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检查方法一、X线检查(一)、X线平片:1、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位,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轴位和切线位等。2、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邻近的关节以便定位。3、两侧对称的关节,必要时还应加拍对侧,以便对照,发现细小病灶。(二)、血管造影:多用于四肢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二、CT检查主要用于X线诊断有困难时,或用于软组织和解剖比较复杂的部位。(一)、平扫一般行横断面,层厚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而决定,一般采用5mm,或10mm。(二)、增强扫描常用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较大的帮助。常表现为: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和有无坏死。三、MRI检查能够很好地显示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骨腱、韧带、软骨和骨髓以及病变如:肿块、坏死、出血和水肿等。一般说来,MRI检查不作为首选,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地评价和应用X线、CT和MRI的检查,对诊断骨关节疾病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平扫一般而言,对任何一个部位都应包括T1和T2在内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切面检查。(二)、增强扫描其目的和意义同CT增强扫描,据此可以了解病变的血液的灌注,有助于对病变性质的判定。第二节正常骨骼系统的X线表现1、骨的结构和发育(1)、骨的结构: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组成,互相交叉成海绵状排列。骨小间充满了骨髓。密质骨:主要由多数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系统包括哈管和以哈氏管为中心的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结构密实。膝关节X线表现A.正位B.侧位:1.股骨内上髁2.股骨内髁3.髁间窝4.胫骨髁间嵴5.胫骨内侧髁6.股骨外上髁7、12.髌骨8.股骨外髁9.膝关节间隙10.骺线痕迹11.腓骨小头13.髌韧带14.胫骨粗隆15.股骨骨松质(2)、骨的发育(包括骨化和生长)骨化有二种形式:A、膜化骨如:颅盖骨和面骨B、软骨内化骨如:躯干骨和四肢骨骨的生长:在骨化的同时进行成骨和破骨,保持一个动态平衡,使骨进行增粗和增长。2、长骨•长骨管状骨在儿童分为骨干,干骺端,骨骺板及骨骺四部分,而成人则分为骨干和骨端两部分,(1)、小儿骨骼的特点:1)、骨干: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含钙多,密度高而均匀且中间厚而端薄。2)、干骺端:粗大,由骨小梁交织成网状。顶端为一横行的薄层致密的先驱钙化带。3)、骺板:居骺和干骺端辶间,X线片上称辶为透亮的骺线。4)、骺:为长骨末发育的骨端,X线片上不显影。儿童正常管状骨X线表现胫腓骨正位:1.骨骺线2.干骺端3.骨干4.骨骺(2)、骨龄定义:每个骨骼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骺与骺端结合时的年龄。检查的意义:1)、检查骨的发育情况。2)、判断某些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价值。(一)骨质疏松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仍正常。1.病因原发性(生理性骨质疏松)全身性骨质疏松继发性(病理性骨质疏松)局限性原发性:老年女性比男性发生的年龄早,特别到闭经后。继发性主要病因有:①内分泌性;②遗传性因素;③营养性;④药源性或中毒;⑤废用性。第三节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骨基本病变(一)骨质疏松2.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变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分层、疏松化。椎体内呈纵行条纹,皮质变薄,椎体内陷,椎间隙呈梭形,椎体压缩骨折,呈楔状变形。3.CT表现与X线表现基本相同。椎体骨小梁呈粗点状、蜂窝状或不规则小片状低密度改变,骨皮质可见普遍变薄。一、骨基本病变•4.MRI表现•原发性的椎体松质骨在T1WI和T2WI上高信号;椎体压缩变形的初期T1WI终板下呈带状、片状低信号改变。•炎症、肿瘤、骨折引起骨质疏松可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骨密度(BMD)测量可以早期诊断和定量检测骨质疏松。常用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DXA),定量CT法(QCT)等。一、骨基本病变骨质疏松X线表现A.尺桡骨中下段正位B.侧位:桡骨中段骨折畸形愈合,尺桡骨远端及腕关节骨质疏松脊柱骨质疏松伴椎体楔状变形X线表现椎体骨质疏松CT表现(二)骨质软化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1.病因在骨化中,骨样组织的钙盐沉积发生障碍。多见于钙磷代谢障碍和维生素D缺乏。发生于生长期为佝偻病,于成人为骨质软化症。2.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相似,不同之处为骨骼压缩变形,骨盆内陷,椎体双凹变形,骨干弯曲变形等。有时可见假骨折线。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的改变。。一、骨基本病变•3.CT表现•与X线表现基本相同,冠状位或矢状位MPR图像显示更清楚。•4.MRI表现•MRI很少用于诊断骨质软化一、骨基本病变双膝关节骨质软化X线表现双膝外翻呈“X”型,双侧股骨干、胫骨及腓骨弯曲变形骨质软化X线表现A.骨盆正位:骨盆内陷,骨质软化,双侧股骨颈部、右耻骨支见假骨折线(白箭);B.腰椎侧位:同一患者,腰椎骨质软化。椎体双凹变形,椎间隙呈梭形(白箭)(三)骨质破坏骨质破坏(bonedestruction)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的缺失。1.病因多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神经营养性障碍等疾病。2.X线表现早期,骨松质局限性骨小梁缺损;骨皮质呈筛孔状、虫蚀状骨破坏。严重时呈弥漫性溶骨性破坏。不同性质骨质破坏的特点:①良性骨肿瘤囊状或囊状膨胀性改变。②慢性炎症破坏较局限,可见点片状致密死骨影。③恶性肿瘤或急性期炎症进展较迅速,破坏形态多不规则,呈大片状,边界模糊。④神经营养性障碍引起的骨破坏骨关节严重破坏,结构紊乱,见碎骨片。临床上自觉症状轻微。一、骨基本病变骨质破坏方式:A、囊状破坏B、膨胀性破坏C、溶骨性破坏骨质破坏是骨骼疾病的重要X线征象,观察破坏区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邻近骨质、骨膜和软组织的反应等,综合分析,对病因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多见良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囊状膨胀性骨破坏X线表现骨质破坏X线表现右肱骨中段及肋骨溶骨性骨破坏伴病理骨折(白箭),肩胛骨肩峰及喙突亦见骨破坏(白箭)(三)骨质破坏3.CT表现与X线表现相似,但骨质破坏比X线摄片发现更早,更易清楚显示骨质破坏,MPR图像还可从多方位观察病变。骨松质破坏:早期为骨小梁稀疏,局限性骨小梁缺损区,继而为斑片状甚至大片状骨质缺损。骨皮质破坏:骨皮质变薄,呈虫蚀状、筛孔状、斑块状骨破坏。一、骨基本病变•4.MRI表现•骨松质破坏:为高信号的骨髓被较低信号或混杂信号的病理组织取代。•骨皮质破坏:与CT相似,破坏区周围的骨髓因水肿呈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一、骨基本病变骨破坏CT表现CT横断位:右股骨头、颈部大片状溶骨性骨破坏脊柱骨破坏MRI表现A.胸椎矢状位T1WIB.腰椎矢状位T1WI:多椎体多发性低信号(白箭)(四)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osteosclerosis)是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1.病因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金属中毒、遗传性骨发育障碍局限性:创伤、慢性劳损、慢性炎症、骨关节退行性变的修复等。骨肿瘤形成的骨组织为肿瘤骨,与以上骨硬化性质不同。2.X线表现①全身性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一、骨基本病变•②局限性也称成为骨质增生。在关节边缘,肌腱、韧带和骨间膜的骨刺、骨桥、唇样增生等。③肿瘤骨棉絮状、象牙质样、针状、放射状骨质密度增高影。•3.CT表现与X线基本相似。CT显示重叠部位及细小的骨质硬化较佳,MPR图像还从多方位观察病变。•4.MRI表现•增生硬化的骨质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一、骨基本病变石骨症骨增生硬化X线表现A.腰椎正侧位片:腰骶椎骨质密度增高,腰椎椎体上下缘增厚致密,中间夹以松质骨(白箭);B.胸部正位片:胸廓肋骨及两侧股骨密度增高,髓腔狭窄、闭塞;C.头颅侧位片:颅板亦见骨质致密,以颅底明显;D.骨盆正位片:骨盆骨质密度增高,两侧髂骨呈“晕轮状”改变(黑箭)局限性骨质增生X线表现颈椎侧位片:椎体前缘唇样增生、骨刺形成(白箭),前纵韧带、项韧带骨化(黑箭)肿瘤骨X线与CT表现A.X线正位片B.侧位片:股骨中下段见骨破坏,并见斑片状瘤骨,层状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中见瘤骨;C.CT横断位:软组织肿块中瘤骨呈片状、放射状(白箭)(五)骨膜增生骨膜增生(periostealproliferation)又称骨膜反应,指在病理情况下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产生骨膜新生骨。1.病因多见于炎症、肿瘤、外伤等,也可继发于体内其他脏器疾病。2.X线表现(1)形态可呈线状、层状、花边状、针状、放射状等。(2)骨膜增生的特点:①长骨骨干较明显,炎症较广泛,肿瘤较局限;②良性病变边缘光滑、致密。急性炎症或高度恶性肿瘤密度低、模糊。一、骨基本病变•③针状或放射状骨膜反应常提示病变进展迅速、侵蚀性较强;•④层状骨膜反应见于良性或恶性病变;•⑤Codman三角常为恶性肿瘤的征象;•⑥骨发育期轻微的骨内病变,往往能引起较为广泛的骨膜反应;⑦骨膜增生随着病变的好转而吸收与消失。一、骨基本病变(五)骨膜增生3.CT表现与X线表现基本相似。CT显示重叠部位的骨骼以及扁平骨、不规则骨的骨膜增生较佳,MPR图像还可从多方位观察病变。4.MRI表现要早于CT和X线片。在矿物质沉积前:骨膜增厚,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的连续线样影。矿物质明显沉积后:在T1WI和T2WI上一般均呈低信号。仅依据骨膜增生的形态不能做疾病的定性诊断,需结合其他表现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一、骨基本病变骨膜增生X线表现A.肱骨正位片:线样骨膜增生(白箭);B.股骨正位片:股骨见层状骨膜增生(白箭);C.股骨正位片:见片状骨破坏,肿瘤骨,Codman三角(白箭);(六)骨质坏死骨质坏死(osteonecrosis)是指骨组织的局部代谢停止,细胞成分死亡,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1.病因骨质血液供应中断,见于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缺血坏死、骨梗死、骨折后、代谢障碍、血液病、地方病、放射线性损伤,电伤,冻伤等。一、骨基本病变•2.X线表现•早期:无改变。•中期:骨质坏死1~2个月以后,死骨局限性相对密度增高影;继而出现骨质疏松区和囊变区;•晚期:骨质密度增高。•3.CT表现•与X线表现基本相似,更早发现骨坏死,表现为骨小梁排列异常或细小的致密死骨影。一、骨基本病变(六)骨质坏死4.MRI表现可早期发现骨质坏死。在骨密度和形态无变化前,坏死区T1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的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中到高信号。双线征:死骨外周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最外侧为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晚期,坏死区出现纤维化和骨质增生硬化,在T1WI和T2WI上一般均呈低信号。一、骨基本病变骨质坏死X线表现A.左侧股骨头不规则低密度区及增生硬化改变(白箭);B.双侧股骨头塌陷、变扁、囊变。髋关节间隙变窄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坏死CT表现A.右侧股骨头内骨小梁结构模糊,密度普遍增高;B.左侧股骨头局限性疏松区及边缘硬化骨质坏死MRI表现A.横轴位T1WI:左侧股骨高低混杂信号,左髋关节前方囊性低信号影(白箭);B.横轴位T2WI:左侧股骨高低混杂信号,左髋关节及前方液体样高信号(白箭);C.横轴位T1WI:双侧股骨头负重关节面塌陷,不规则斑片低信号影(七)软骨钙化软骨钙化(chondralcalcification)是指软骨基质发生钙化,标志着骨内或骨外有软骨组织或瘤软骨的存在。1.X线表现为大小不同的环形或半环形钙化影,中心部密度低,或呈磨玻璃状。良性病变:密度较高,钙化环完整、边缘清楚。恶性病变:密度减低、边缘模糊,钙化环残缺不全或隐约可见。2.CT表现与X线相似,由于避免了组织重叠,能更好显示钙化的位置和特点,MPR图像及VRT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软骨钙化范围、部位及与周围的关系。一、骨基本病变软骨钙化X线表现第4近排指骨近端囊状膨胀骨破坏,其中见点状、环形钙化软骨钙化X线表现股骨中下段骨性突起呈菜花状,部分钙化模糊、残缺不全软骨钙化X线表现胫骨近端大片状溶骨性破坏,巨大软组织肿块,其中见环形钙化,模糊、残缺不全,亦见肿瘤骨(八)骨矿物质沉
本文标题:骨科影像学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8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