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6高考前瞻为大家带来免费的高考复习资料,希望各位考生加油,也祝愿自己在明年金榜题名,下面正文————————————————————————————————从2016年起,大部分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使用全国卷,增加了高考对于全国考生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全国卷分为新课标Ⅱ卷和新课标Ⅰ卷,Ⅱ卷的难度小于Ⅰ卷,但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Ⅱ卷的高考竞争依然很激烈。下面用22幅图,9张表给同学们分学科解读2011-2015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考点分析、高频考点、典型例题剖析、做题技巧及复习建议,以帮助同学们提前为2016年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数学】从近5年新课标Ⅱ卷数学学科的分析可以看出:1、高频考点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统计、数列占分值最高,分别占到12.5%、12.16%、10.80%、10.23%、8.86%;2、导数函数、不等式、参数方程、平面几何居中,分别占比5-7%之间;3、导数、复数、算法初步、线性规划、向量、集合等考点基本上都在3%以下。二、学习技巧及应试技巧学习技巧1、按照分值合理分配各科时间;2、一周做两套数学高考真题,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内;3、抓住寒假时间,每天找关于高频考点如圆锥曲线或解析几何大题来做;4、注重双基知识的融合;应试技巧1、充分利用选择题的选项,比如排除法等;2、充分利用时间,一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往往呈现“低起点、缓坡度、翘尾巴”的局面;50分钟内答完选/填。3、大题的答题技巧。【语文】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题型:客观选择题大纲要求: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准确度和速度。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三)名篇名句默写乙选考题现代文阅读(三、四大题任选其一)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到此,第一卷考题就结束了,咱们接下来分析第二卷——第Ⅱ卷五、语言文字运用六、写作(分值60)【英语】一、高考特点1、难度泾渭分明;2、活而不难;3、“变”:语法填空取代单项选择。4、贴近生活,背景公平。二、阅读理解三、完形填空(1)近十年的完形填空题都是以记叙文或夹叙夹议为体裁,以生活故事或者生活哲理为题材;(2)现在的完形填空题基本上涉及语法问题很少,对词汇的要求提高了。四、语法填空与短文改错4.1语法填空4.2短文改错新课标Ⅱ延续以往的“11815”原则。即:一删,一填,八改,十五个出题点。难度较低。共8-10个句子,符合每个句子有0-2处错误。五、书面表达老师给同学们总结了英语常用书面表达模板,学完这点至少让你的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一个量级哦。【物理】一、考点总结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必修一和选修3-1,近5年考到的总分值最高;其次是必修二;剩下几本选修基本持平,每年平均15分,一道大题的分值。实验题基本上也是集中在选修3-1和必修一两本书;必修一主要是力学实验考察;选修3-1主要是电学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螺旋测微器使用和读数。近些年的高频考点有: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模块的牛顿第二定律;2、热学模块的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3、静电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各种运动;4、磁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5、动量模块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6、电磁感应模块的法拉利电磁感应定律;7、光模块光的反射与折射;8、质点的直线运动模块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出题形式:1、题型:8个选择题,2个实验题,2个计算题,选考部分各为1道选择和1道计算;2、以纲为本,突出重点,切忌均衡用力;3、对于高中阶段要求的基本仪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注重规范操作与读数。4、考查考生利用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尤其是运用图像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主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设计意图,通过适当求变求新,拓展实验内容。5、备考复习中注重物理模型建立、物理基本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二、复习建议除了注重双基知识,注意物理思维训练,考查5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三、应试技巧1、认真审题,对于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标记2、快速思考:眼看—心读—手画—脑思3、准确运算【化学】一、考点分析1、选择题的高频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STS(科学技术社会),同分异构体,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2、近五年选择题答案占比统计A:20%;B:22.8%;C:31.4%;D:25.7%。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1、主观题高频考点及典型例题分析:(1)有机合成(2)化学反应原理(3)原电池、电解池、氧化还原反应计算(4)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2、高考理综试卷答题时间分配方案:物45分钟,化学50分钟,物理55分钟。文字叙述有限,来听听学习宝名师对数学考点的解读,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知识点。【生物】一、2015年理综卷生物试题分析下面就给大家来总结一下生物各本书的重点出题章节:二、每本书考查力度及热点题型最后一幅图告诉同学们,据近5年的图表题分析来看,少则15年26分,多则14年达到将近60分的题目,对于满分90分的生物科目来说,足以见此类题目的重要性。三、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1、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关注教材细节;2、注意对于图表、信息题等大题回答方式的训练;3、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4、重视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的培养;5、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即生活热点问题;6、相信自己。(高考临场发挥)【政治】一、考什么1、从模块来看:只考必修模块,不考选修模块;2、从必修模块的具体考点看:与各省(市)一致;3、从时事政治范围看:3.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4月至考试当年3月);3.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怎么考1、从模块分值、题型看:政治试题在文综卷中的题号分布:(1)选择题:第12-23题,共12题;(2)主观题:第38-39题,共2道;第38题:经济+政治第39题:文化+哲学+开放型小问2、材料背景一是反映重大时政;二是与生活密切的;三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四是反映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3、具体题型分析——单选题(1)双项组合选择题比例高;(2)计算题时有出现;(3)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综合度高;(4)“一拖二”模式。4、具体题型分析——主观题(1)材料信息丰富,阅读量大。(2)材料设置、模块设问相对稳定。第38题材料偏重时政,由两则材料组成,或一则图表、一则材料组成,设问有两问,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第39题一般是人文、科学方面素材,有时反映隐性化热点,材料往往只有一则,设问有三问,分别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还有一个“建议类”小设问。5、展现新课程理念,推出开放性试题。三、做什么1、提纲挈领,强化主干。2、关注热点,多维分析。3、精选细评,生生互动。4、答案灵活,有规可循。5、针对训练,应对有法。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政府知识,生活与哲学的意识观、认识论等。四、复习方法及应试技巧1、教材主干变化2、主干网络化3、易错题4、主观试题【历史】特点一、以基础知识为依托1、考题难度配比难:中:易=7:2:1。2、近年反复出现的高频考点有古代政治、儒家思想、明清经济、西学东渐、近代民族工业、新中国过渡时期、古希腊民主和文化、近代西方代议制、斯大林时期苏联建设、世界多极化等。建议:16届历史复习首先要抓基础知识的巩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这些知识,一是识记,二是理解,三是运用。特点二、与时政热点相链接1、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整理。2、用历史学科的专业语言表达3、准确捕捉命题立意。建议:(1)16届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联系时政热点。(2)十八大以来的经常性热点有:民主法制、大国关系、一带一路、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廉政建设、抗日战争等;(3)2016年的周年热点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解放战争开始、三大改造完成、文革、北美《独立宣言》等。特点三、知识分布更趋合理表1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必修部分通史各时期分值上图清楚地表明:除了中国古代史考查分值一直居高不下之外,今年的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世界古代、近代和现代史,分值趋向平衡。表2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必修部分模块分值由上表可知,今年的试题跨模块的题目较多,一个问题往往要综合运用两到三个模块的相关知识才能解决。要综合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建议:16届复习教材以必修三为侧重点,通史以中国古代史看作是侧重点,但是必修一、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在试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偏废。特点四、综合性明显增强特点五、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表3近三年历史选择题能力要求难度统计今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选择题以高难度题目为主,为近三年最难的一年,只有13年相对接近。“新读书无用论”进一步在师生中泛滥。其实质,就是能力训练不到位使得知识运用能力较差的缘故。建议:注意用引导学生多元史观和从多维角度观察和解决历史问题;选择题的做题技巧:1、确定时间限制;2、确定空间要素;3、把握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立场。主观题的做题技巧:提升自己史论结合的发散性思维和材料分析题能力。为此,基于以上分析,老师建议16届复习:吃透课标和考纲;一轮复习重点放在督促学生看教材夯基础;二轮复习着力建构通史体系以活化知识;三轮复习联系热点查缺补漏;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有计划的分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遍地撒网、重点捞鱼”的策略,高频考点、必修三、文化史、古代史、专题和模块的结合部要高度关注。【地理】一、考点分析第一大高频考点:综合题考查区域问题是近近年地理高考的考查热点。每年占分46分,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其开放性高、难度大,也和当今我们环境污染治理热点密不可分;第36题考查的热点(1)、(2)小题分析当地地理现状形成的原因,(3)、(4)小题相对开放性较高,多半带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支持或反对);第37题现状、地理位置、分布现状、现状成因。第二大高频考点: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大气运动。二、复习建议及应试技巧1、整体上把握复习脉络。2、综合题区域题的答题技巧。
本文标题:高考前瞻2016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3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