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一、集体的力量二、时间的安排三、迎考的措施1.研究课标、考试说明、教材及学生。2.整理归类教材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3.狠抓基础知识的训练。4.重视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5.做好现代文阅读的复习。6.写作好习惯的养成和写作素材的储备。四、考点的解读六个部分:1.知识积累2.语言运用3.古诗词阅读4.文言文阅读5.现代文阅读6.写作四、考点的解读专题复习:1.了解知识2.明确考点3.突破考点4.中考链接课堂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解题策略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品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阅读文言文语段,总结解题策略方法。2.提高自己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增强信心。①初读全文,把握大概。②细看题目,研读字词。③再读全文,加深理解。一、阅读方法①词语解释②句子的翻译③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明确考点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和评价人物的能力三、考点突破考点1:重点字词的翻译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之、其、而、以、于、为、然、者、乎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其一犬坐于前辍耕之垄上恃才放旷越明年,政通人和日始出时去人近考点1解决方案:1.知识迁移与链接。2.根据具体语境推测意思。考点2重点句子的翻译考点2:所谓的重点句子一、含有重点词语的句子。二、体现典型句式特点的句子,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三、反映文章主题、作者感情、写作意图等内容的句子。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考点2重点句子的翻译1.吾欲之南海,何如?2.子何恃而往?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举例说明,问题解析: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疑问句)2、孔子曰:何陋之有?(倒装句)此句在翻译时需调整语序,变为“有何陋”,翻译为: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省略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省略句。首先应将这句话补充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补充了承上省略的词,这句话就不难翻译了: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反问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带兵。1、吾欲之南海,何如?2、子何恃而往?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疑问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我想到南海,怎么样呢?你凭借什么去呢?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人立了志向,还不如蜀的边境的和尚吗?考点2解决方案句子翻译的原则信准确无误,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优美自然,译文要生动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考点3文章内容的把握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为何“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意从议论句中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考点3解决方案1.注意从议论句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注意人物描写,从中体会人物形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注意人物描写,从中体会人物形象。4、在阅读中把握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语句,在对比中体会文章内容。徐州2008年《张溥好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在阅读中把握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语句,在对比中体会文章内容。徐州2008年《张溥好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中考链接徐州2008年《张溥好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10.解释下面句中词语。(2分)(1)俄顷立就________(2)日沃汤数次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如是者六七始已。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l分)你的收获课内得法课外得益作业完成资料上第三个语段。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2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