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教育部李平
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李平2011年11月18日南昌大学汇报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际状况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改变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进入----碰撞----融合----全面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去年七月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任务。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体系加快终端设施普及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加快网络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2020年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资源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师—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学生—利用信息手段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全民—加快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校政府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知识和知识应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更新、科技进步,各个领域知识技术含量提高,社会更重视综合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个体需求。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除考虑社会需要外,还要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志趣意愿、工作升迁、转岗求职等的需求;重视精神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对于健康、安全、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的渴求就会接踵而来。二、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08年毛入学率达到23.3%(26.5%),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为57%(69.5%),隨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上大学途径的增多,应届高中毕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矛盾在逐年减弱。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仅占9.2%,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2%,面向从业人员的高等学历教育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面临着新挑战据统计,全国从业人员约有7.6亿人,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就有近3.1亿,9800万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技能近40%、中级37.9%、高级仅占18.3%;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者进入企业前未接受过培训的竟占61%;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的农民工,72%未接受过培训;建筑行业接受过培训的只占7%。人力资源建设亟需大力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有2002/03年度数据的130个(193)国家(地区)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31.3%,我国以2007年的23%的数值计算,也不过排在第70位上下,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才资源存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每百万人口中,美国有研究人员4605人,日本为5287人,英国为2706人,俄罗斯为3319人,我国仅为344人。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位置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经济社会,而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阶段的差距。2005年,OECD(34)国家25-64岁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为68%,其中加拿大为85%,美国为88%,澳大利亚为65%,中国刚刚达到40%。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约在5年左右,按现在发展速度,约需30年才能达到2005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在人才竞争中存在巨大危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不够高。中国本土尚未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中国毕业生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印度的该比例则高达25%。在中国160万名年轻工程师中,只有约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我国在人才竞争中存在巨大危机1990-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22周岁)0481216202428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百分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1998-2011年全国普通高考报考人数320.2341.8388.54535286207318779501010105010209469330200400600800100012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份报名人数(万人)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08年至11年)57.0%61.7%69.5%72.3%经济发展的个性化市场,服务的个性化越来越强烈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绝对贫困59勉强度日50小康40富裕30最富裕年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9853.444.7199952.642.1200049.1小康型39.4富裕型200147.738.2200246.237.7200345.637.1200447.237.7200545.536.7经济的发展促进学习需求的提高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城镇中将出现2.2亿左右的新增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来的过剩农村人口。(目前45.7%,6.07亿城镇人口)2002年5月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各项储蓄目的中,按选择人数多少,教育储蓄列为储蓄动机的第一位,高于第2位养老储蓄6.2个百分点,高于第5位购买耐用消费口储蓄1倍。1998年调查,上海居民家庭希望子女接受大专教育的为13.8%,接受本科教育的为47.6%,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为28.4%;在居民消费排序中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高达68.8%。调查显示教育需求旺盛1998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820万人,2004年增加到2000万人。是1998年的2.44倍,6年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6%。2004-2020年间,必须把增长率降下来。高等教育要科学地发展2010年2020年(人力资源强国)18-22岁学龄人口数11582万人8375万人(8208)2004年为基点的年均增长率高教在学人数毛入学率高教在学人数毛入学率低方案3%2388万人20.6%3209万人38.3%中方案5%2680万人23.1%4366万人52.1%高方案8%3174万人27.4%6852万人81.8%特高方案10%3543万人30.6%9190万人109.7%高等教育要科学地发展2000-2050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表年份总人口/亿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数/万(15-17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万(18-22岁)200012.6660819837200112.7563909953200212.85698410085200312.94739510282200413.03758710682200513.11757710995200613.20714311440200713.29652911917200813.38581512488200913.48567512192201013.57561911463202014.3449158208203014.6652298812204014.8041457443205014.5743166938%01020304050607080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10年2020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6年广义劳动力人口9.5亿人;2010年9.7亿人,2020年接近10亿人。目前提供7.64亿个就业岗位人口结构对教育需求压力AlexInkeles提出10条现代化标准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3266美元)农业产值占GDP比例低于12%-15%;(19%)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20%)服务业产值占GDP45%以上;(4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45.7%)80%以上的人口识字;(93%)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23.3%)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72岁)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1.7人/千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达到)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激励: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收益服务质量: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机会与覆盖:物质基础筹资能力与渠道体制:管理效率,评估体系,治理结构,激励机制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三、高等教育如何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保障体系第一,转变思想观念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一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牢固确立本科教育在学校各类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第二,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第三,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第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完善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努力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第五,健全保障体系开展分类指导,实施分类评价大力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优质教育四、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际状况教育技术化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全面深刻融合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拓扑图CERNET历年联网单位数和用户人数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示意图至09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25.5%,网民规模已达3.38亿(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已经超过了美国总人口数,居世界首位。截至08年底,中国的域名总量1682.6万个,与07年同比增长41%;网站数287.8万个,增长91.4%;西部省份网民增长最快,增速达到52%,远远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普及与应用绝大多数的高校、逾60%的中职学校、70%的高中、39%的初中和12%的小学建成校园网。高校多媒体教室占43.65%。建成了国家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85.5%的高校建立了统一的电子校务系统;有52.2%高校建有网络教学平台,51.5%的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网络技术正向高速大容量、综合集成、多终端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无疑为教育信息化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信息技术进步促进教育发展网络时代在线教育之发展第一代新闻浏览以及资讯点评论坛交流空间QQ、MSN等交互应用Web2.0博客、wiki,RSS等SNS第三代第二代•视频点播•在线作业•在线自测•资源下载•……点播式学习•论坛讨论•实时
本文标题: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教育部李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