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3课改革开放二附中陆君根合作化,大家一起集体劳动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点!个体生产,就显得自私,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点呢?目标形式形式人民生活改善国家实力增强集体化生产联产承包按劳分配改革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城市: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开放的格局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分田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尝试农村改革的发展中央指导,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国有企业改革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没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积极性提高单一公有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政企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按劳分配,提高职工积极性二、经济特区的建立1、“还是办特区好”“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语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壮举。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和内陆开放城市(点-线-面)积极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浦东开发开放“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沿岸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挂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30年前的小岗村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家孩子在田里拾荒“大包干”带头人合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耕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牵着耕牛走在田间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契约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小岗村小学的孩子们奔跑在村中大路上小岗村的孩子们衣着时尚这是小岗村村民使用收割机收稻子上图:建成不久的小岗村新农村综合小区。下图:1978年大包干前小岗村的民居。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联产承包好”。198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随后又在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建立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创下了物价改革、企业产权转让、住房制度改革等众多个“中国第一”。1984年,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4日──2月10日,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3個經濟特區。1月26日,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中國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2月7日至10日,鄧小平在視察廈門經濟特區時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這是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資料照片)。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的题词深圳夜色全国闻名,这是深圳金融中心区蔡屋围的中秋之夜,最高的楼就是深圳第一高楼地王大厦。深圳第一摩天楼:地王大厦的迷人夜色深圳第一景观大道:深南大道,串连起深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区,金融中心区,主题公园区夕阳下的深圳中心区,远眺上海宾馆,远处的高楼是深圳第二摩天大楼赛格广场。近处是深圳市市花簕杜鹃,遍布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珠海珠海珠海珠海汕头汕头汕头厦门厦门厦门厦门深圳市深南大道旁的邓小平画像海南海南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即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沿海开放地带。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夏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提出把上述三个“三角”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议。同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座谈会纪要,表明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又一重要步骤。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批示指出,这三个经济开放区应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即按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按加工的需要发展农业和其他原材料的生产。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浦东开发办公楼原貌1991年2月18日,邓小平参观上海南浦大桥工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中心绿地浦东国际机场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浦东开发开放18年来的成就浦东18年取得的历史性变化,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经济总量,1990年浦东的GDP为60亿元,到2007年时,已跃增到2751亿元,增长了40多倍,年均增幅达到18.1%,占上海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从约1/12上升到1/4。二是财政收入,1990年浦东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2007年已达到854亿元,增长了85倍。三是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到2007年底,浦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3元,农民纯收入达12276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浦东18年的历史成就,还可以概括为“六个形成”:一是初步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2007年浦东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52.3%,第二产业为47.5%,农业仅占0.2%,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初见端倪。二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除了土地市场,证券、期货、金融期货、石油以及与这些要素市场相关的交易所,包括外汇交易中心等,都落户在浦东。三是初步形成了支持多功能、高端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布局。浦东的城市布局已基本形成“一轴三带六大功能区域”的格局。即从陆家嘴到浦东国际机场的城市发展中轴线、沿黄埔江发展带、中部发展带、滨江临海发展带,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世博三林区和空港所在地川沙地区。这一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功能开发的理念,体现了区域发展的特点和产业发展的特征。四是初步形成了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和以服务贸易开放为特征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18年来,浦东合同引进外资累计达407亿美元,涉及1.6万个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中半数已投资浦东。五是初步形成了与快速城市化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18年来浦东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均有大幅度发展,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从200家左右,分别扩展到405家和695家。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2平方米,城市化地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7%。六是初步形成了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系。浦东率先进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大部门制”的特点充分显现。同时注重转变政府职能,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浦东的基金会、社团和个人协会等民间机构接近800家,形成了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董文华-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本文标题:第23课 改革开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7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