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高中语文 6 《鸿门宴》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鸿门宴》一、学习目标1、了解《史记》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了解《史记》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2强化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问题3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逐段赏析。问题4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问题5第1、2段交代了鸿门宴的由来,主要写了几件事?问题6文章以曹无伤告密开始,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后的反应时怎样的,为什么?问题7范增对此事的态度如何?问题8项伯为什么夜访汉营,他的初衷是什么?问题5刘邦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他又是怎么做的?三、目标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飨.士卒(xiǎng)美姬.(jī)锐不可当.(dǎng)范增说.项羽(shuì)B.要.项伯(yāo)卮.酒(zhī)瞋.目(chēn)欲王.关中(wáng)C.参乘.(chéng)戮.力(lù)度.我至军中(duó)杯杓.(sháo)D.骊.山(lí)刀俎.(zǔ)切而啖.之(dàn)何辞为.(wéi)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C.今者有小人..之言。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5.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A.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沛公曰:“君为.我呼入……”D.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6.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出有误的一项是()。A.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于)(其)上。B.急击勿失(之)!C.(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D.项王曰:“(君)(乃)壮士!——赐之卮酒。”7.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A.客何为者?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张良是时从沛公。A基础题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拒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音shù,屡次,多次)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应该是“坐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舍弃,丢下)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军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军,驻扎)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军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辞)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讲究)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按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④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⑥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⑧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⑨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⑩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⑨/②/③⑩/④⑧/⑤⑦/⑥C.①③/②/④⑧/⑤⑦/⑨/⑥/⑩D.①③⑨/②/④⑧/⑤⑦/⑥/⑩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君安与项伯有故.?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1.下列句中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C.于是项伯复夜.去夜.缒而出,见秦伯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B巩固题12.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13.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会其.怒,不敢献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④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4⑤公.为我献之⑥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⑥/③⑤D.①/②④⑤/③⑥14.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安在②因击沛公于坐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⑤大王来何操⑥此天子气也⑦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⑧得復见将军于此A.①⑧/②⑤⑦/③④/⑥B.①⑤/③/④⑥/②⑦⑧C.①⑤/②③/④⑥/⑦⑧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鸿门宴》人物的性格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C.古代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鸿门宴》的“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D.《史记》语言精练,有生命力,很多词语已固定为今天的成语,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秋毫无犯”就出自《史记·鸿门宴》。1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B.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D.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C提高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5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目眦..尽裂目眦:眼睛。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边担任警卫的人。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挺着上身跪着。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18.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则与.斗卮酒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②窃为.大王不取也臣为.韩王送沛公A.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也相同。B.两个“与”不同,两个“为”也不同。C.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不相同。D.两个“与”不相同,两个“为”相同。19.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天子气也B.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21.写出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成语。①毫毛不敢有所近。——②劳苦而功高如此。——③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22.直译下面的文言句子。6①谁为大王此计者?②君安与项伯有故?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学案执行时间周授课教师年级班级姓名6.2《鸿门宴》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知识点。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7的写作方法。二、问题与例题分析3、4段(高潮)问题1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这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主要写了几件事?问题2刘邦来鸿门谢罪,项羽有哪些表示?席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有哪些表示?樊哙是在什么情况下闯帐的?如何闯,项羽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分析5、6、7段(宴后余事,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问题3刘邦在逃脱之前做了哪些部署?问题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问题5“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此段有何意义?三、目标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切而啖(dn)之按剑而跽(jì)曰毋内(nèi)诸侯闻左公被炮(po)烙B.从数骑(jì)入古寺防伺(sì)甚严好(ho)美姬沛公不胜(shēng)桮杓C.欲王(wng)关中瞋(zhēng)目视项王范增说(shuō)项羽曰旦日飨(xing)士卒D.自坐幄(wū)幕外瞿(jù)然注视皆为(wèi)五虎张良出,要(yo)项伯2、下列各组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1).A.使子婴为相。B.臣为韩王送沛公。8C.即解貂覆生,为掩户。D.吾属今为之虏也。()(2).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B.项王未有以应。C.具告以事。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3).A.立而饮之。B.拔剑切而啖之。C.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D.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4).A.拜夫人于堂上。B.得复见将军于此。C.因击沛公于坐。D.贪于财货,好美姬。配餐作业A基础题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范增起,出召项庄。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4、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1).A.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B.沛公欲王关中。C.常以身翼蔽沛公。D.籍吏民,封府库。()(2).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近。C.汝复轻身而昧大义。D.项伯杀人,臣活之。()95、下列语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是(1).例句:客何为者?A.大王来何操?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沛公安在?D.问何以战。()(2).例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A.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楚左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 6 《鸿门宴》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9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