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英文标题】DEVELOPMENTOFURBANGEOGRAPHYINCHINASINCE1978DepartmentofUrbanandResource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E-mail:Gucl@nju.edu.cn【作者】顾朝林/徐海贤【作者简介】顾朝林,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新技术在城市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作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英文摘要】ThispaperreviewstheprocessofChineseUrbanGeography,UrbanGeography,asannewbranchofHumanGeographyinChina,havedevelopedandexpandedveryquicklysince1978.Researches,researchcontentsandresearchapproacheshavemadegreatprogresses.Chineseurbangraphicalresearchfieldsinclude:(1)City-regionalStudy;(2)Urbanplanning;(3)Urbanization;(4)Urbansystem;(6)Urbandevelopmentpolicies;(7)Urbanspatialstructure;(8)Sustainablecities.Urbansocialgeography,urbanmodernization,urbangovernanceanddigitalcitywillbenewresearchfieldsintheChinesenearfuture.【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UrbanGeography/ChineseGeographers分类号中图法K90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成为地理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80年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时期,全国各大学地理系和相关地理研究所都相继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领域有所拓展。回顾过去20a,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几乎从白手起家,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基本建立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地理学学科体系[1~6]。1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城市地理学的迅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归于它在实践中的旺盛生命力。一开始,中国城市地理学者结合专业特长,及时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开展了城市与区域规划。1977年南京大学率先在经济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城乡规划专业,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等大学地理系也相继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展了综合性大学(理科)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广泛参与。此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立了具有甲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华东师大、杭州大学等相继成立了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系)。广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积极参与城市与区域规划,不断开拓进取,逐渐走出了一条理科与工科相结合的城市规划道路。近年来,从事城市地理研究队伍在日益壮大,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如南京大学主要侧重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近年来又进行区域城市化、海港城市以及城市社会地理研究;北京大学主要进行中国城乡划分标准、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华东师大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致力于上海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山大学主要进行城市化、城市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又把研究重点放在穗港澳城市带形成机制和中国大都市走向国际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侧重于工业城市和京津唐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专门开展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完成了《中国设市预测和规划》、《中国城市地理》、《跨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等项研究;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进行城市群,尤其是闽南三角区域城市系统研究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还有其它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表1)。传统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兴起,同时实践领域成效显著(表2),使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出现方兴未艾的局面[7~10]。2城市地理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已有研究领域不断深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概括起来,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1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借城市而兴。南京大学宋家泰首倡“城市—区域观”[11],该理论强调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统一起来,城市及其借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12]。这一时期,还有学者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区域经济开发及其模式研究[13]、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应用[14]、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15]、城市郊区范围的划分[16]、城市经济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经济区划等实践工作[17]。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内容。2.2城市规划研究从7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理学者先后承担了各类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中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南京大学从1976年开始即接受教育部委托,陆续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成为中国城市规划人才培训基地,出版了中国理科第一部城市规划专著《城市总体规划》[18],承担了建设部《城镇合理规模理论和方法》项目,在国内城市规划界首开城市规模的系统研究[19]。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等先后参与到城市规划中去,培养了一批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中国地理学家在参与城市规划过程中,着重在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进行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等方面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传统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规划增添新的理论、方法和内容。1.城市性质研究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和功能,确定城市性质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地理学家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依据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远景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以及其发展方向,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20]。周一星在研究城市工业职能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职能研究的三要素理论,对城市职能的划分、具体城市性质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方法[21]。其他学者对城市在区域城镇网络中的地位、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职能等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2]。2.城市规模研究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指人口规模。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探讨城市的合理规模是地理学家在编制城市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过去20a中,中国地理学家更多的工作是对城镇人口合理规模的理论探讨、人口规模的预测以及如何控制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研究[23]。3.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城镇用地分析和用地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用地分析包括对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基承压力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技术条件的调研,然后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城市规划用地评定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些学者就城镇用地问题,城市土地综合经济评价所采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4];有些着重对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分析,探讨土地使用的价值和价格[25]。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土地由无偿划拨变为有偿使用,给城市规划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90年代以来,学者们相继对城市土地区位、土地定级、土地评估、市区土地利用以及如何协调好国家、开发商和市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城市地理学家将在发挥对土地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评定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体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综合平衡,提出城市规划期限内城市用地的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合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6]。2.3城市化研究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是地理学家借鉴国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总结新中国30年来城市化过程曲折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国内率先提出需要开展中国城市化的研究。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27],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1)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1983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科学技术局组织开展了“若干经济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研究,该课题组概括了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五个动力,即:国家有计划投资、大中城市自身发展与扩散、乡村工业化、外资引进的刺激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8]。许多学者相继撰文,详细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人口迁移、城镇效益等对城市化的影响[29],有的对城市化的空间动力机制及其调控手段展开研究[30],有的强调工业化和国家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31]。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尤其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动力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32]。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中国正出现新城市化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33]。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借助优良的投资环境,外资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它创造了世界城市化的一种新动力—外向型城市化[34]。基于全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城市地理学者对不同区域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35]。概括起来,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因动力机制的不同主要存在三种主要模式: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2)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1978年以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域逐步开展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并逐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力。此时,地理学者开展对乡村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量研究论文不断见诸相关文献[36]。研究表明: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和特大城市周边地区是中国乡村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在外资的刺激下,加速了乡村工业化,也推动了乡村地区城市化。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不同,城市化动力机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城市化模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城市化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小城镇”模式。这种乡村城市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概括为自发型的城市化模式(如温州模式)[37]和辐射型的城市化模式(如苏南模式)[38]。最近由南京大学郑弘毅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大等学者参与研究撰写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动力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地域差异,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的乡村地区城市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乡村地区城市化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39]。近年来,城市地理学者还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框架、动力机制、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5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