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诗歌阅读技巧及例题
高三语文考试里的古代诗歌阅读该怎么答•诗歌鉴赏最只要的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和答题的规范性。先说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诗歌阅读作为阅读理解类的题目,读懂很重要,若是对阅卷老师觉得你没有读懂诗歌,是可以直接给你零分的。要读懂诗歌,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情”和“景”,常有人说“诗歌不过情景两端。”大多数的诗也确实如此。•首先要看诗歌中的意象,也就是景,一般明月表相思,杨柳表惜别,竹梅菊兰是高洁品质等等,抓住诗歌意象,了解诗歌类型,才能把握诗歌情感,才能做到对诗歌的正确理解。•但是,你光读懂还是没用,还有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一般高考阅卷老师看一道题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四秒,如何要在四秒内让老师看到你的答案,有两点,一个是分步答,一个是分点答。分步答一般分三步:1、用了XXX手法2、写了XXX3、表达了XXX情感。一般高考诗歌是手法单一化,情感多元化,所以不光要写出手法,找对情感,还要找全情感。因为一般诗人作诗时,情感是复杂的,并不是那么单一。•此外诗歌的手法要从写作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来看①写作角度:视、听、嗅、触视觉里又分俯视、仰视、色彩角度等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起兴、对比等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④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白描、衬托等其中衬托有正衬和反衬,多考反衬,反衬也可叫对比,一般有三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以古衬今.⑤遣词造句一般用于散文阅读,诗歌中不常见,常考的是炼字题,此处不展开.此外,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信息.如诗题、注释(很重要,不然干嘛注释),包括题目本身,因为读懂题目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而且有时题目会给你暗示,帮助你理解,做到具体题目你就知道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行香子•赵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AE(A项3分,“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项2分,“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身感悲凉。)•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示例】(1)作者运用“雨点”“天涯”“山禽”“黄昏”等多种意象,写出了长期贬谪海上的内心孤独和落寞,表达了诗人无比凄凉,以及去国怀乡的复杂情感。(3分)(2)如“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对国家的忠贞,其中也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水龙吟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14、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5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5、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水龙吟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14、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5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C、DC句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D句感慨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水龙吟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15、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6分)•答: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达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2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本文标题: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诗歌阅读技巧及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4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