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领导位临指导!
以改革促发展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生院2007年工作汇报2007.12.27研究生院2006年工作汇报2006年对研究生院是“改革年”——作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博士生导师评审条例,博士生科研成果考核标准”三项改革。2006年的改革,是改革的起步。改革方案的实施,则是2007年研究生院工作的重点。2007年,对研究生院可谓是“改革实施年”。2007年,研究生院在校党政领导下,在各部处和院系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抓好改革实施,做好三件大事,落实三项制度”,促进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研究生院2006年工作汇报目录一、抓好改革实施二、做好三件大事三、落实三项制度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五、贯彻“六注重一加强”,推进新一年工作一、抓好改革实施1、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2、博士生导师评审条例改革的实施3、博士生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改革的实施一、抓好改革实施1、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经教育部遴选,2006年我校进入全国17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行列。2007年,我校的培养机制改革正式实施。出台《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金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将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与其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挂钩,一年一评,动态管理。胡校长代表我校,对我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全国研究生院长联席会上作了交流,得到与会校(院)长和教育部领导的好评,教育部奖励我校700万元,支持我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抓好改革实施★培养机制改革初显成效一、抓好改革实施2004-2007年博士生报录情况1052103711801523529532547575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博士生报名数博士生录取数“十五”重点学科建设巡礼2、博士生导师评审条例改革的实施配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适应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我校师资队伍学历、学位结构的变化,与国际接轨。明确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是一种工作岗位,打破博导终身制,建立动态的上岗制度,使博士生导师由学术地位转变为学术岗位。2007年批准获得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79名,其中副教授19名,促进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一、抓好改革实施“十五”重点学科建设巡礼实行导师指导能力和指导条件的统一,只有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且具备资助博士生助研基金的人才能招生指导博士生。2007年导师设置博士生培养基金岗位非常踊跃。一、抓好改革实施2007年博士生培养基金岗位设置情况27652419125212602004006008001000普通基金专项基金重大项目基金岗位数导师经费(千元)3、博士生科研成果考核标准改革的实施为鼓励博士研究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充分征求各院系意见的基础上,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的科研成果考核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按修订后的“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时科研成果考核标准”考核,一年来,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博士生多了,向国际顶级刊物投稿的博士生也多了,这些行动将对学校争先进位产生重要影响。一、抓好改革实施二、做好三件大事二、做好三件大事1、公派留学生工作2、博士质量调查工作3、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二、做好三件大事1、公派留学生工作先后出台《东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办法》等规章,并就如何与国外院校联系,邀请函、研修计划的撰写等环节组织专门培训。2007年我校按照“个人申请、院系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原则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推荐并派出68人,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63人,攻读博士学位5人。制订了2008年度东南大学国家公派工作进程并督促院系实施;组织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27人)、瑞典皇家理工大学(23人)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公派博士生报名工作;分两批制订公派预备生遴选方案并组织实施外语培训工作:第一批:面对本科推免生共遴选了26人;第二批:面对在读硕士研究生共遴选120人。全面负责公派出国研究生的派出、签约、回国报到以及国外的学习管理联络等工作;二、做好三件大事二、做好三件大事2、博士质量调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关于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对我校的博士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完成了《博士质量分析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纵向、国际比较评价》、《典型材料》三份博士质量调查材料。《博士质量分析报告》全面叙述了东南大学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博士的知识基础、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和博士论文质量等方面对博士的培养质量作了评价;从博士的工作业绩、学术素养和政治思想表现等方面对博士的发展质量作了评价。二、做好三件大事《博士学位论文纵向、国际比较评价》选择有代表性的7个学科,每个学科选择不同时期的15篇以上论文,同时选择8篇以上国外著名高校同学科的论文,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创新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道德和论文写作7个方面,对学位论文进行纵向和中外比较。《典型材料》提供了我校黄卫、孙璐等7位博士的典型材料和“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等三个典型成果,展示我校博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二、做好三件大事3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研究生院自行研究、开发了《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和《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使研究生院各部门、院系管理人员在网上办公,研究生在网上选课、提交各种申请、报名、核对、查询、打印等。实现研究生院对学生、对部门、对导师、对院系的网上管理,实现对省教育厅、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等的电子数据接口,真正达到了规范管理。二、做好三件大事《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招生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消除了招生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各项功能齐全,数据更正确、更规范,提高了工作质量。这两个系统通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93个会员单位的147位代表的评审,同时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大会优秀软件奖(最高奖)。三、落实三项制度三、落实三项制度1、认真落实机关学习制度2、认真落实机关首问责任制3、认真落实机关与院系联系制度三、落实三项制度1、认真落实机关学习制度(1)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和机关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全体党员、职工积极参加研究生院的学习活动,例如:上学期结合建党68周年,举行了“庆七一”专题座谈会,并在支部园地刊出了任长霞、杨利伟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本学期重点安排了十七大文件的学习,并采取先大会、后分组的形式对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抓好研究生教育事业”为题,办学习专刊。三、落实三项制度三、落实三项制度(2)业务学习为了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就课程改革、创新平台建设、管理系统完善等专题,组织多次专题研讨会,集体研讨、共同提高。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今年有24人(次)承担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9项(其中国家级3项);撰写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10多篇,编辑出版《东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2期。编辑《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工作简报》13期,及时传达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及有关工作。三、落实三项制度2、认真落实机关首问责任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对来研究生院办事或来电联系工作的人员实行首接责任制,认真负责到底,使来访和来电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继续坚持研究生院首创的“五个一”服务,热情接待,使每位来研究生院办事的人都能得到“一个笑脸,一个问候,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个满意。”设立院长、部长网上信箱,关注BBS的信息并及时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三、落实三项制度3、认真落实机关与院系联系制度2007年研究生院在胡校长带领下,11次到院、系现场办公,就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管理等重要问题进行调研,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改进工作,而且真正为院、系做了实事。时间所到院系主要议题07/01人文学院学科建设争先进位、对基础学科政策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课程设置等07/06能源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及培养等07/06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培养机制改革等07/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教育情况、学科建设以及公派研究生出国三、落实三项制度时间所到院系主要议题07/10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培养教育情况、学科建设以及公派研究生出国07/10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以及公派研究生等07/11艺术学院学科建设、博士质量分析、中外博士论文比较等07/11交通学院博士质量分析、中外博士论文比较等07/11经济管理学院论文管理、博士质量分析、中外博士论文比较等07/11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质量分析、中外博士论文比较、研究生论文答辩等07/11建筑学院博士质量分析、中外博士论文比较等3、认真落实机关与院系联系制度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由于牢牢抓住了改革创新这条主线,研究生院各项工作在2007年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以下分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三个部分汇报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1、学科建设(1)“985工程”二期建设阶段性总结顺利进行(2)国家重点学科全部通过考核评估(3)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绩斐然(4)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名列前茅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1)“985工程”二期建设阶段性总结顺利进行按照《东南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对各子项目建设情况逐一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在子项目检查的基础上,撰写了《东南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阶段性总结报告》。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阶段性检查。为表彰我校“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成绩,教育部、财政部在原来3亿元建设经费的基础上,又追加我校3000万元进行“985工程”二期建设。(2)组织“十五”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组织了对“十五”期间建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10个国家重点学科的自我考评,在自我考评的基础上,完成了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经过教育部组织的校际同行专家评审、并经教育部统计分析和最后确认,我校参加评估的10个“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学科全部通过考核评估,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继续进行重点建设。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3)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组织我校“道路与铁道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10个学科申请增补“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经过评审,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等5个学科被批准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排序,我校位列全国并列17名。同“十五”期间我校按国家重点学科数排序,位列全国并列25名相比,排位大大进步了。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4)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名列前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安排现有89个一级学科中的37个学科,先期进行第二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我校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等15个一级学科参加了评估。评估结果,“电子科学与技术”等6个学科进入前十名,“生物医学工程”名列全国第一。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2、研究生培养(1)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2)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3)省创新工程(4)优秀博士论文的培育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发展(1)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依托“985工程”,立项资助建设“力学研究生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化学研究研究生创新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这些平台面向全校开放,可使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研究生相互交流,真正实现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培养环境的整体优化。四、改革带动各项工作的
本文标题: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领导位临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