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高等教育的三次跨越 - 中央教科所
教育公平:挑战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跨越张少刚研究员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一、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次跨越1978~79年,邓小平批准建立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1+28),利用大众传播手段,为错过学习时间的人提供学习机会,进行大规模补偿性教育。国家三次较大的投入:筹建电大初期、84年世行贷款、86年购买卫星频道使用权,奠定了系统的物质基础。1.1国家投资—初期国家投资合计约7000万元。这些投资奠定了中央电大在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1386小时的课程基础。中央直接投资扩建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用95万美元(人民币380万元)购买设备。投资5000万元为地方电视台配备100台发射机和100套录像机,进口10000台彩电。拨款1000万元用于开办中央电大和补助省电大另外,投资建设了印刷厂等。1.2国家投资—世行贷款从1984年开始执行贷款项目。项目涉及中央电大软件制作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图书资料中心;9个省的教育电视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四川、辽宁、广东、陕西);其它19个省和自治区电大的录音室、录像室、计算机室;80个城市建电大学习中心等多个领域。这一阶段中央直接投资和配套资金约1亿元,使中央电大形成了每年制作约700小时电视课程和1000小时录音课程的能力。地方政府投资约6000万元,使省级电大具有了电视和录音课程的制作能力,以及自开课程与专业的能力。1.3国家投资—租用卫星1986年,中央出资购买卫星频道使用权,开通了专门用于教育的卫星电视频道。在亚太1A卫星上,租用带宽36MHz的C波段转发器,年租金140万美元。卫星播出开通,为中央电大提供了每年2100多小时的播出能力,扩大了各地电大的收视面,尤其是促进了高等教育向县的延伸发展。同时,许多省市电大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划拨了大量的基建投资。1979~2004年电大在校生变化万人0.050.0100.0150.0200.0250.0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OOO1O2O3O4资料来源:电大年鉴1982-2004电大毕业生累计375万人0102030405060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OOO1O2O3O4万人资料来源:电大年鉴电大贡献:毕业生在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中所占比例0102030405060在成人高校中48553737262526232222252521171920212122在全国高校中25301821121113119.79.21112119.4109.9111111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OOO1O2O3%资料来源:电大年鉴对远程高等教育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1996)认为,电大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专业科类结构、本专科层次结构及地理布局的调整、进而对我国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4,2003)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伟大创造。二、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次跨越1998~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批准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试点开放教育,截止2003年批准成立网院累计68所,教育思想从补偿性学历教育上升为提供“教育服务”,推进高教大众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高校网院(所)5261422105101520253019992000200120022003第二次跨越的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4.6亿元(1998-2003)科技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及应用0.44亿元(2001-2003)国家发改委: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0.35亿元(2000-2002)电大系统试点开放教育带动投入超过3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约17.5亿元,用于教学设施建设约13亿元(1999-2003)第二次跨越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贡献现代远程高等教育12%传统高等教育88%截止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1900万人,其中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生230万人其中电大对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贡献在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累计注册学生总数230万人中,中央电大在校生人数150万,占65.2%(2003)010203040506070中央电大2.916.427.240.162.6高校网院0.32.118.427.431.699OOO1O2O3万人三、中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次跨越2003~04年,以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标志: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3.9)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2003.11)基于远程教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4.2)远程教育第三个跨越的大背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02年农民2476元,城镇居民7703元,二者的比例是1:3.1超过了2001年的1:2.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90919293949596979899OOO1O2O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教育差距—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城乡差距2.95年文盲率城乡差距为6.33%,女性差距为8.72%,且地区不平衡性显著9.808.736.85024681012城市县镇农村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均受教育年限城乡教育差距——受教育程度构成初中以下农村高出城市1倍,初中以上城市超过农村:高中约3倍,大专为8~17倍,本科为12~50倍。未上过学和扫盲班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城市%5.3615.8337.9727.538.014.95县镇%7.6622.3041.7422.344.751.19农村%14.0538.2739.957.080.560.09各行业服务“三农”校校通(教育部)村村通广播电视(广电)村通电话、上网(电信)村村通农业信息(黑龙江)乡村电子信息馆、希望网校(团中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部)电波入户工程(农业部)乡村健康金话筒(卫生部)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5年注册学生20万人中央电大投入1200万元完善试点县级电大的基础设施,其中1000万投在西部省级电大相应配套1000万元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农村开放式的远程与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启迪,2004)四、结论两次跨越式发展确立了远程高等教育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新的跨越服务于终身教育,构建和谐社会79848994990405年远程教育三次跨越学历补偿性教育教育大众化服务,终身教育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1978年,小平同志没有因为百业待兴,经济困难,就放缓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是以科学第一生产力,基于广播电视,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新世纪,坚持科学发展观,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传统高等教育心有余力不足,远程高等教育任重道远。教育公平: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的三次跨越 - 中央教科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5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