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解析
重点列表: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重点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重点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重点详解:重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要点解读】1.渗透作用原理(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质:有一定浓度,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细胞失水皱缩。(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考向1】渗透现象的原理及应用【例题】如图甲烧杯中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液,乙烧杯中是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将装有蒸馏水的透析袋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水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透析袋的膜)。放置1h后,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浓度不变B.甲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碘液后呈蓝色C.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液浓度降低D.乙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呈砖红色【答案】C【考向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例题】质量分数为0.9%的KCl溶液与人的血浆等渗,但将红细胞置入其中会破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KCl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B.K+能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C.KCl能使红细胞中蛋白质变性,导致红细胞破裂D.红细胞在KCl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导致破裂【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会主动吸收KCl,导致细胞也得浓度升高,进而吸水导致红细胞破裂,B正确。【考向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例题】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高浓度(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B.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C.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答案】B【名师点睛】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现象不明显。(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重点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点解读】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流动镶嵌模型(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分子的分布: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3)磷脂分子层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4)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表面的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考向1】生物膜的探究历程【例题】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下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技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答案】B【解析】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恢复时间延长;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考向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下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D【名师点睛】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项目特点原因实例影响因素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专一性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Na+的排出①内因: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②外因:温度、pH、O2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重点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点解读】1.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比较物质类别出入细胞方式物质转运方向载体蛋白耗能情况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耗能协助扩散需要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颗粒和大分子物质胞吞细胞外→细胞内细胞外→细胞内不需要胞吐细胞内→细胞外细胞内→细胞外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解【考向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例题】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甘油、CO2、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的,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A正确;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这些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膜对K+、Na+、Cl-的通透性相同,说明人工膜对离子的吸收无选择性,生物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的通透性,说明生物膜上有协助离子通过的物质,而人工膜上无协助离子通过的物质,故离子不是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C错误;甘油、CO2、O2、H2O等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也不同,说明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正确。难点列表:难点名称难度指数难点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难点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实例★★★★难点详解:难点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要点解读】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2)实验步骤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③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④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考向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例题】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试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答案】B【名师点睛】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拓展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难点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实例【要点解读】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2)同一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3)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借助结构模式图,比较、区分不同“膜”的特点(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看作单纯的半透膜。(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由于其上有核孔,mRNA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考向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例题】下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氧浓度的影响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钠离子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答案】B【考向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例题】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答案】D【解析】分析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与O2浓度有关,说明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其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分析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B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因此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C正确;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的速率,D错误。【名师点睛】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三大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3)温度【趁热打铁】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蛋白质分子有关B.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有载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就是主动运输D.生物膜的全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答案】B2.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膜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A.①②B.③④C.③②D.⑤④【答案】B【解析】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膜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小。④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其比值最小;①②③⑤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③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其比值最大。3.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B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
本文标题: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9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