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章主要内容一、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二、宏观动态经济理论三、北欧经济模型四、经济制度理论五、瑞典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六、理论简评第一节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瑞典是北欧一个拥有900万人口,4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对外高度开放的国家,有着较深厚的民主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走向垄断,各类经济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在北欧同样面临严重危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得不在理论上另辟蹊径,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瑞典学派就是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瑞典学派从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萌芽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发展时期。一、瑞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克努特·维克塞尔、古斯塔夫·卡塞尔、大卫·达维逊等。其中,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主要的先驱和奠基人。维克塞尔的主要著作:《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年)、《利息与价格》(1898年)维克塞尔的主要经济理论:分为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与货币利息理论两大部分维克塞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提出的累积过程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瑞典学派萌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伊里克·林达尔、冈纳·缪尔达尔、伊里克·伦德堡和柏替·奥林等瑞典经济学家。其中,以缪尔达尔影响最大。主要著作:缪尔达尔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1927年)、《货币均衡论》(1939年)——这两部书的出版,标志着瑞典学派的形成林达尔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年)伦德堡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1939年)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维克塞尔经济所开创的宏观动态均衡分析方法。瑞典学派形成时期(1920-19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阿萨尔·林德贝克以及挪威经济学家雷格纳·弗瑞希和沃德·奥克鲁斯特主要著作:林德贝克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1971年)、《瑞典经济政策》(1974年)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在全面评述激进派经济学理论观点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瑞典近百年来,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政策,既保持了瑞典学派的理论传统,又加强了瑞典学派理论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战后发展时期(1945年以后)•瑞典学派是对当时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种革新,其主要的贡献和理论方法特点表现在:•(1)最先在实际上批评了“萨伊定律”为代表的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摈弃了“二分法”,首创了将货币与实际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货币经济理论。•(2)倡导动态经济学,反对静态经济学,提出了货币均衡论。•(3)引入了一系列经济分析的新方法、新概念、新工具,将经济动态分析推向了一个新阶段。•(4)强调预期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二、瑞典学派的特点•(5)注重从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中引出政策建议,指导实际经济工作和政府政策的制定。•(6)注重对于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小国开放型的通货膨胀理论。•瑞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和意义。瑞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和凯恩斯主义一样,也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界的重视,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二、瑞典学派的特点•萨缪尔森曾将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划分为三代:在第一代的三位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中,维克塞尔被认为是一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是维克塞尔的经济学说。•维克塞尔(1851-1926)是一位在近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曾经到过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留学,深受李嘉图、庞巴维克和瓦尔拉斯等人的影响。回国后长期在隆德大学任教。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维克塞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所谓“累积过程理论”,它主要包含在威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一书中。•这一理论包括了威克塞尔的货币利息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这些内容为瑞典学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在1898年威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问世之前,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是彼此分离的、相互之间没有逻辑顺应关系的两个独立部分,即所谓的“二分法”。–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价值理论是一种相对价格理论,是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的;而货币理论是讨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理论,是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的,与相对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此外,古典和新古典的这些理论都是静态均衡的分析。维克塞尔的分析则开始打破这种静态的和“二分法”的观点。三、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①假定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一切生产资源数量均为固定,并已全部被有效利用,没有闲置——以静态均衡分析为起点②假定所考察的经济是一个有组织的纯粹的信用经济,全部支付都利用划汇和账面转移进行③将总供给和总需求划分为消费品的供求与投资品的供求,进而将货币数量(相对价格)的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结合起来考察④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自然利率”——是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如果不使用货币、一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实际上就是指物质资本的收益率。⑤假定所考察的是一个抽象对外贸易的经济体系,各生产单位完全从银行借入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刺激因素是利润动机;并假定各生产单位生产时期是无差异的这些假定都是为抽象理论分析所必须的,放弃这些假定并不会改变整个分析的主要结论。按照维克塞尔的假定,分析的起点是一个静态均衡经济,投资与储蓄相等,经济资源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如果这时由于某种原因银行新增了一笔资金,增加了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能力,由于是处于静态均衡经济中,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是一致的,因此,企业没有增加贷款、扩大投资的要求,银行只有采取降低货币利率的方法才能吸引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和生产。银行的货币利率降低——势必造成社会总需求的过度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然而,在维克塞尔看来,这种诱因所引起的变动并不仅限于眼前的冲击——低利率的维持,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其影响不但是恒久的,而且是累积的。累积过程理论分析这个累积的过程表现为:货币利率降低→信用膨胀→投资增加→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货币收入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投资进一步增加→资本品价格上涨……这种循环,会形成一个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反之亦反)——在这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并不会有实际的扩大,但是,原有的社会生产结构不断遭到破坏,相对价格体系不断变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高涨,一切处于不稳定状况中的因素都在相互影响,加剧了整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只有银行采取提高货币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办法,才能制止这一累积过程的发生。根据维克塞尔的看法:任何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偏离,都会造成累积形式的经济失衡。这时,货币数量不只是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还会影响到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及社会生产结构。当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投资等于储蓄,物价水平不变,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因此,维克塞尔认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①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②储蓄等于投资;③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纠正了19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二分法”,第一次把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二节宏观动态经济理论•20世纪20-30年代是瑞典学派的形成时期,在维克塞尔理论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等人,继承、修正和发展了维克塞尔的理论传统,建立起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并得出了以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结论,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等人就是萨缪尔森所说的第二代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在这一代人手中,瑞典学派正式形成。•卡尔·冈纳·缪尔达尔(1898-1987年)是第二代瑞典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缪尔达尔的学术活动领域广泛。–在20世纪20-30年代,缪尔达尔主要从事纯经济理论研究,属于新古典主义的传统。当时他作为瑞典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继承了威克塞尔的传统,在发展一般动态均衡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他于1931年出版的《货币均衡论》这部名著中。–从40年代起,缪尔达尔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是当代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这一学派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1)缪尔达尔的《价格形成问题和变动因素》(1927年),它主要强调了预期因素在价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缪尔达尔的《货币均衡伦》(1939年),主要把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的”(ex-ante)和“事后的”(ex-post)进行动态分析;–(3)林达尔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方法》(1929年),主要建立了动态分析中的时间分析;–(4)林达尔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年),他对预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建立了一般动态理论体系;–(5)伦德堡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1939年),以过程分析和序列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6)缪尔达尔、俄林、哈马舍尔德、阿克曼等人代表瑞典政府失业委员会所撰写的《失业委员会最后报告书》(1933-1935年),以瑞典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得出了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结论。•在瑞典学派正式形成过程中,缪尔达尔和林达尔两人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维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就是一种宏观动态经济理论。–他首先将利息率分为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息率,前者指借贷资本的市场利息率,即实际利息率。后者指在假定没有货币参加的实物经济中,借贷资本的供求相一致时的利息率。–其次,维克塞尔认为自然利息率和货币利息率的差异对价格起着渐进的和累积的影响。•当货币利息率低于自然利息率时,由于生产资料的需求和生产扩张、信用膨胀、投资大于储蓄、货币所得增长,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累积性上涨的经济扩张过程。•反之,则出现物价水平累积性下降的经济紧缩过程。•当自然利息率与货币利息率相一致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自然利率也称正常利率或均衡利率。因此,只有使两种利率保持一致,才能实现物价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最后,维克塞尔认为货币利率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要大于自然利息率,因此主张政府应通过利息率的调整来干预物价变动和经济波动,从而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积累过程原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只强调货币因素对经济周期运动的影响,完全忽略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根本因素的作用,因此,无法对经济危机的根源加以科学的解释。–其次,受传统经济学的影响,将充分就业作为假设前提,进而把经济危机看作是价格波动,而不是就业和产量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维克塞尔理论的上述缺陷,林达尔(1891~1960年)和缪尔达尔(1898~1987年)不断对其加以修正,为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瑞典学派的真正建立做出了贡献。–(1)林达尔在把失业均衡当作“特例”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总量分析法。他一方面指出消费品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变化决定物价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考察了物价、就业、产量和利息率等的一些社会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虽然林达尔并未试图解释产出和就业的变化,但他的综合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2)将时间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中,将静态均衡理论发展为动态均衡理论。•缪尔达尔提出了时点和时期分析方法。他认为时点分析是围绕一个均衡点展开的分析,它对于研究静态均衡是重要的。时期分析是对两个时点之间的间隔的分析,它着重研究的是动态发展问题。•缪尔达尔还提出了“事前”和“事后”的概念,从而为解决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纷争提供了简单的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瑞典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0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