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讲话》4
第一节三心、目标、方法总释三心接下来解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信乐、欲生”也叫“三心”。这“三心”跟《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心”是一样的意思。《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三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宗祖善导大师对这“三心”解释为:“真实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和这里第十八愿的“三心”意思是一样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是“真心、信心、愿心”——目标、方法。“至心”就是真心,“信乐”就是信心,“欲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的心。目标、方法“我国”就是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目标,亦即“愿生弥陀净土”。我们人生的目标在哪里?极乐世界!我们学佛的目标在哪里?极乐世界!我们念佛的目的、目标在哪里?也是极乐世界。“乃至十念”就是方法,也就是念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第二节至心之义一、真心“至心”就是“真心”。真心是贯串下面所讲的“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也就是说:信,要真心地信;愿生极乐,要真心地愿;乃至十念的念佛,也要真心地念佛。“信受弥陀救度,信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口中这么讲,可是内心却有怀疑,那就不是真的信了。必须是心口如一,内心真的相信:“大宇宙之中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这样的信就是真信。愿生极乐世界,不是跟随人家念一念发愿文而已,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念发愿文。念佛,也是真心地在念佛,不管一天念多少,所念的佛,都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为了求现生的福报,或是来生能够再度为人,能够一闻千悟,能够做祖师、广度众生。不是!都是为了真的愿生极乐而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个至心,也就是真心。二、诚心“至心”也可以说是“诚心”。《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从一开始到最后,始终本末,都必须“诚”。如果不诚的话,就没有这件东西的存在,是故君子以诚为贵。人跟人的交往,都必须具备真诚,如果没有真心诚意,只是虚情假意,就没有真正交往的意义存在;做一件事,没有真心诚意地去做,也没有做这件事的意义存在。《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内心是什么,自自然然就会呈现什么。有这个心,自然流露于语言、形诸于举动。所谓“言为心声”,听他讲这句话,就了解他的动机、目的,因为他所讲的话,所显现的,一定从内心自自然然流露出来。三、凡事要真我们的净土宗宗风提到“凡事真心”,也就是,不管事情大小、人我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真心。如果没有真心,很显然就是虚假了,我们尽量不要做虚假的人。连世间的事都要真心,何况往生极乐世界这么重大的事情,岂能不真心?所以,阿弥陀佛一开始就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把“至心”摆在最前面,也就是说,“你信要真,你欲生我国要真,你念佛也要真”。人坐船喻这个“至心”,可以就佛和就众生两方面来讲,也就是说:佛救度众生是毫不虚假的,如同金刚,永不改变;众生的愿生极乐世界也是不虚假的。救度的人,以及被救的人,都要有真心。好像我们人坐在船上,这艘船是真的要让人坐而到达彼岸,而这个人也真心诚意地依靠船、不离开船。这样的话,船跟人、救跟被救,就一体不离,同时能够到达。四、世间难真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个时代是“末法时代”,是“五浊恶世”。末法时代是所谓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修行有心无力。而五浊恶世充满恶凡夫,自己恶,别人也恶。所以,处在五浊恶世的人,都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这样的话,怎么能够凡事都真心呢?不可能的。所以《无量寿经》说:心口各异,言念无实。我们众生往往都“心口各异”,也就是口中所讲的,并不是心中所想的;所谓“言念无实”,人生处在这个世界、这个环境当中,总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应该不打妄语,可是往往不得不说一些客套话,如果把真心所想的讲出来,恐怕会破坏气氛、破坏关系,所以,人总有无奈在。也因为这样,学佛的人反省检讨,对自己有所要求的话,就会有一种惭愧的心、忏悔的心。宗祖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我们凡夫处在这个五浊恶世,面对五浊恶人,不能彼此坦诚,所以只好念佛,念念之中,就具足惭愧、忏悔、灭罪的功能。五、愿生必真既然我们的心往往是多虚少实——多份虚假、少份真实,那怎么能往生?照样往生!这叫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处在娑婆世界,不能真心诚意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才让我们更感觉娑婆世界是污浊的,彼此造罪造业,彼此无穷尽地轮转,所以才要欣求极乐。尽管我们对人对事有时候难以真心实意,可是对往生极乐世界,却可以真心实意,可以至诚恳切。所以,这里的“至心”,也可以说是对往生极乐世界的至诚恳切的心。对于世间的人、事、物,未必能够完全做到真心诚意,但是对于往生极乐世界却必须是真心诚意的、至诚恳切的。第三节信乐之义一、信与乐信乐——信者不疑。罪机得救,称名必生,信而有乐。接下来,解释“信乐”。所谓“信”,就是不怀疑,不怀疑就是信。有了信,自然就会有好乐、喜乐。这个“乐”,有“好乐le”的意思,也有“喜乐yue”的意思。在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解释为“信心欢喜”,如果就欢喜来讲,这个字就读作喜乐的“乐”。为什么会有乐?因为我们这种造罪造业的人,居然由于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就能够往生弥陀净土,不但离开六道轮回,而且能够往生成佛,自然就有喜乐之心,所以叫“信乐”。二、信之功德“信”对学佛来讲,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圣道门,还是净土门。《华严经》有一首偈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两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赞叹“信”的功德。“信为道源”:信是入道的根源。“功德母”:信能出生功德。“长养一切诸善根”:所有的善法也必须靠信来长养。初入门到成菩提都要信,成始成终。意思是说,一切的功德跟善法,都是由信所生、由信所长,也由信所滋养。一开始归依佛门,信佛、学佛也好,或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累积六度万行,积聚福德跟智慧,都必须要有“信”。所以,信是从最初入门,到最后成就菩提的一种成始成终的要件。三、信之定义佛门所讲的“信”,跟一般世俗所讲的“五常”有所不同。“仁义礼智信”的“信”是一种信用、信实,也就是守信用不虚假。跟人家约定时间几点到,就几点到,譬如晚上七点半开始,就晚上七点半开始,这就是信;跟人家借东西、借钱,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这也是一种信,所谓“有约必践,信守不二”,这是一般的信。可是,佛法里面的“信”却不是这个样子。玄奘大师《唯识论》对佛法的“信”有简洁扼要的说明。《唯识论》说: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这样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大了解,不过并不难了解,我稍微解释一下。“于实德能”:对于真实的、功德的、功能的。“深忍乐欲”:“深忍”就是深深地肯定,也就是“深信”的意思;“乐欲”就是喜好。对于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离苦得乐的功能深深地相信,而且喜好它,进一步去追求。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有功德的,什么是离苦得乐的呢?比如释迦牟尼佛一开始所说的“四谛”法门——“苦集灭道”:“苦”就是六道轮回,是果报;这种苦的果报,是有原因的,叫做“集”,也就是说,它是由贪瞋痴所聚集的,才会形成苦的果报;“灭”就是苦的熄灭,不再轮回,达到涅槃;要达到离苦得乐的涅槃境界,就必须修“八正道”——“道”。“苦集灭道”是真理,要相信;它能够生出离苦得乐的功德,要相信;它有离苦得乐的功能存在,要相信。所以,佛法所讲的“信”,是信四谛、十二因缘,是信六度万行,依照这个去做,能够让我们超越轮回、离苦得乐,甚至能够证得菩提,也就是成佛,所以说“于实德能,深忍欲乐”,“深忍”就是深信不疑。“心净为性”:佛法的信,它有一个本质,就是心净,也就是心向着解脱的方面去喜好、盼望,而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八正道,不是为了五欲的,也不是希望下辈子享受人天果报,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信就有污染了,所以叫“心净为性”。因此,佛法所讲的信,也叫“净信”——清净的信心,所信的对象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拔苦与乐,能够离苦得乐,能够成就菩提。这是佛教通途教理对“信”的定义。四、净土门之信(一)信受弥陀救度弥陀唯真,弥陀万德,念佛能生。我们净土宗对“信”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信受弥陀救度”。因为弥陀的本身是“实”,是真实;弥陀的本身是“德”,具足万行、万德;弥陀的本身是“能”,能够让我们离开娑婆、往生净土成佛。所谓的真,以圣道门来讲,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到了净土法门,就独有弥陀才是真。也就是说“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净土宗的“苦集灭道”以“苦集灭道”来讲,我们净土宗说六道轮回是苦,这就是“苦”;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是因为有无明、有贪瞋痴烦恼,这就是“集”;而极乐世界是无为的涅槃境界,往生极乐则诸苦息灭,所以是“灭”;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道”。因为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八道船”。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主要在解释“易行道”,而以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作为易行道的本体,说: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就是说,我们依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的“八正道”之船,就能够度脱难以度脱的六道生死苦海。所以,净土宗的信,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信唯有弥陀是真实的;信唯有弥陀的六字洪名,真的是万德万行的结晶;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就能够往生涅槃的弥陀净土。这句六字洪名,是“依正一如”,依报的极乐世界、正报的阿弥陀佛本身,都不离这六字洪名,只要我们称念,就能够到达涅槃的极乐世界。(二)信法藏成佛的事实信——以法藏成佛事实为信之内容。信必依他,非他不信,信已经存在的。这个“信”,是以法藏成佛的事实,作为我们信心的内容。因为“信”不是我们内心自行产生的,必须要依靠外在,也就是以外在客观的事实,作为我们内在的信心。譬如说,象山小区有个“净宗书院”,是因为净宗书院是一个已经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自自然然就成为我们的信,我们不必假借任何的方法、任何的造作来产生这个信,我们如实地去领纳、去肯定它,它就成为我们的信。信心来源——“设我得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如实肯定弥陀的成佛,这就是信,弥陀成佛就是我们信心的来源。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发下了“设我得佛”的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成就了,他所成就的,就成为我们的信,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以阿弥陀佛果地成就的功德,作为我们因地的信心。(三)信称名必生信何事?即:“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得往生”。再来,我们信是信什么呢?也就是底下所讲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生我国”。也就是相信“愿生弥陀净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这是我们要信的对象、内涵。(四)信极乐世界是我的进一步讲,我们信什么?《阿弥陀经》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所以,我们是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不过,这样的信还不够,还不是净土法门的信,应该要进一步信极乐世界是我们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极乐世界完成之后,它的“所有权”是谁的?是十方众生的,而十方众生是谁?是我本人,所以要“信极乐世界是我的”。[要深深相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是度我的,要这样承认才行,叫直下承当。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为我建的,不是为别人,要这样想,我们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我们跟佛是一家人,我们跟极乐世界是一个家庭,这样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可不能想歪了,阿弥陀佛是为别人建的,我没有分,那我们这一生怎么修也修不成功。所以这个信心非常重要。这个心一发就能倾尽,倾尽就是断尽,断尽什么?无始以来的生死。我们在六道生生死死搞轮回,没完没了,苦不堪言。](五)信弥陀是我的救主再进一步是信阿弥陀佛的存在,并不是高高在上、让我们在这里膜拜而已,而是信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救主,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我,可以说跟我们有绝对的关系,就如“你跟我,我跟你”——缺少了我,你不能存在;缺少了你,我也不能活着。这才是真正的“你跟我”。阿弥陀佛和我们的关系就是真正的“你跟我”。所以,进一步相信,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为了救度我,而且主动地、平等地、积极地救度我。(六)信之得与疑之失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恶,有大恶,有小恶,可以说罪恶无边。可是在所有罪恶当中,不相信弥陀的救度是最
本文标题:慧净法师:《第十八愿讲话》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2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