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的设计
-1-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的设计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教育技术学2002级梁贵媛266510Lguiyuan1118@163.comTel:0532-86058396【摘要】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探讨的逐步深入,引发了对绩效技术的关注,,本文从教育技术领域内对绩效技术的认识与研究出发,通过分析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绩效不佳问题,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关键词】绩效绩效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绩效支持系统目前,在教育技术领域中谈及绩效技术时,大多都将其认定为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当中的应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过程中对绩效问题的考虑和探讨。一谈及绩效,研究对象就成了“企业”、“培训”。诚然,目前在企业中绩效技术的应用确实富有成效,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小到一堂课的教授,大至整个教育体系的运作,都应当考虑绩效问题。在国外,绩效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绩效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而国内教育技术界由于自身发展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对绩效技术的认识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下面笔者从自身对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认识出发,谈谈自己的观点。一、绩效与绩效技术绩效是指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或结果。对于绩效技术的理解有多种理解。一些学者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对进行绩效技术界定:绩效技术是与绩效相关的解决问题或寻求机会的一系列的方法和过程,它可以适用与个体、小团体或大型组织;另一些则关注于结果:绩效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资本(可以用时间和机会的产品来定义),技术是一套有序化的、理智的程序,它可以将人类的潜能转化为资本(Gilbert,1996);Harless(1995)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实现人类期望成就的工程学方法,它在分析绩效差距的基础上设计最有效的、最佳成本-效益的干预策略。本文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程学思想和方法,它强调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它始终努力寻找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最佳成本-效益之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二、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关于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有的学者将教育技术归入绩效技术,有的则反之,有的将二者并列。美国肯塔基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统教授GaryAnglin认为“绩效技术包含了教学技术,它还涵盖了对于人类绩效问题的非教学法解决方案的设计。”“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沿在中小学,甚至是大学领域之外”也有学者认为,绩效技术源于教育技术,但比教育技术更广,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绩效。关于绩效技术系统理论的研究远远没有跟上实践的发展,像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一样,对绩效技术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它目前在国内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不少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已将之列为研究方向之一,本文认为二者目前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互相融合发展的趋势。如图一所示:图一: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教育绩效技术就是通过对教育绩效问题进行系统的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干预和评价等活动,以提高个人学习绩效和改善教育系统(组织)的整体绩效。教育绩效技术从社会的大环境和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培养整体改革意识,跳出原有的系统观,来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信,经过一绩效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绩效技术-2-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教育绩效技术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会取得显著的成效。三、教育中关注绩效的必要性分析绩效技术起源并发展于企业,因此在译成中文时有学者往往加上“企业”二字以表明它的适用范围,企业属于营利性组织,它具有“结果驱动的、以生产率为导向”的特点,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佳比率,而教育组织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绩效技术的理念与方法对它是否适用?这是将绩效技术用于教育组织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当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变革这一角度展开分析。“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已向我们清楚地表明,只要时代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是不太强调效益的,当信息、资本、技术这些因素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十分重要时,当教育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基本上是静态的、稳定的,可以预测时,当教育系统的内部是静态、稳定,很少与外界交换信息时,教育系统基本上是封闭的,远离竞争的,不注重成本-效益的。然而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育这个系统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已非教学所能解决。我们来看一个数据:据有关专家分析,在工作场所大约只有20%的绩效问题是由于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而引起(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是可以通过教学能够解决的)。许多的绩效技术专家同时又是教学技术专家,他们逐渐认识到激励系统、工作帮助系统等与教学和培训同等重要,应该综合考虑,互为补充,以提高人类绩效。四、寻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绩效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应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的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公民,并尽可能的缩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笔者归纳了如下几点原因:(一)、宏观管理决策机构和体制方面不完善。我国许多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投资、决策、管理中,出现了不少误区和误导。重视硬件设施的购置与评比,轻软件与资源库的设计与建设。(二)、缺乏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以学校为单位封闭、孤立建设校园网,既缺乏网络管理人才和资金,又难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而且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三)、缺乏适合于教育信息化的完善评价机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缺乏对培训绩效的反思。(四)、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设计出了以下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如图二所示:图二: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教育信息化学习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国家信息化、各种发展机遇、广泛的社会资源教学理论系统理论教育绩效支持系统信息化教育评价系统教育绩效反馈机制教育绩效反馈机制-3-(一)、加强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提高教育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适应性和绩效性。(二)、教育中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益研究。教育信息化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投资理论已无法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实现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系统规划与管理,促进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绩效。(三)、树立绩效意识,实现四方面的根本性变革。(1)转变竞争意识:从资金和硬件投入的竞争转向投资效益的竞争;(2)形成共建、共享意识:从教师做课件的个体行为提升为新一代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科共同创建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从学校各自为政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联盟。(3)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从教师闭门设计教学提升为师生共同探索创新新型学习模式。(四)、教育绩效支持系统的研发。绩效支持(PerformanceSupport)是指利用技术将知识、学习经验和软件工具结合起来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绩(即绩效)。绩效支持本身并不是一种物化技术,而是整合并利用物化技术来支持提升工作绩效,以解决问题;并且使学习过程与经验的取得更有效果,它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帮助个人解决问题并不是追求更新更快的高技术。据有关专家研究,绩效不佳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绩效支持。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如何能更好地向学习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如何促使学习者的学习迁移,学习支持系统的开发成为教育技术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绩效支持系统的研发为我们提高学习者学习绩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五)、教育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有了适应信息化的教育绩效反馈机制才能为教育绩效的改进提供依据,促进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五、总结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变革、转化的过程;是与教育改革不可分离的过程,是教育组织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寻求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教育组织系统中信息的含量逐步增大,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信息活动越来越频繁的过程。教育绩效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异常复杂的实践领域,需要多学科理论与研究的共同支持,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地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高教育绩效。参考文献:1.RobertAReiser.AHistoryofInstructionalDesignandTechnology.选自刘世清等编著.教育技术专业英语.电子工业出版社2.Molenda.TheMeaningofEducationalTechnology.~molpage/Meanings%20of%20ET_4.0.pdf3.孙永丽.绩效技术引发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拓展4.李龙.关于教育技术领域范畴与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专题报告5.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6.刘世清、关伟.教育绩效技术: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融合发展走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7.陈蓉、李兴保.谈教育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8.林君芬、马宁、林涛、何克抗.绩效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4期
本文标题:教育信息化绩效模型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