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全集:第2章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键1mol断开形成H—H-436KJ+436KJC—H-415KJ+415KJ形成11molH2放出热量436KJ分解11molCH4吸收4ⅹ415=1600KJ结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关系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学能——热能)放出热量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热能——化学能)吸收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放出热量吸收热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E(反应物)E(生成物)结论: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关系(化学能释放)(化学能储存)E(反)-E(生)=E(放)E(生)-E(反)=E(吸)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巩固练习2.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C1moLH-H键断裂所需能量436kJ1moLCl-Cl键断裂所需能量243kJ1molH-Cl键形成放出能量431kJ反应物吸收总能量436kJ+243kJ=679kJ生成物释放总能量431kJ×2=862kJ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放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吸热H2+Cl2====2HCl点燃是放热反应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C现象结论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实验2-1:盐酸与铝片的反应实验2-2: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现象结论反应放出热量。有气泡放出,温度升高。有刺激性气味,烧杯底部很冷,烧杯下面的玻璃片被冻在一起。反应吸收热量。实验2-3: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反应物及其用量HCl20mL1mol/LNaOH20mL1mol/L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结论归纳与概括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强酸和强碱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思考与交流测量中和反应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2.酸碱浓度要准确。3.温度计要读准,水银球要全浸在4.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读。减少热量的散失。三、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燃料物质的燃烧:C+O2=CO22.常见金属(Al、Fe、Zn等)与酸(HCl、H2SO4等)的反应3.酸碱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5.缓慢氧化:食物的腐败4.大多数化合反应吸热反应:1.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3=CaO+CO2↑2.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3.碳与CO2气体的反应:C+CO2=2CO4.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H2O=CO+H2△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H2O+Cu△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B.酒精C.固体NaClD.固体NaOH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镁与稀盐酸C.灼热的炭与CO2D.甲烷与O2反应巩固练习: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NaOH与HCl反应B.C和CO2共热C.碳酸钙的分解D.制备水煤气的反应4.1molBa(OH)2和1molH2SO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则Q为它们的中和热错其中和热为1/2Q四、化学反应提供的热能对人类社会意义1.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2.利用热能使许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小结: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热1.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例如: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2.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例如: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等1.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2.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全集:第2章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6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