装配间隙是否合适。变量柱塞以及弹簧芯轴如为机械卡死,可研磨修复,如油液污染,则清洗零件并更换油液;[故障4]:柱塞泵松靴如何处理•①松靴故障大多数是在柱塞泵的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磨损所致。•②先天性不足:例如滑靴内球面加工不好表面粗糙度太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内球面上的细微凸峰被磨掉,使柱塞球头与滑靴内球面的柱塞滑靴运动副的间隙增大而产生松靴现象。•③使用时间已久,松靴难以避免。因为长久运动过程中,吸油时,柱塞球头将滑靴压向止推盘;压油时,将滑靴拉向回程盘,每分钟上千次这样的循环,久而久之,造成滑靴球窝窝底部磨损和包口部位的松弛变形,产生间隙,而导致松靴现象。•[技巧1]:不拆泵而判断泵内泄漏大的方法•柱塞泵结构较复杂,拆修柱塞泵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里介绍一种不拆开泵而可判断泵内泄漏大的方法:可以先手摸泄油管,如果发热厉害再拆开泵泄油管,肉眼观察从泄油管漏出的油量大小和泄油压力是否较大。正常情况下,从泄油管正常流出的油是无压和流量较小(只有一根细线状),反之则要拆泵检查修理。•[技巧2]:用简易真空法鉴定柱塞与缸体孔的配合松紧度•用右手食指盖住柱塞顶部孔,左手将柱塞慢慢向外拉出,此时右手食指应感到有吸力,当拉到约有柱塞全长2/5时,很快松开柱塞,此时柱塞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迅速回到原位置,说明此柱塞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换新件或待修复。•[技巧3]:检查缸体与配流盘之间配合面泄漏的方法•缸体与配流盘修复后,可采用下述方法检查配合面的泄漏情况,即在配流盘面涂上凡士林油,把泄油道堵死,涂好油配流盘平放在平台或平板玻璃上,再把缸体放在配流盘上,在缸孔中注入柴油,要间隔注油,即一个孔注油,一个孔不注油,观察4小时以上,柱塞孔中柴油无泄露和串通,说明缸体与配流盘研磨合格。•另一个检查修复效果的方法是在二者中的一个相配表面上涂上红丹,用另一个去对研几下,如果二者去掉红丹粉的面积超过80﹪,则也说明修复是成功的。•在维修中更换零件应尽量使用原厂生产的零件,这些零件有时比其它仿造的零件价格要贵,但质量及稳定性要好,如果购买售价便宜的仿造零件,短期内似乎是节省了费用,但由此出带来了隐患,也可能对柱塞泵的使用造成更大的危害。五.修理1.如何修理缸体孔与柱塞相配合面•目前轴向柱塞泵的缸体有三种形式:a).整体铜缸体;b).全钢缸体;c).镶铜套钢制缸体;缸体上柱塞孔数有七孔、九孔等;缸体孔与柱塞外圆配合间隙如下表所示.•表1-1柱塞与缸孔的配合间隙与极限间隙表:•①.对缸体孔镶铜套者,如果铜套内孔磨损基本一致,且孔内光洁,无拉伤划痕,则可研磨内孔,使各孔尺寸尽量一致,再重配柱塞;如果铜套内孔磨损拉伤严重,且内孔尺寸不一致,,则要采用更换铜套的方法修复.•铜套在压入缸体孔之前,先按尺寸一致的一组柱塞(7或9件)的外径尺寸,在保证配合尺寸的前提下加工好铜套内孔,然后压入铜套,注意压入后,铜套内径会略有缩小。•在缸体孔内安装铜套的方法有:a).缸体加温(用热油)热装或铜套低温冷冻挤压,外径过盈配合;b).采用乐泰胶粘着装配,这种方法的铜套外径表面要加工若干条环形沟槽;c).缸孔攻丝,铜套外径加工螺纹,涂乐泰胶后,旋入装配。•②.对原铜套为熔烧结合方式或缸体整体铜件者,修复方法为:a).采用研磨棒,研磨修复缸孔;b).采用座标镗床或加工中心,重新镗缸体孔;c).采用金刚石铰刀(在一定尺寸范围可调,市场有售)铰削内孔。•③.对于缸体孔无镶入铜套者,缸体材料多为球墨铸铁,在缸体孔内壁上有一层非晶态薄膜或涂层等减磨润滑材料,修复时不可研去。修理这些柱塞泵,就要求助专业修理厂和泵的生产厂家。•2.:如何修理柱塞•柱塞一般是球头面和外圆柱表面的磨损与拉伤,且磨损后,外圆柱表面多呈腰鼓形。•柱塞球头表面一般在修理时,只能采取与滑靴内球面进行对研的方法,因为磨削球面需要专门的设备,而这是泵用户单位不可能具备的。•柱塞外圆柱面的修复可采用的方法有:a).无心磨半精磨外圆后镀硬铬,镀后再精磨外圆并与缸体孔相配;b).电刷镀:在柱塞外圆面刷镀一层耐磨材料,一边刷镀一边测量外径尺寸;c)热喷涂、电弧喷涂或电喷涂,喷涂高炭马氏体耐磨材料;d).激光熔敷—在柱塞外圆表面熔敷高硬度耐磨合金粉末,柱塞材料有20CrMnTi等。•3.:如何修理缸体与配流盘•缸体与配流盘之间的配合面,其结合精度(密合程度)对泵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密合不好,影响泵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甚至导致泵不出油的故障.必须进行重点检查,重点修复。•配油盘有平面配流和球面配流两种结构形式。对于球面配流副,在缸体与配流盘凹凸接合面之间,如果出现的划痕不深,可采用对研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果划痕很深,因为球面加工难度较大,只有另购予以更换。当然也可采用银焊补缺的办法和其它办法进行修补,但最后还是要对研球面配合副;对于平面配流盘,则可用高精度平面磨床磨去划痕,再经表面软氮化热处理,氮化层深度0.4mm左右,硬度为HV900~1100;缸体端面同样可经高精度平面磨床平磨后,再在平板上研磨修复,磨去的厚度要补偿到调整垫上。配油盘材料为38CrMoAlA之类。•另一个检查修复效果的方法是在二者中的一
本文标题:A上培22柱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4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