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沁园春长沙-PPT2
现代诗与古诗的区别古诗古诗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唐朝以前的诗歌均为古体诗。唐朝之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古体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现代诗:现代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现代诗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古诗与现代诗都有精炼美、含蓄美、音乐美、形象美、跳跃性。表意朦胧、具有节奏感、有意境。古诗讲究格律、押韵、平仄;现代诗长短不一,不用严格押韵古诗工整严密;现代诗自由活泼古诗用字精炼;现代诗比较接近口语古诗大都在句尾或句中有一些韵词,而且古诗大都全部是每行字数有规定;而现代诗没有特别的规定,每行字数也不限,只要通顺就好了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关于词的常识词的分类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②片段: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一)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物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有哪些意象,营造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什么情感?诗中意象有:“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涯”、“夕阳”等意象;“枯藤”、“老树”、“乌鸦”(意象)传达萧瑟、衰老的心境,(意境)“小桥,流水,人家”(意象),展示安恬、温馨的向往,(意境)“古道,西风,瘦马,”(意象)表现怆冷、瘦惫的感受,(意境)“西下的夕阳,断肠人漂泊天涯”呈现的是漂泊者的忧伤和惆怅,这些意象综合成一个总的中心(意味):“秋思”。注意:意象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象渗透着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它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摹,即使是诗中最细微、最平常的事物,也都渗透了诗人主观上的情意。整体感知一、有感情的朗读本词。二、整体理解、感知本文的内容。上片主要写什么?下片主要写什么?上片:眼前所见: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下片:由景及人: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图”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赏析上片1、开头三句有何作用?(1)交代了时间——寒秋(2)交代了地点——橘子洲头(3)交代了人物—作者(4)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为全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2、在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分解为三步)分解:1、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群山、树林、江水、百舸、鹰、游鱼,还有万物。分解:2、这些景物呈现出什么特点?(1)“万”“遍”“层”“”漫“百”等词可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重重叠叠,表现出景色的壮美。(2)“争”“击”“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扬奋进,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3)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湘江秋景图。分解3、作者是如何描写的?(1)色彩绚烂,对比鲜明。“红遍”、“碧透”。(3)使用富有传神、表现力的词汇。(2)描写角度摇曳变化。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见下图)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远眺仰视俯视远景近景高景低景静景动景万类霜天竞自由近观3、面对如此绚丽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问题?在文中找出。反映了诗人什么情感?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主人呢?——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这一问,表明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三首诗词比较:《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天净沙·秋思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考:在深秋季节里,毛词为什么没有充满萧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生机勃勃?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这种情怀之下,眼中之境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即寓情于景。)赏析下片忆:峥嵘岁月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几句形象的概括了当时青年一代雄姿英发的风貌与气概,评论国家大事,把权贵视为粪土,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表明了革命者的战斗风貌和英雄气概。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写作背景1925年的毛泽东知人论世:走进毛泽东中流击水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赏析这几句话。当年曾经与同学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层层波浪,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只的情形。表现出搏击风浪急流勇进,不怕艰险坚持到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设问,巧妙地对“谁主沉浮”的问题作了回答,这样,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沁园春长沙上阕下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橘子洲头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俯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动景(群山)(江中)(江中)(群山)(天空)(水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英姿勃勃才华横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战斗风貌中流击水(搏击风浪急流勇进)浪遏飞舟(不怕艰险坚持到底)问——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英雄气概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毛泽东词的特点正如他洒脱的字体一样,他的诗词情调慷慨激扬,风格豪迈爽朗,大开大阖,吞云吐月,既有壮阔的奇观,又富有深广的内涵,是壮观与优美的结合。毛泽东不愧为一代豪放的诗人。练习探究课后第五页•卜算子·咏梅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⑷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文标题:沁园春长沙-PPT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6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