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品管七种手法2前言在品质管理活动中所采用了许多的统计方法,一般来说就是“品管七种手法”和“品管新七种手法”所组成的。3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品管七种手法用途:•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散布图——展示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4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及简单分析,为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奠定基础。注意几点:针对的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对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数据汇总统计;5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项目收集人XXX日期地点记录人XXX班次日期废品数不良分类欠铸2242583563533322231746冷隔2402562832722452411537小砂眼151165178168144107913粘砂758090948272493其他141827231632130合计70477793491081967548191月2月合计2000.09.18全部2000年1月-6月3月4月5月6月铸造质量不良质检科铸造不良情况检查表示例6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二、排列图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些是主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怎么样找出主要的呢?排列图就是把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中“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用图表直观的表达出来。注意几点排列图是以检查表为基础的;频率计算和累计;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一般来说主要因素是累积频率在0—80%范围,个数不多于三个7欠铸冷隔小砂眼粘砂其他累计频率废品数400030002000100001009080706050403020100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项目废品数(件)频率(%)累计频率(%)欠铸174636.2336.23冷隔153731.8968.12小砂眼91318.9587.07粘砂49310.2397.3其他1302.7100合计4819100废品统计表示例8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三、散布图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散布图的绘制方法:1.对应数据的收集2.对应数据在散布图纵横坐标轴上的描绘3.将各组数据用坐标点标画在坐标图上注意几点:1.收集足够的数据,至少30对;2.横坐标表示数据(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量(结果);3.正确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式;4.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9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YXYXYXYX0000分散图示例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10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四、因果图要有效解决质量问题,首先要找出这些原因的根源,由粗至细追踪到底,而这种方法就是因果图,又叫鱼刺图、乌鱼图等因果图主要由质量特性、要因(5M1E)、枝干等三部分组成。注意几点:熟悉工艺流程细化要因;检查遗漏;11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因果图示例作业员问题加工困难其他设备不当不熟悉工作图2马达座43导板加工取放困难模具搬运费力寻找资料困难2导板隔板1屑料清理费时冲压作业效率低光线不足2外壳冲剪模托料架不当4隔板抽孔脱料困难1导柱,顶柱阻碍作业路线3马达座脱料困难5固定梢设置不当12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五、分层法通过组与组之间数据对比,从而发现质量问题根源所在的方法。分层的原则:按时间分层;按操作者分层;按设备分层;按工艺分层;按原材料分层;13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分层法示例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管子装接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何防止渗漏?14表一泄漏调查表(人员分类)表二泄漏调查表(配件厂商分类)操作人员泄漏(次)不泄漏(次)发生率甲6140.30乙280.20丙10100.50合计18320.36配件厂家泄漏(次)不泄漏(次)发生率A6200.23B12120.50合计18320.36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15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六、直方图主要描述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平均值及分散范围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注意几点: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数据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确定积差、分组数、分组组界、组间距;作次数分配表;16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2015105SL=130Sμ=160120.5124.5128.5132.5136.5140.5144.5148.5过程波动小过程波动大与要求相比偏高与要求相比偏低正常规范直方图示例17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七、控制图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下图)。18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控制图示例上控制界限(UCL)中心线(CL)下控制界限(LCL)19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注意几点: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性。确定子组大小(4-5)、收集100个以上数据和频率。计算各组的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计算各组之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R)。计算总平均计算极差的平均R计算控制界限X控制图:中心线(CL)=X控制上限(UCL)=控制下限(LCL)=R控制图:中心线(CL)=控制上限(UCL)=控制下限(LCL)=XRAX2RAX2RRD4RD320第一章品管七种手法简介控制图的判断规则1.控制图上的点子超界为准连续25点中,无一个点子超出控制界限;连续35点中,最多一个超出;连续10点子,最多两个超出。2.控制图上点子排列为准连续7个点子位于中心一测;连续7个以上点子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点子趋于控制线;点子排列有明显的周期21第二章品管新七种手法概述一、品管新七种手法的来源: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为“品管新七大手法”;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大手法。22第二章品管新七种手法概述二、品管新、旧七种手法浅说品管新七种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23第二章品管新七种手法概述品管新七种手法的特点:整理语言资料;引发思考,有效解决零乱问题;充实计划;防止遗漏、疏忽;使有关人员了解;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确实表达过程。24第二章品管新七种手法概述品管新七种手法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并不取代品管七种手法;与品管七种手法相辅相成;与品管七种手法的差异。25第二章品管新七种手法概述两种品管七种手法的区别: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品管七种手法品管新七种手法理性面感性面大量的数据资料大量的语言资料问题发生后的改善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本文标题:品管的七种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1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