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资料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015年6月12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砌筑砂浆5、砖砌体工程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7、石砌体工程8、配筋砌体工程9、填充墙砌体工程10、冬季施工11、子分部工程验收23规范对每一分项工程,按照“一般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设置相应条文。1、“一般规定”:主要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即体现了过程控制。2、“主控项目”: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指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方面的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验收项目的质量要求、抽检数量、检验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3、“一般项目”: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指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方面的施工质量)起一般性作用的验收项目的质量要求。3445强制性条款设置原则:“从严”、“从重”、“从少”原则⑴强制性条文是直接涉及工程安全、环境保护、公众利益和人体健康的有关条款。⑵强制性条文公布并不意味着削弱强制性标准的作用。原强制性标准的作用仍然不变,因此工程质量仍然能够得到保证。⑶从强制性标准的众多条款中挑选出最重要、最关键的若干条款,加以强调,加强其执行力度,对保证安全、环保、公益、健康是有积极作用的。56⑷强制性条文的数量必须严加控制,量少质精。⑸应避免强制性条文束缚有关技术人员的手脚。容易引起常规性失误的条款不能列入。只能选入与不可饶恕错误的有关条文。⑹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必须具体明确,有可执行性,以便监督检查。难以操作的原则性要求不能列入强制性条文。用词只能是很严格或严格的用词672011版修改的主要内容1.规范更名为《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砌体材料补充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预拌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3.增加墙体砌筑时应设置皮数杆。4.增加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小砌块砌体及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的规定。5.增加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规定。6.增加“一般项目”检测值的最大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的规定。7.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修订内容,修改了分项工程检验批各项抽检项目最小样本容量的规定,替代原规范条文抽检数按检验批数量的百分数(一般规定为10%)抽取的方法。788.补充砂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及限制。9.增加不同块体所用砌筑砂浆稠度的规定。10.统一现场拌制的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的使用时间。11.水泥砂浆替换同强度等级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的规定。12.根据结构可靠度原则,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设计标准》GB50068中“质量验收标准宜在统计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定,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计量抽样的主控项目合格质量水平的要求,修改了砌筑砂浆的合格验收条件。8913.修改块体砌筑前浇水湿润程度的控制方法,用相对含水率替代含水率。14.将砌体的轴线位移、墙面垂直度及构造柱尺寸的质量验收由“主控项目”修改为“一般项目”。15.增加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编绘小砌块平、立面排块图;房屋纵横墙交接处及设备卡具安装处应用混凝土灌实小砌块孔洞;修改施工洞口不得留直槎的规定。16.增加用于室内的石材应经放射性检验;挡土墙厚度规定;毛石与实心砖组合墙的砌筑规定;毛石砌体与实心砖砌体相接、转角处的砌筑规定;毛石砌体灰缝厚度规定。91017.补充配筋砌体中钢筋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受力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18.增加填充墙砖、小砌块强度等级的进场复验要求。19.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含水率的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薄灰砌筑法的施工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剪力墙、梁之间的连接构造按设计的脱开方法或不脱开方法进行施工。20.增加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连接钢筋采用植筋方法时的锚固拉拔力检测及验收规定。101121.修改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底部砌筑其他块体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的规定。22.修改冬期施工中同条件养护砂浆试块的留置数量及试验龄期的规定。23.删除冻结法施工;将氯盐砂浆法纳入外加剂法。24.强制性条文做了部分删减。其中,原规范第4.0.1条中“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在新规范中改为非强制性条款;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第4.0.8条改为非强条。25.附录中增加填充砌体植筋锚固力检验抽样判定;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记录。1112第1章总则(目的和适用范围)1.0.1为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统一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条文解读】:本条为规范编制的目的。《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连同其他14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于上世纪初同时修订的。为适应建筑市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建设部领导适时提出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改革思想和规范修订方针。1214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砖、石、小砌块等砌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铁路、公路和水工建筑等砌石工程。【条文解读】:本条为规范适用范围。新规范将适用范围确定为“建筑工程的砖、石、小砌块等砌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替代原规范的“建筑工程的砖、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砌体的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1415新规范在本条文的文字上还做了两点修改,一是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简述为“小砌块”。系因新规范新增了“小砌块”这一术语,它的定义为“块体主规格的高度大于115mm而又小于380mm的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简称小砌块”。二是将原规范条文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修改为“施工质量验收”。系为与规范名称更为一致,而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过程控制中)也是为施工质量验收打基础的,这与“完善手段”的作用和目的完全相同。1516新规范将适用对象确定为“砌体结构工程”是依据砌体工程的子分部分类进行考虑的。砌体工程包括砌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抹灰和清水砌体勾缝)、墙体节能工程等。因此,新规范更名是十分贴切的,它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在规范的名称上进行了统一。1617第2章术语172.0.2配筋砌体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小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条文解读】:砌体结构可以分为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和配筋砌体。18无筋砌体:砌体构件中无配筋或仅有拉结短钢筋或钢筋网,且不作为受力筋考虑的,其配筋率≤0.07%的砌体构件,称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设有封闭边框的砌体构件,其配筋率为>0.07到≤0.17%的砌体构件。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砌体构件(墙)等,称为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砌体构件中,设有水平钢筋或竖向钢筋,或设有双向钢筋网的砌体构件,其配筋率为≥0.17%左右时称为配筋砌体构件。18192.0.8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要素对施工技术水平所作的分级。【条文解读】:“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是施工质量优劣的体现;是砌体结构安全的保障;是施工企业技术实力及管理水平衡量的重要标志,但并非等同于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由于砌体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操作基本由手工完成,因此砌筑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的影响。规范3.0.15条分为三级。配筋砌体不得为C级施工。19232.0.13薄层砂浆砌筑法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2mm~4mm。简称薄灰砌筑法。【条文解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的粘性强,保水性好,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时不需砌筑前预湿砌块,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2mm~4mm,砌筑质量能符合规范要求,近些年已得到推广使用。薄灰砌筑法优点有三:砌筑前免浇(喷)水;薄灰缝节材、减少“热桥”;提高砌筑工效。《砌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标准》GB50574-2010规定,采用薄灰砌筑法的块体,外观尺寸误差不应超过±1.0mm。±2324第3章基本规定对砌体结构工程的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新规范共24条。(02版共14条)考试中考题是砌体部分的,又不能直接看出在哪个章节,先看第三张基本规定章节24253.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前,应编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条文解读】:施工方案是施工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所用的技术。对确保工程施工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它应包括以下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材料准备;作业条件。4施工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图;施工操作要求。5质量标准。6成品保护。7安全环保措施。8冬期施工措施。25263.0.6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L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H,搭接长度范围内下层基础应扩大砌筑(图3.0.6);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2627图3.0.6基底标高不同时的搭砌示意图1—混凝土垫层;2—基础扩大部分【条文解读】:根据留槎不同型式的试验结果,得知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受力最好,砌体的整体性好;留置斜槎的试件次之,强度降低7%左右;留置直槎并设拉结钢筋和留置直槎不设拉结筋的试件的强度平均分别降低15%和28%。基底标高不同时的搭砌,保证了不同基础标高结合处基础的整体性和受力。27283.0.10脚手眼补砌时,应清除脚手眼内掉落的砂浆、灰尘;脚手眼处砖及填塞用砖应湿润,并应填实砂浆.(旧3.0.6)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3.0.11设计要求的洞口、沟槽、管道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条文说明:特别是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对墙体受力极为不利。本次规范修订时将过梁明确为钢筋混凝土过梁。28293.0.14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平整,标高一致。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坐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旧规范)坐浆和砂浆的规定删除的原因,是因为规范编写组认为此要求不是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内容,但坐浆和砂浆的要求还是有的。关于搁置预制梁、板时找平、坐浆的规定: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放置预制梁、板时,砌体顶面应找平和坐浆,是保证梁、板的均匀传力、结构安全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措施。“干放”预制梁、板的情况,这不仅会导致梁、板的支点不明确,受力不良和墙(或柱)局部受力,安全性降低之外,还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性。29303.0.20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1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相同;2不超过250m3砌体;3主体结构砌体一个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填充墙砌体量少时可多个楼层合并。(老规范3.0.13)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批的确定可根据施工段划分。3031【条文解读】:本条是对检验批的规定具体化。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施工中常将分项工程划分为多个质量验收基本单元,即检验批。砌体结构检验批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规定,并针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划分。GB50300规定: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31323.0.21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有允许偏差的项目,最大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
本文标题:201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0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