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0316
当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德国日本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2)70年代(3)80年代(4)90年代2、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背景表现特点影响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1)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背景: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②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水平水平。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2)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①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及西欧尖锐。(国有化不够明显)②干预经济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③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3)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①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②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4)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1)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2)70年代(3)80年代(4)90年代2.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1)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①理论:②政策:③表现:④结果: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对减轻经济危机有效,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积极:消极:①状况:②政策:③结果:(2)70年代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困境。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只能一时见效,凯恩斯主义失灵。国家扩大生产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压缩生产经济停滞增加严重减少减轻①理论:②政策:③结果:(3)80年代货币学派:里根总统采取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经济开始回升和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以供给创造需求,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管制。供给学派:①政策:②宗旨:③目标:④措施:⑤结果:(4)90年代“宏观调控(计划)、微观自主(市场)”。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美国的“新经济”消灭赤字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增加就业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等的投资美国的“新经济”(1)特征:(2)具体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3)评价①积极方面:②消极方面: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左右国家政策;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二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理论的发展过程。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二、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和日本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建立:(2)特征:(3)内容:(4)结果: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②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③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经济奇迹般迅速恢复和发展,60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二,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1)背景:(2)形成:(3)特征:(4)结果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政策”。50年代中期之后,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大于市场调节①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20世纪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练习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是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他的理论提出及被认可的背景不包括()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一定效果C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金融危机引发的对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新思考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始终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改革、体制转换,这种体制改革、体制转换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使它更适合当前的形势,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以及更顺应社会各界的要求。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继续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留下来。探究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可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的认识。对上述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文:前者强调“以工代赈”,后者强调“共同富裕”B.文:前者强调“社会权利”,后者强调“削减贫困”C.图:“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D.图:“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A尝试命题1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涵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视角三关注新史观用生产力标准看待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正如党的十三大在理论上系统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其核心是生产力标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理论基础,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巨大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用生产力的标准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可以进一步透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正确观点:一部人类的历史,首先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反映了各种经济时代的发展过程。也能进一步理解“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本讲教材重要史料有: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指标占同期世界总量的比率图表;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格;日本的太阳神塔图片;资料卡片中的克林顿总统国情咨文(2000年1月)引句、[德]路德维希·艾哈德的言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新经济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法高新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内容的共性(1)国有企业的发展。(2)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3)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纪金榜》名师点拨1、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典型国家是英法)(典型国家是日本)(典型国家是美国)(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福利国家的出现1.基础:2.组成:3.特点4.实质:5.影响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是由国家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1)积极: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2)消极:造成国家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新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②生产力社会化的革命作用。③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④现行的国际分工的影响。材料一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4分)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6分)反映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2分),失业问题依旧严重(1分),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1分)解决措施:①继续兴办公共工程,开展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②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以保护劳工权利;③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6分)材料二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6分)①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2分)②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2分)③政府从限制农业转向鼓励增产,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价格上涨;(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材料三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里根和克林顿是如何对“这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10分)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里根:(政策)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效果)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和,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4分)克林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效果)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4分)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
本文标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03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6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