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风病人的康复锻炼修改后
中风病人的康复锻炼中风是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因该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变化莫测”,古代医学因此取名“中风”。什么是中风?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关节僵硬和痉挛、大小便失禁等功能不适后遗症。这包括临床常见的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等。中风的后遗症何谓瘫痪?俗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肌力是判断偏瘫轻重程度的主要指标临床医学将肌力分为六级:0级-完全偏瘫,不能做任何自主运动;Ⅰ级-有肌肉轻微收缩;Ⅱ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Ⅲ级-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抬离地面;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运动自如。肌力及临床分级轻瘫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肌力2-4级较轻瘫重,范围较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分级肌力活动范围瘫痪的分级床上运动步行期健愈期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床上运动:在病人正式学习站立和步行前,必须先做一些床上运动床上运动可加强躯干肌力,训练平衡,同时可诱发患侧肢体的动作床上运动训练项目为基本的滚、爬、坐、跪等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步行期:训练的动作包括:站立、步行、上下楼梯、步态矫正等健愈期:此期着重的是一些需要技巧性的动作,例如手与眼的协调,手的功能训练,日常生活的训练等,若是年纪较轻的病人,可能还需做一些职业训练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维持正常关节活动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强度增加耐久力促进协调预防畸形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所有病人的正常关节活动——“维持”这字眼在这里是指关节活动须在病人残废或不能活动的早期就应开始进行增加关节活动使达到可能的最大范围——适用于所有关节活动受限制的病人,例如关节炎患者,通常有肘关节或膝关节的活动受限;及骨折后有一段时间关节不能活动的病人增加肌肉强度——对任何程度的软弱,例如因长期不动而引起肌肉强度丧失的病人;或对使用机器设备或假肢而需要增加肌肉强度的病人,尤其有用增加耐久力——耐久力不同于肌肉强度,例如一个病人他可能有能力数次完成一个动作,但并不能较长时间的持续这个动作。对于那些已有足够肌肉强度用拐杖站立或行走但不能一整天持续用拐杖的病人,增加他的耐久力对他是有帮助的促使协调——对脊椎或脑部神经系统受损病人有所助益预防畸形——关节活动受限制是造成畸形的原因之一,但是畸形形成之前,早期开始活动的重要性,特别对偏瘫、关节炎和骨折的病人是不能被过份强调的促进血液循环——这对于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等血管或肢体静脉疾病的病人是有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能预防皮肤的损伤及四肢的肿胀。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促进骨的形成而帮助骨折愈合,它同时可促进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增强心脏血管系统的肌肉强度,并可增加氧气的需求量而使呼吸作用的功效更为提高关节活动:关节活动是指一特定关节的活动范围,而此关节的活动是由于肌肉或肌肉群的作用而达成,并且每个关节各有正常的活动范围。在康复护理中,关节活动的范围,尤其重要的是指功能性的范围。这个范围比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小,但是它能够使受限制的关节或联合的关节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关节活动的分类被动性的关节活动是指完全由别人来帮助病人进行的活动主动协助性的关节活动运动是指部分由病人自己利用有关联的肌肉进行的运动完全主动的关节活动运动是指完全由病人自己利用有关联的肌肉所进行的运动阻力性关节活动运动是一种主动性运动,是病人进行各种运动来对抗协助者或特殊设备所加予的阻力运动操作的指引:向病人解释你要做的内容及目的观察病人的面部,特别是眼睛是否有痛苦的表情。并向病人解释刚开始的做运动时可能较为疼痛,但以后每天进行活动,疼痛通常会渐消失的被动运动时关节上下都要给予支持,使运动易于进行,并要避免造成病人过度的不适护士自己要善于应用适当的身体体位机制以避免无谓的压力及牵拉病人运动的部位,尽可能与自己身体接近每一次的运动须重复每个关节的活动2-5次,而且每天作一至二次,或多次,这种方式胜过不规则或长时间但次数少的运动方法开始做运动前,须向病人解释: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些运动?他应该怎么做:替他做被动运动时,他必须放松自己,特别是做伸展运动时在做主动协助性运动时,须他的合作。他将感觉如何运动操作的指引:在做运动当时:所有的动作须以温和规律的方法进行所有的动作须尽可能的做完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引起过度疼痛让病人对你的能力有信心促使病人专心及合作如果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或对病人的反应怀疑时,须停止运动做完运动后:注意病人出现的反应随时报告病人的反应病人在床上的正确姿势:中风病人的所有治疗中,第一个目标就是要避免痉挛的发展。不论病人意识是否清醒,若其在床上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引发起不必要的痉挛发生,换言之,护士必须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反射性活动之发生,这也就是说会引起痉挛模式建立或不必要的反射性活动的一些动作,姿势要尽可能避免。身体要摆放的姿势,位置与形成痉挛的位置相反,髋关节与膝关节微微弯曲,且下肢内旋,肩膀前提,肘关节与腕关节保持伸张,且上肢外旋。同时要避免患侧躯干肌肉的挛缩情形发生。或许有时病人不能将患侧姿势每天24小时都保持在抗痉挛模式的情况,但至少部分关节的姿势,位置要维持正确,例如髋关节与肩关节的姿势很重要维持病人关节之活动能力及预防挛缩的基本护理技术适宜于:肢体瘫痪病者肢体软弱而自动能力受限制老弱及卧床病人其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制者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收及外展外旋转及内旋转肘关节屈曲及伸展旋转手腕关节屈曲及伸展内外旋手指之屈曲及伸展髋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收及外展外旋转及内旋转膝关节屈曲及伸展足踝关节内外旋屈曲及伸展下肢被动运动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将手臂慢慢举高(指向天花板)将手臂继续向床头移动至有“紧”的感觉或病人主诉疼痛就停止将手臂放回病人身边内收及外展手向下,将手臂从身旁拉向外侧使手掌向上,继续向头部拉去如床头阻碍,可将肘部屈曲协助运动者或需将一手置病人肩膀,以固定其位置,免使肩膀跟着臂部的活动而移至耳部将手臂放回原位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外旋转及内旋转将手臂拉离身侧使与肩平屈肘(使与床褥成直角)将手之前臂拉下,使手臂触及床褥将手之前臂拉向床头,使手背触及床褥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甲乙每项做五次,甲乙轮流做(甲)手平放身侧屈肘(将手指带向肩膀将肘部伸直(乙)手平放身侧屈肘(将手指带向下颌)将肘部伸直上肢被动运动:肘关节(甲)(乙)旋转一手握住病人之手(使病人之手腕略有支持)将病人手掌反复向上下转动(注意:活动范围为前臂部,肩膀是不动)上肢被动运动:肘关节屈曲及伸展一手握住病人的手腕,另一手握住病人的手掌将手掌轮流屈向拇指及小指两边上肢被动运动:腕关节内外转一手握住病人的手腕,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指把手腕向前屈使手腕伸直把手腕向后屈上肢被动运动:腕关节一手握住病人的手腕使略向后伸另一手放病人手背上,然后把病人手指握成拳头(拇指的位置在其他手指上)将拳头放松,五指伸直上肢被动运动:手指关节之屈曲及伸展下肢被动运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一手承病人膝后,使不要屈曲将腿提高,在可能范围内至90角度将腿放回原位内外展以一手置放病人膝后,另一手放在踝下将腿向外拉(不与床铺发生磨擦)将腿向内拉,继续向对面移去(如主诉疼痛则必需停止)将腿置回原位下肢被动运动:髋关节内旋转一手放病人膝上,另一手放足踝上把腿向内侧转动将腿向外侧转动或放松下肢被动运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一手放病人膝后,另一手放足踝后抬高腿部使髋关节略屈将膝关节作屈伸活动下肢被动运动:膝关节内外转一手握病人足踝,另一手握脚板上部将脚板轮流屈向拇指拇趾及小趾两边下肢被动运动:踝关节屈曲及伸展一手握住病人的足踝,另一手握住脚板上部将肢板向上屈(不可用力)将脚板向下屈或放松下肢被动运动:踝关节以上的各项关节被动运动,初做时按病情只做数三次,逐渐增加,常规为每项做十次,初时每日做运动二至三次。瘫痪病人——坐位的主动运动——上肢主动运动(以健侧手握扶患手)1、举起放下2、向左右摆动3、屈曲伸直4、举起打圈瘫痪病人——坐位的主动运动——下肢主动运动(以健脚托扶患脚)1、单膝抬高放下2、伸直单膝放下3、双膝伸直放下4、双膝向内合分开头、颈及肩部主动运动1.双肩升高后放松2.上身向左向右屈3.以健手握扶患手,随上身向左右摆动4、头向前俯上身向前弯伸直上身与颈部床上运动——病人以四肢跪在垫上,学习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跪姿下,双肘支撑爬的姿势下,用患侧的手来支撑双手支撑,使身体向前移动双手交叉握紧,用跪姿走路髋部上提(桥式运动)利用一脚的跪姿来训练平衡由仰卧至坐——适用于偏瘫病人把健侧腿放在患侧下,带动患侧到床边把较强的手放至床的另一边来推动上身起床双脚移至床边。用较强的手来帮助身体坐立124356782,用较强的腿来提起较弱的脚3.把双脚提至床上1.坐在床边4.用较强的手放在床上来帮助转身5.躺回床上—适用于偏瘫人士1.走到椅子旁2.把较强的手放在相反方向的扶手上3.转身4.双脚一定要贴住椅子和较强的手放在扶手上来帮助稳定自己5.屈膝,慢慢坐下1.开始的位置.坐在椅子上,较强的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2.双脚平放在地上,身体前倾3.头倾前,用双脚承受身体的重量,用较强的手来推动自己站立起来4.立正,把较强的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5.把较强的手移至手杖上123451.坐在地上,挺直身体2.把身体转移至身体较强的一面3.把较强的手放在椅上来帮助身体转移至跪的位置4.把较强的腿提起直至可以把脚平放在地上5.身体前倾来推动自己至站立的位置12345—-适用于偏瘫人士1.双脚齐放,较强的手放在栏杆2.提起较强的脚3.把较强的脚平放在梯级上4.提起较弱的腿5.把较弱的腿提至较强的脚之梯级上1.较强的手放在栏杆2.把较弱的腿移下3.4.把较弱的脚平放在梯级上5.把双脚齐放在梯级上.--适用于偏瘫人士--患侧→健侧1.把正确的袖子穿上弱的手臂,继而把衣服拉至弱的肩膀2.3.4.把衣服沿肩膀拉至另一肩膀5.5.6.把好的手臂穿入剩下来的袖子7.把衣服拉好8.--与穿衣相反--健侧→患侧抬起眉梢皱眉头紧合双眼皱起鼻樑微笑撑大鼻孔大笑微笑鼓腮拉开咀角呈吹气状脑中风幸存者不仅要和肢体上的残疾抗争,还要承受“有苦说不出”的痛楚。中风语言障碍有: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语言功能训练是失语康复的措施。对于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的病人,应从学发音开始。如让患者发“啊”,或用嘴吹哨来诱导发音。然后让病人学说常用的最熟悉的单字,如吃、喝、好等,再教病人讲双音词、短语、短句,最后说长句。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起来,看图识字或与实物相结合来练习,这样效果较好.不完全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讲话费力,或讲不清楚,这种病人常常词汇贫乏,只能讲单词或单句。这种病人训练比较容易,主要是耐心地教病人学会更多的词汇和锻炼语言肌肉的运用技巧。通过多读(报纸或书)来练习舌的灵活性。对于感觉性失语的病人,可以用视觉逻辑法或手势法来训练。视觉逻辑法是让语言与视觉结合,促使语言功能恢复。比如给病人端上饭,放好勺子,并告诉病人“吃饭”,反复刺激,让病人理解。手势法就是训练者用手势与语言结合起来,比如“洗脸”,同时用毛巾示意抹脸,病人会很快理解而主动接毛巾洗脸。混合性失语的病人训练较困难,训练时需将说、视、听结合起来。如让病人洗脸,既要说“洗脸”,又要指着毛巾和脸盆,并要做手势抹脸给病人看,如此反复进行。医生在明确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语言功能障碍后,就要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它包括近期生活需要的表达技巧和逐渐恢复言语功能的方法;同时,还要教会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如何与他们进行交
本文标题:中风病人的康复锻炼修改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1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