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一、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在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被首次提出,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七大报告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提升到战略高度,并且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中共十七大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八达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什么是软实力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软实力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三、文化软实力构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1、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逆差严重在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06跨文化传播论坛”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演讲中指出,越跨文化障碍,加强中国对外交流,是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但由于跨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的文化逆差严重。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比如图书进出口、文艺演出、电影、音乐、服装、连续剧、流行歌曲、动漫、语言等方面。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和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魅力相比,相差甚远。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长城,可能还有大熊猫,但这远远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部。中国的风景、文化遗产、音乐和风俗的文化短片都不乏上品,但出口到国外的则不多。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入超,与跨文化差异和障碍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文化这个软实力本身不够强大。2、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在跨文化传播论坛上,许多专家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国人都难以名状。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很明显我们无法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去概括或者定义它。而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某种意义上就像一个国家的品牌,目前象征中国文化的符号还不是很清晰。如果把中国文化看成一种产品,我们需要给它一个鲜明和富有吸引力的品牌和商标。以目前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为例,要么太长,要么太专。当前缺少一些篇幅不太长,但能够把中华文化的精华用浅显易懂的事例来说明的书,使外国人看了之后,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能够前进一步。今天的时代正呼唤着这样的作品问世。3、文化价值观缺乏广泛认同认同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拒绝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麦当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迪士尼文化体现的是美国精神,在形式的接受背后,是价值认同上的接受。软实力就表现在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异国文化的价值观。由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敌视,使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缺乏认同,甚至被视为西方文化的对手和敌人。国际上主导的价值观念,包括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等,话语权仍然掌握西方。这也是制约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原因。4、面临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把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发展因素,放在与军事和经济等同样重要的地位。积极利用其大众传媒,向全世界宣传其文化价值观,试图使全球“美国化”。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放松其对外文化宣传,相反是加大资金投入,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对外文化宣传的地位。四、如何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冲突,我们中国如何创造出具有强大魅力和普世意义的文化精品,从而在“文化战争”中取得胜利?1.打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精品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若星辰的文化有不少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比如儒家思想。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恰当地赋予其时代内涵,能使我国的文化焕发更长久的生命力。通过书籍、演出、展览、电影等多种方式加以呈现,积极地“走出去”,让我国的价值观念得以传播,使我国的国家形象逐步改善。1、打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精品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若星辰的文化有不少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比如儒家思想。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恰当地赋予其时代内涵,能使我国的文化焕发更长久的生命力。通过书籍、演出、展览、电影等多种方式加以呈现,积极地“走出去”,让我国的价值观念得以传播,使我国的国家形象逐步改善。2、运用媒体传播提升国家影响力信息化和开放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文化软实力的建构离不开媒介的力量。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既可以借助传统平台:电视、广播、报纸,也可以借助新媒体:门户网站、博客、播客、手机电视等。借助媒体的力量,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受众能更迅速、直观地获得信息,无形中传播了中国的文化理念。此外,还应整合媒介传播文化信息的表现形式,应当以全球化视野为出发点,使传播的文化信息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3、积极开展文化外交2009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11次中国驻外使节会议,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强中国的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预示着国家及国人形象被提升至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开创了建构文化软实力的新局面。4、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安全战略世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化,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种文化是在交流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我们既要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又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要通过更深入地研究西方文化霸权的理论与实践,充分揭露西方强权国家采用其文化扩张和渗透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种种伎俩。站在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上,切实快速地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安全战略和思维模式。5、加强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软实力竞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作为强势的西方文化,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手段,可以畅通无阻地向世界各个角落扩散,而弱势文化若想对外传播,却是步履维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文化霸权,还有就是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它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现代市场的结合,然后有意识地在全球推广。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没有制定出一个明确而完善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企业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建设薄弱,特别是缺少国际性的、符号化、可参与性的文化品牌。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开发、推广明显不足。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意识和手段落后于国际潮流,很难以商业化的手段,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6、展现当代中国文化风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软实力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提炼,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优秀文化才能与人民和国家的行为联系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先进文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应该看到,国际社会主要想了解的是当代中国文化。因此,中国当代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主体和重点。《何谓文化》一、什么是文化中国突然渴求文化了,在还没有弄清楚它是什么的时候就开始渴求了。而渴求,正因为缺失。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余秋雨二、中国文化的特征1、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2、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3、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1、疏于公共空间康德说,知识分子的崇高责任,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中国文化对此一直比较安然,历来总是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所谓忠孝两全。但是,有了忠孝就全了吗?在朝廷和家庭中间,还有广阔的“公共空间”,这是中国文化的盲区。三、中国文化的弊病2、疏于实证意识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伤害最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3、疏于法制观念中国文化对法制的疏淡,严重影响广大民众进入现代文明。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官员还在忙着表演离开法制程序的所谓亲民活动,把上访看做起诉,以调解替代审判,用金钱抚慰非法,结果,法律被贬,正义蒙尘,凶者得利,善者受损。更严重的是,不少活跃在传媒和网络上的文人还把自己的喧闹围啄当做“民间法庭”。其实,中外都证明,世间一切“民间法庭”,都是对法律最大的破坏。三、中国文化的弊病结束语我们这一代不得不从事军事和政治,为的是让我们的儿子一代能从事科学和哲学,让我们的孙子一代能从事音乐和舞蹈。——J•亚当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余秋雨
本文标题:构建文化软实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7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