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给加点的汉子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扰我嫌(A.è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谨和及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苛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解答】“辞藻”不要写作“辞澡”,“严谨”不要写作“严禁”,“苛求”不要写作“渴求”.答案:藻谨苛【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2.古诗文默写.(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匹夫不可夺志也(2)了却君王天下事(3)一览众山小(“览”易写成别字“栏”)(4)醉翁之意不在酒(注意“酒”的书写)(5)千古风流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咏”易写成别字“用”)(6)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还”易写成别字“换”)【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均是课本所学内容,因此重要的是对所学文章熟练掌握.【解答】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顾:回头看.第二句翻译:三次到我的草庐去拜访我.顾:拜访.B.第一句翻译:即使把我杀了,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绝:尽.第二句翻译:奇特的山,奇异的水,独一无二.绝:妙绝.C.第一句翻译:其中夹杂着用力拉扯崩塌倒下的声音.间:夹杂.第二句翻译: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间:暗中.D.第一句翻译:尚且想它与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能.第二句翻译: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安:怎能.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重要的是平时多积累中考要求的实词.4.名著阅读.(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C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功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③“你说话呀!成心迷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A.孙二娘B.简•爱C.虎妞D.翠翠(2)杨峰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沈从文的《边域》中也有很多人淡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以评价.【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性格特点,解题时同时要注意和题目所给的语句综合分析;(2)本题考查《边域》相关人物,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对人物性格和主要事件进行归纳记忆.【解答】(1)孙二娘的性格:孙二娘外号“母夜叉”,性格豪放;简•爱的性格:自信、自爱、自立、自强;虎妞的性格:强悍、能干、泼辣;翠翠的性格:善良、质谱、美丽、大胆.根据文章中说话的口吻,首先可以排除简•爱和翠翠,然后根据①中“把车放下”可以推测为虎妞.(2)本题考查《边域》的情节.首先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进行联想,“淡然面对金钱”可以想到老船夫.答案:(1)C(2)示例:老船夫执意不收过渡人的钱,如实在难以拒绝就买茶叶草烟回馈路人.他不占公家的便宜,注重邻里乡情,踏实做事,明白做人,得到了相邻的尊重和敬佩.【点评】名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多读书,多积累,多对比,多归纳.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信胡耕①人言即信.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一起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③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勋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④言而有信,性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⑤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比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⑥“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⑦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⑧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又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⑨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选自《汉子悟语》,略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D.A.口开河B.愿陛下亲之之C.通风报D.与朋友交而不乎(2)第③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4)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链接材料】①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②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分析】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引入“信”的含义,采用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证了“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信”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在“信”丧失的时代如何召唤“信”的回归.【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文章标题中的“信”是诚信之意.A.“信口开河”中的“信”是“随便,随意”之意;B.“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信”是“信任”之意;C.“通风报信”中的“信”是“消息”之意;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信”是“真诚,诚信”之意.句子的意思是:与朋友交往我是不是真诚的?(2)本题考查文章中事例的作用.考虑文章是议论文,因此举例子一般是用来论证某一观点.承接②段结尾可以看出所论证的观点.(3)本题考查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第⑤段的第一句话表明,该段主要讲“信”的重要性.第⑥段主要讲“信”的丧失以及应对措施,从因果关系角度来看,因为重要,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所以不能调换顺序.(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社会风气的形成既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靠国家的宣传和机制.个人角度,多反思,遵循道德标准;国家角度,多宣传教育,建立社会诚信机制等.答案:(1)D(2)作者列举这些“信”的经典事例,用来论证“‘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或“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3)不能.理由:第⑤段阐明“信”的重要性,第⑥段论述怎样做到人言可信不可畏,先讲原因后讲做法,逐层深入,符合认知规律.(4)①多进行“自心”的检点,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②要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③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并作出相应惩罚.【点评】这篇议论文的主旨理解较容易,考查试题也是常规题型,对于最后一问的开放型试题要注意能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给出观点.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西塘的水上清洁工小河丁丁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
本文标题: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2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