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康健俱乐部系列讲座之耳穴疗法陈艺敏一、概念耳穴疗法是刺激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耳穴是机体各部通过经络在耳郭上的反应点或区(典型的全息现象)。因能反应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可诊、治、防。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牙痛、痛经、颈肩腰腿痛。2、急性炎症:咽喉炎、肠胃炎。3、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4、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5、精神、神经性疾病:神经官能症。6、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7、其他:美容、减肥。总之,急慢性等病症200余种。有效率83~99%。二、渊源及发展★《内经灵枢》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运用耳郭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基尔发现:“外耳并非单纯唯一弯曲软骨,它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关系,内脏疾患时在耳郭上有相应点出现。”他首次提出耳郭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右侧《耳郭经络分布解剖示意图》标明手足三阳经直接入耳。★1972年日本学者实验观察到十二经络在耳郭上的特殊循行路线,并均与听宫穴相联。三、耳郭表面解剖1、耳轮2、耳舟3、对耳轮上脚4、对耳轮下脚5、对耳轮6、三角窝7、耳屏8、对耳屏9、耳甲艇10、耳甲腔11、耳垂耳轮结节屏上切迹耳轮脚屏间切迹屏轮切迹耳轮尾四、耳穴的分布耳穴分布规律好似子宫内倒置的胎儿。●耳垂—头面部●躯干—对耳轮●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盆脏-三角窝●内脏腹脏-耳甲艇胸脏-耳甲腔一、耳轮1、直肠2、尿道3、外生殖器4、耳尖5、肝阳6、轮67、耳中8、耳尖9、肛门直肠:屏上切迹处耳尖肝阳:耳轮结节耳中:耳轮脚中点指腕肘肩锁骨风溪将耳舟分六份:相当于人体上肢肩关节1、指2、风溪3、腕4、肘5、肩6、锁骨三、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人体下肢1、趾2、跟3、踝4、膝5、髋四、对耳轮下脚相当于人体臀部1、臀2、坐骨神经3、交感趾跟膝踝髋臀坐骨神经交感臀坐骨神经交感髋膝踝臀交感腹胸颈颈椎胸椎腰骶椎降压点盆腔神门内生殖器便秘点坐骨神经交感降压点盆腔神门内生殖器便秘点交感七、耳屏1、外耳2、外鼻3、屏尖4、肾上腺5、咽喉6、内鼻7、饥点8、渴点9、心脏点咽喉内鼻屏尖肾上腺外耳屏尖肾上腺外鼻饥点渴点心脏点对屏尖缘中额枕颞皮质下针对损容性疾病重点穴(均是)胃小肠大肠膀胱肾肝胰胆胃小肠大肠肾肝十、耳甲腔1、口2、食道3、贲门4、脾5、心6、肺7、气管8、三焦9、内分泌口食道贲门脾肺气管内分泌三焦口脾肺内分泌三焦目1目2牙舌颌垂前眼内耳面颊面颊扁桃体目1目2颌垂前眼面颊面颊耳垂相当于人体的头面部。耳垂分成9个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的水平线,再将第一条水平线分成三等份,向下作两条垂直线,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分成9个区。作为定位依据。五、耳郭的微细解剖㈠、淋巴及血液循环丰富上图淋巴结和淋巴管右图动脉、静脉和神经㈡、耳郭神经支配特点◆躯体神经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在头、躯干和四肢的投射区;◆脑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都分布在内脏的投射区;◆几乎耳郭所有神经都到三角窝内。六、常用耳穴命名原则:由91个穴名增至284个,常用201个:耳前165个,耳背36个;㈠按解剖名称㈡按五脏六腑㈢按神经系统㈣按内分泌系统㈤按特定功能㈥按耳背及其他㈠按解剖名称命名。数量最大。如:颈椎、胸椎、腰椎、膝关节;眼、气管、食管、十二指肠、宫颈等。第二类—五脏六腑穴位,属中医内容。数量虽少,但应用范围最广,有一穴多病、一穴多治的特点,如心可诊治心脏病和精神病;肺、肝、脾诊治皮肤瘙痒症;肾、膀胱诊治腰痛。㈡按五脏六腑命名,属中医内容。数量虽少,但应用范围最广,根据脏腑理论有一穴治多病、一病选多穴的特点。心—心脏病和精神病;肝—肝胆病、高血压;皮肤瘙痒—肺、肝、脾腰痛—肾、膀胱。㈢按神经名称命名㈣按内分泌系统命名脑干、交感、坐骨神脑垂体、肾上腺、经、枕小神经点卵巢、睾丸、胰腺←神经系统穴位内分泌系统穴位→㈤按特定功能命名过敏穴—诊治过敏性疾病和判断过敏体质;升压点—诊治低血压;动情穴—诊治抑郁症;饥点—治疗肥胖症。㈥耳背穴。1999年黄丽春氏提出耳背有五沟、四区、三根、两个三角、七个特定点。如胆囊区、12指肠球结节区、多梦区、肿瘤特异区有重要诊断价值。颈三角区治颈椎病,坐骨神经三角区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疗效极显著。其他穴位—不能按上述原则命名的穴位。无法按规律归类的穴位如耳中、屏尖、肝阳、轮1~6等都有各自的诊断治疗作用。七、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机体与耳穴之间,有神经、体液、血液、生物电等密切联系。患病时,相应的耳穴出现多种形式(颜色、形状、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电阻变低)的改变。因此①判断疾病;②治疗疾病。该点又称敏感点、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治疗点。病情加重时,反应点扩大成区;疾病痊愈后,该耳穴上遗留永久性病理痕迹。因此耳穴与机体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八、治疗取穴原则㈠、依相应部位.如胃病取胃,肩周炎取肩。㈡、依脏腑经络辨证.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衰弱取心,坐骨神经取膀胱。㈢、依现代医学理论.如糖尿病取胰腺,消化道疾病取消化系统皮质下㈣、依穴位功能.如降压点.耳鸣沟.过敏区.生殖线.速听经.腰三角.情绪轴等。另外依功能组成的特定组穴:⑴三抗一提高穴:过敏区.肾上腺.内分泌和耳尖能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和提高免疫功能.⑵四大止血穴:脑垂体.肾上腺.脾.膈再配相应部位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⑶四大升压穴:脑垂体.肾上腺.升压点.内分泌再配心,肝可有效地治疗低血压.⑷五大活血穴:交感.心皮(心血管系统皮质下)通全身(全身血管病)耳大神经通肩背(颈肩综合症.上肢血管病)枕小神经通肢末(四肢及末端循环障碍)热穴通下肢(下肢循环障碍)㈤依实践经验.神门.枕可镇静、安眠,禁用于腹胀;交感可扩张血管.抑制胃酸,禁用于萎缩性胃炎九、耳穴的临床应用⑴综合诊断法:一视、二触、三测定、四辨证;该法能诊断现在、过去和将要发生的病症。⑵耳穴刺激法:毫针、埋针、电针、梅花针、贴压、按摩、放血、割治、注射、艾灸等20余种。耳医学前程似锦。耳穴诊治法在世界上得到普遍应用,学者提出将“耳针”改为“耳医学”。加拿大中医药学会用128个学时讲耳医学全部课程。所以,耳医学是一门极具发展活力的学科。十、耳穴治疗方法首先用耳穴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投射区认真寻找压痛点,再选下法进行治疗:㈠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㈡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3次/日,贴压物放置3~7天取下更换穴位,贴5次为一疗程。休息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㈢针刺法—用毫针刺入皮肤直达软骨,其深度以耳针能站立而不刺透对测皮肤为宜。留针0.5~1小时;㈣电针法—将电针仪正负极接在两个毫针柄上,选择所需波形和频率,通电10~20分钟。每日或隔几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隔2~3天。㈤注射法—利多卡因+对症药液,针斜面向下缓慢注入耳穴0.1~0.3ml/穴,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㈥放血法—镇静止痛、降压、消炎、退烧、抗过敏、清脑明目。放血5~10滴,重症20~30滴,3~7天/次。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简便易行,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怯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一)物品准备1.贴压药物:可因地制宜选用材料,可用植物种子,如油菜子;可用药物种子,如黄荆子、王不留行子。可用药丸:仁丹、六神丸、亦可用磁珠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而无副作用的物质均可选用。2.胶布、有机玻璃治疗板、蚊式弯血管钳、切割刀、75%酒精、2.5%碘酒、消毒干棉球、消毒耳针、4寺号注射用针头、耳穴电测仪等。(二)操作方法1.用耳穴电测仪在耳郭上进行探测,寻找阳性反应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析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酉己方。2.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蚊式弯血管钳将有机玻璃板上粘有药籽的胶布取下,对准穴位贴压。3.贴压穴位:双耳取穴。若一侧病变,可取患侧耳穴。4.疗程: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7天,初诊病人、痛症病人可放置3~4天,更换穴位,病情已好转或巩固疗效可在耳穴上放置5~7天更换1次。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摩2~3次,每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l~2天后进行下一疗程。5.孕妇做耳穴贴压,宜用轻刺激手法,对习惯性流产史之孕妇则应慎用。6.耳郭贴压穴不宜过多,耳郭前后部分均可选用穴位贴压。肩背部、腰腿部病变选用耳背穴位效果更佳。7.贴压后患者自行按摩时,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穴感染。十、治疗中常见的反应1、耳穴部位热、红、痛;2、患病部位感觉温热、舒适;3、感传至病变部位,感传明显时疗效好;4、全身舒适,精力旺盛,免疫力增强;5、闪电反应多出现在对疼痛疾病的治疗中;6、连锁反应(额外收获)—其他疾病同时治愈。7、延缓反应—因体虚疗效较晚出现;8、适应反应,亦称“耐针性”,应坚持治疗;9、迟钝反应,即无效,见于垂危病人;10、反效应,症状反见加重,属治疗不当,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参考书1、图书馆、书店普及本2、最新版本《耳穴诊断学》《耳穴治疗学》黄丽春著愿耳医学永远绽放
本文标题:耳穴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4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