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4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与进程内容索引考点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课时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与进程基础落实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对外开放的前沿1980年以前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主要在广州现在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仅次于长三角的城市密集区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条件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内因良好的区位: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979条件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国内需求庞大,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部门制衣、制鞋、玩具、电子组装条件工业实力大增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支撑进一步发展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部门电子工业1990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城镇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8~9以重大经济政策适用区域或热点经济区域为材料,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区位条件,侧重区域综合分析。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常见,难度中偏难。2016·天津文综,14(1)2014·北京文综,40(2)2013·安徽文综,23~25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右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答案解析“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解析工业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3.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答案解析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4.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材料二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答案解析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产业结构看: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由材料一知,农业从业人员大幅下降,即反映了劳动人口城乡结构变化中的乡村人口变化;产业结构可直接从产业结构变化图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解析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人口享受与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任答三点即可)主要依据统计图和材料二,概括农村人口在当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利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基础落实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问题与对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大气污染加剧,成为全国酸雨中心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噪声扰民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交通拥挤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均落后于长三角投资由追求降低成本转为扩大市场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较小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中村普遍城市间缺乏分工合作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QQ:1476360113问题与对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城市群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深化整合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珠江水质恶化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核电等新能源节约用电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丙卷,4~6以典型区域的统计数据为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常见,难度中等。2015·天津文综,12(2)2014·天津文综,142013·广东文综,41(3)(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1.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下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由材料一可知:西宁市耕地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地生态退耕,以及其他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1)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解析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较小。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很容易造成当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2)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答案解析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措施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2.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答案解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措施3.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课时作业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分析完成1~2题。基础落实练2345678910111213141151965年1990年2000年2011年辽宁省34.1%50.6%54.2%63.3%广东省17.6%23.6%55.1%66.2%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②在1990年~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234567891011121314115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答案解析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1965年1990年2000年2011年辽宁省34.1%50.6%54.2%63.3%广东省17.6%23.6%55.1%66.2%2345678910111213141153.右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解析注意观察图形,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234567891011121314115右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4~5题。4.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答案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2345678910111213141155.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答案解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
本文标题:(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4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2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