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word含答案)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缱绻.(quǎn)神祗.(qí)编纂.(zuǎn)拾.级而上(shè)B.龃.龉(jǔ)剽.窃(piáo)箴.言(zhēn)酩.酊大醉(mǐng)C.售罄.(qìng)绯.闻(fěi)烘焙.(péi)棋高一着.(zhāo)D.绦.虫(tāo)戏谑.(nuè)下载.(zài)饕餮.大餐(t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星巴克公司的扩张速度让《财富》《福布斯》等顶级刊物津津乐道....。该公司仅仅用十多年时间,就从小作坊变成在全球拥有五百多家连锁店的大企业。B.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公安干警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C.沂蒙山脉龙飞凤舞....,大部分位于鲁中南的临沂境内,形成了以蒙山为主峰的沂蒙山群峰,景色壮美秀丽。D.中国已开始在空中旅行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终有一天它会与这一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展开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索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B.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C.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市民的理解。D.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春节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和外出旅游的消费开支,已成明显上升趋势。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身且做不到,又何谈强国?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①人们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都难以存活②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不得不压抑户外健身的热情③整个民族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下滑④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⑤人们不吃饭可以活7到20天,不喝水可以活3到7天⑥中小学甚至开始削减长跑等户外体育运动课程和考试项目A.④①②⑤⑥③B.⑤①④②⑥③C.⑥③⑤①④②D.③②⑤①④⑥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中国传统村落是由族群聚居模式发展起来的社会单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时空中悠久和稳定的坐落。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原住民的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特质,承载了中国久远悠长的又明历史,因而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成员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从表面化一般形式的呈现,到隐性化深层次的内在文化秩序与结构、内涵,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体现着“社会人”由单一的个体到家庭、家族,进而到氏族,最后归属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范畴。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村落正以每天1.6个的惊人速度消亡,以致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与此伴生的是传统村落所具有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毁掉了传统村落,就有毁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危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具有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消亡,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心必将涣散,最终“国将不国”。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古物史料,它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是中华文明渊源有自的“活证”。它比文字、古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不仅如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还意味着千年以来的田园风景及其人文内涵面临危险。中华民族在山水田园之中,孕育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观念、哲学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山水田园之于人,已不仅仅囿于其所产之物可以养身养命的物化层面,更已升华为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例如,村落与山水田园养育了陶渊明的生命、滋润了他内在的精神世界,造就了他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使他在成为“田园诗派”始祖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偶像。凭借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生阅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寄托了意味深长的人文情怀。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传统村落如果彻底消失,将意味着:难以解读可以喂养我们民族精神的山水田园诗文;失去可以陶冶心性的田园风景;失去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此外,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如果彻底消失,还有可能意味着与之共生的乡村传统习俗和生活万式的湮灭。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我们踏访历史和展望未来的时空桥梁,是我们的灵魂栖居和最终回归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如果消失,将意味着什么?国人当思。(摘编自《光明日报》刊登文章《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5.下列关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族群化、模式化的特点,有多样的空间形态、多元的文化成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B.传统村落的文化形态体现中华民族从家族到氏族到民族的文化传统,既有表面化形式的呈现,也有隐性化的呈现。C.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实证”和“活证”,其存储的历史信息具有和古籍、古物样的鲜活性。D.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栖居地和精神家园,传统村落文化与民族历史文化唇齿相依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村落的急剧消失导致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发生剧烈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零散破碎、不成整体的危险。B.毁掉传统村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民族习俗风情消失,田园风景及其人文内涵陷入危险,民族历史文化面临毁灭。C.美丽的山水田园不但满足了陶渊明物质生活上的需要,而且使他成为了我国“田园诗”的创始人和文人墨客的精神偶像。D.我们如果想解读古代山水田园诗作,想拥有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精神家园,就该好好保护传统村落,不让其消失殆尽。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村落极具民旅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在民族历史文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它承载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有着密切关系。B.传统村落是我们踏访历史的桥梁,可如今传统村落却越来越少,要解决这问题,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C.如果不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保存好传统村落文化,那么中国总有一天会因此而失去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面临亡国的危险。D.因为生于田园长于田园,中国历代文学家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寄托人文情怀和丰富内涵的名篇佳作,他们也因此才得以丰富人生阅历。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马仲甫,字子山,庐江人,太子少保亮之子也。父亮,有智略,敏于政事,尝知潭州,属县有亡命卒剽攻,为乡闾患,人共谋杀之。事觉,法当死者四人,亮成贷之,曰:“为民去害,而反坐以死罪,非法意也。”徒升州。行次江州,属岁旱民饥,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因奏:“濒江诸郡皆大歉,而吏不之救,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仁宗初,亮拜尚书右丞,复知庐州,召判尚书都省兼知审刑院,迁工部尚书、知亳州,又迁江宁府,以太子少保致仕。仲甫举进士,知登封县。为政宽和,处事果敢,一如其父亮。辕辕道险厄,遂佣民凿平为坦潦,人便其行,为刻石颂美。通判赵州,知台州,为度支判官。内侍扬永德言漕舟淮、汴间,惟水递铺为便。诏仲甫偕往订.可否,还言其害十余条,议遂格.。出为夔路转运使,岁饥,益粟者当论死,仲甫请罪减一等,诏须奏裁。复言:“饥羸拘囚,比得报,死矣,请决而后奏。”徒使淮南。真、扬诸州地狭,出米少,官籴之多,价常踊登;滨江米狼戾,而农无所售。仲甫请移籴以纾其患,两益于民。从之,遂繇户部判官为发运使。自淮阴,径泗上,浮长准,风波覆舟,岁罹.其惠。仲甫建议凿洪泽渠六十里,漕者便之。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秦州。古渭介青唐之南,夏人在其北,中通一径,小警则路绝。仲甫得筚栗城故址,自鸡川砦筑堡,北抵南谷,环数百里为内地,诏赐名甘谷堡。故时羌人入城贸易,皆僦邸;仲甫设馆处之,阳示礼厚,实闲.之也。熙宁初,守亳、许、扬三州,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复为扬州,提举崇禧观,卒。仲甫能为民兴利除害,解民息,决河议,绥远民,历有可称述者。(节选自《宋史·马亮传、马仲甫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仲甫偕往订.可否订:评议B.还言其害十余条,议遂格.格:搁置C.风波覆舟,岁罹.其患罹:遭受D.阳示礼厚,实闲.之也闲:空闲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仲甫“能为民兴利除害”的一组是①愿罢官籴,令民转粟以相赒②遂佣民凿平为坦涂③仲甫请移籴以纾其患,两益于民④建议凿洪泽渠六十里⑤得筚栗城故址,自鸡川砦筑堡⑥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A.②③④B.①④⑥C.①②③D.③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亮为政宽和,处事果敢。在潭州任知州时,有四个乡民因为民除害而被依法判死罪,马亮却依照法令的本来意图宽恕了他们。B.马仲甫重视解决交通问题。他在登封时佣民修路被百姓刻石称颂;他建议修凿洪泽渠,解决淮河水运常因风浪而翻船的难题。C.马仲甫治粮有方。真、扬各州因产粮少而官籴多导致粮价常疯涨,他奏请异地购粮得到朝廷支持,同时解决了当地百姓卖粮问题。D.马仲甫善于治理边境。他在筚栗城旧址为边民修筑环绕几百里的甘谷堡;为了管理好进城贸易的羌人,还安排馆舍让他们居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3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行次江州,属岁旱民饥,湖湘漕米数十舟适至,亮移文守将,发以振贫民。(2)饥羸拘囚,比得诏报,死矣,请决而后奏。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②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③郢树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宗一从广西柳州到江陵(令湖北江陵县)去,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越江:这里指柳江。③荆门:当时为县名,在湖北。郢:今湖北江陵。(1)第二联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二联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2)请简析后两联的表现手法。(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果两题都作答
本文标题:2014年南宁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word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2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