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案1
先秦文学一、神话1、神话的定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2、神话的二个要素:①时效性。②虚幻性。3、原始神话的分类:按神话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①英雄神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弈射日》、《鲧禹治水》。先秦文学它们一方面表现了原始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往往是原始人某些劳动经验和斗争智慧的总结。②自然神的故事。如《共工怒触不周之山》、《黄帝擒蚩尤》。自然神的产生,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有关。它们是原始人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也显示了原始人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和求解动机。③异人异物的故事。如羽民国的故事,讙头国的故事等。《山海经·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作品所描写的种种奇异的人物及其具有的种种神奇的能力,是原始人受自然界中其它动物先秦文学特性的启发,幻想自己,也能想其它动物一样,突破某些自然障碍,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减轻劳动强度。4、典范作品选讲①精卫填海:体现了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只要认定目标,就要克服一切困难,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即使经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也不气馁。不抛弃,不放弃。②鲧禹治水先秦文学这则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赞颂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执著的信念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鲧禹治水先秦文学二、《诗经》1、《诗经》释名《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故称《诗经》。《诗经》开创的赋比兴的创作传统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对我国后世文学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诗经》的分类今天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是: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即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来划分。风,本义指乐调,后指“民俗歌谣之诗”。国风,也即当时各地诸侯国的乐歌,是相对于周京都而言的地方土乐。先秦文学十五国风共160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雅,即相对于地方乐歌而言的周京都附近的王畿之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105篇。多为贵族文人的作品,另有少部分民歌。颂,是当时人们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轻歌曼舞,节奏舒缓。包括周、鲁、商三部分。其中,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作品。3、关于赋、比、兴若说风、雅、颂是诗体,那么,赋、比、兴就是诗法。按朱熹《诗集传》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对所要描写的对象,进行直接的叙述。略近于现在的白描手法。先秦文学“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有全篇为比者,如《硕鼠》;有独立为比者,如《卫风•硕人》写卫庄公夫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作者为了使抒情达意委婉含蓄,对所描写、表达的事物、情感,不直接描写、表达,而是先借助对其他有关的事物或景色的描绘进行铺垫,然后再转到对自己所要描写或表达的事物、情感上来。或叫“起兴”、“发端。”它有两种情况:①借句起兴,兴句与后文文意没有多少关联。《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赐予之。”②借物起兴,因景生情。如《周南•关雎》。先秦文学4、《豳风•七月》①、思想内容:该诗为西周初年豳地奴隶们所作。它以时间为序,详细描写了奴隶们一年到头经受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屡遭欺侮的悲惨处境。A、劳动艰辛;B、生活困苦;C、压榨沉重;D、屡遭欺侮;E、心境愁苦。②、艺术特点:A、按季节变换顺序,以铺叙手法进行具体细致描绘。即主要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B、语言朴实无华,且形象生动;C、细节刻画,细致逼真;D、对比手法的运用。5、《豳风•东山》①、思想内容:A、描写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反战情绪;先秦文学B、表现战争给征夫家庭带来的灾难和损害;C、抒发征夫思念家乡、亲人的忧伤、痛苦。②、艺术特点:A、采用自叙口吻,亲切、逼真;B、利用想象,穿插回忆,视角多变;C、章节复沓,使抒情回环深沉;D、“兴”的巧妙运用,起到了渲染场景、营造气氛的效果。6、《秦风•蒹葭》:关于《蒹葭》的题旨,前人有许多牵强附会的解释。如《诗序》云:“刺秦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朱熹《诗集传》云:“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一个戴着道德的眼镜曲解,一个则先秦文学解释了半天仍语焉不详。其实,若是撇开礼教的羁束和深文周纳的偏执,只要细读此诗,则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恋情诗。诗中抒写了一位男子,在芦花胜雪、露重霜浓的深秋季节,徘徊河边,苦苦追求自己的意中人,却又可望而不可即的迷惘和苦恼。艺术上,首先,本诗不用比兴,而是纯用赋法。开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真实描绘,在写景的同时,也点明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其次,景物描写,是本诗的一个突出特点。《蒹葭》写景,并非模山范水,而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再次,作者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来表现其内心感受。从虚处入手,举重若轻地塑造了出一个美丽、含蓄、先秦文学如诗如画的少女形象。总之,《蒹葭》在甜蜜中掺杂着忧伤,在失望中蕴涵着希望。欲说还休,欲远又近。情思悠长,韵味隽永。意境朦胧,风神摇曳。在诗三百中,确实是一首难得的言情佳作。三、先秦散文1、先秦散文分类:分为两大类: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代表作:《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记述历史人物言行、历史事件始末为主的历史散文,代表作:《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文学先秦文学2、齐晋“鞌之战”的艺术成就A、长于描写战争。运用故事化手法,情节描写具体,细节刻画生动。B、善于刻画人物。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其个性品格。“癸酉(前596),师陈于鞌。邴夏(齐大夫)御齐侯(齐顷公),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又名张侯)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先秦文学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huàn)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迹。逐之,三周华不住。”C、语言准确、精炼、传神。如郤克、张侯、郑丘缓三人之间的对话。3、逍遥游《庄子》散文的特点:善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例如《逍遥游》先以鲲鹏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指出大小之间先秦文学的分别,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最后归结到庄子所理想的最高境界是顺应自然,忘其自我、超然物外、绝对自由,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庄子》是庄周及其弟子、后学的著作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鲁迅评论《庄子》散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四、楚辞1、概念:是战国时期在楚地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汉时又称“赋”或“骚”、“骚体”,成帝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多人的仿作编定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既是一种新诗体的名称,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先秦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定式,扩大了篇幅和容量,丰富了表现手法和语言,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创作传统。代表作家、作品:屈原及《离骚》。屈原行吟图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先秦文学汨罗江先秦文学2、《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1)“离骚”释义A、遭受忧愁。班固《汉书•离骚赞序》:“离,犹遭(离=罹)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B、离别忧愁。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主要抒写了屈原两次放逐,别君辞都的忧愁。C、楚地乐曲名,即“劳伤”。(游国恩《楚辞论文集》)D、楚地方言。即今日之“牢骚”。(明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先秦文学现在一般认为B通达。2)写作年代A、怀王时,第一流放后。B、顷襄王时,第二次流放后。从作品题意及情感态度看,应为后期作品。3)分段: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作品,一般学者都把《离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下为第二部分。4)段意:第一部分:自述身世经历,表现诗人品格修养的纯洁高尚,追忆他辅佐怀王进行政治改革的艰难过程。对奸党小人祸国殃民的罪行,进行愤怒谴责。此段以描写现实为主。追怀往事,抒发苦闷。先秦文学第二部分:表现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黑暗的憎恶,对祖国的无比忠诚。此段以虚幻世界的描写为主。通过一系列幻想故事、情景的描写,表现作者上天入地苦苦追寻理想的坚韧精神。5)《离骚》主题①、表现政治理想A、用贤能,远小人:“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迹。”“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B、希望楚君进行政治改革,使楚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批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先秦文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②展示人格情操A、对祖国的无比忠诚:“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曲顾而不行。”“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贤之所居。”B、对高尚品格的不断磨练:“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我与。”C、对理想信念的坚持:“民生各有所乐兮,吾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苟余先秦文学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吾不忍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离骚》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即屈原这样一个坚定忠君爱国者的形象。(2)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色彩。①精神:对远大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黑暗现实的极端憎恶,对祖国故土的无比热爱,对人格情操的不断磨练,使整篇作品,具有了积极的内涵,昂扬的基调,显示出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给读者以强烈冲击和极大感召。②色彩:A、虚构的境界:天上人间各种神话故事、人物先秦文学的穿插,使整首诗充满了奇情异彩。“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B、大胆的夸张:“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C、比兴的大量运用。以香草美人配忠贞:“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先秦文学以为佩。”“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恶禽臭木比奸谗:“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2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