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博士研究计划(定稿)
1表三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说明:1.本表旨在了解考生专业水平,拟订的研究计划入学后可以根据导师的意见作出调整。2.考生填写本表必须严谨求实,一旦成果部分的陈述发现弄虚作假,将视为学风问题而不予录取。3.本表连同报考登记表等报考材料同时交回报考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科、处或部)。填表日期:年月日姓名胡杨报考专业人文地理学导师李郇一、近年来考生本人的专业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1.考生的专业研究情况:一是对企业权力理论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权力理论中很多问题正处于激烈争论中,例如,企业权力性质是什么?什么是企业权力来源的基础?企业权力如何配置?以及由此派生的公司治理等问题,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给出了不尽相同的回答。本人从企业权力性质、来源、配置、使用与制衡几方面对企业权力理论研究状况作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二是在正在撰写题为《我国系类家族企业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治理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文主要从我国家族控股股东控制权结构偏好、我国系类家族企业控制权私人收益、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负效应、系类家族企业私人收益权治理四个方面对我国系类家族企业控制权私人收益与治理问题展开研究。此外,作为第二作者,参与了运用应用统计学对有关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2.考生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请注明发表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①企业权力理论研究探要,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②AgricultureProductionBasedonContractandRiskManagementunderOptionPricingModellingISTP(2008)第二作者2二、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研究课题论证:1.拟开展研究的课题名称:都市圈边缘区城市发展研究2.拟开展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2.1都市圈边缘区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圈和城市边缘区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都市圈边缘区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由于都市圈边缘区与都市圈、城市边缘区密不可分,下面分别对都市圈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2.1.1都市圈研究现状2.1.1.1国外研究现状都市圈概念是在日本首先提出来,1954年,日本曾仿照美国的SMA(StandardMetropolitanArea)定义了“标准城市地区”来表示城市的功能地域。但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渐放弃,城市的功能地域被具体化为各种“都市圈”,如被广泛应用的通勤圈、商业圈等,其实这些概念指的是城市的某一力量影响所及的范围。1951年,日本学者木内信藏通过研究城市人口增减的断面变化与地域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三个地带学说,其思想进而被发展为“都市圈”的概念,并作为日本及许多西方国家城镇群体重要的空间组织特征之一。木内信藏认为大都市圈作为100万级人口集团的中心,不是根据行政区划,而是根据在地域意义上的自然配置关系结合起来的范围,大城市圈层有中心地域、城市周边区域和市郊外城的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这也成为城市地域分异的三地带学说。木内信藏又于1979年在《都市地理学原理》一书中作出进一步论述,他将从市中心向外的三个地带依次命名为A、B、C,A相当于市中心,是城市活动的核心部分;B是与A的外缘相接,与市中心有着上班、电话、购物等密切联系的日常生活圈,是中心城区与乡村的过渡地带;C是B向外延伸的广大地域或远郊区,是城市人口的主要流入圈、商业服务圈等,是依靠功能关系来联系的一个范围。1960年日本提出了“大都市圈”概念,并给出了界定标准,规定中心城市人口须在百万以上或中央指定市,圈内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日本学者对都市圈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一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一要素(如产业、人口)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板仓胜高等人通过对阪神都市圈内工业企业分布的研究,推翻了日本都市圈是由大型重化工企业控制的传统观点。研究表明,由一系列规模不等、产业性质各异的企业组成的工业聚集体是日本都市圈产业的基本特征。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总结。如津川康雄通过研究京阪神都市圈内部三大城市的人口和零售业分布以及由此决定的城市中心性的空间变化,发现在城市核心地区中心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逐渐走向均衡发展。富田和晓从批发、服务业的区位动向入手对东京、京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结构变化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集中分布相对减少,多中心成为普遍现象。并提出要采用国际通用的都市区标准,对零售业、服务业及各种以白领职员为雇佣对象的服务业的区位动向进行比较研究。藤井正分析了根据通勤定义的都市圈在解释郊区化现象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从更大地域范围内解释大都市圈空间结构新特点的思路。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的概念,主要用来描述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到弗吉尼亚北部的城市化地区。随后,他对大都市带又作进一步研究,他将有3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叫做Megalopolis,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us)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巨大城市的名字。数百年之后,亚历山大学派的犹太哲学家菲洛(Philo)在他的作为统治现实世界的理念中的成熟亦使用了Megalopolis一词,汉语多译成都市圈、城市带、大都市带、城市群,也有的译成都市连绵带、大城市网络区、特大城市、城市集群等。戈德曼认为,都市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其一,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都市;其二,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的县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其三,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尾相连没有间隔;其四,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其五,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史玉龙,周一星,1996)。加拿大学者麦吉(T.C.McGee)研究了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内地等核心区域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这种新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包括了城市交通走廊及城市周围较发达的农业地区,是城市居民点与农村居民点、非农产业与农业、城市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混合体。麦吉认为亚洲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与欧美的人口和产业向成熟集中的城市化道路有着不同的特点,他用Desakota来说明这种新型都会区的形成机制,这个词相当于中文的“城乡一体化”或“乡村城市化”。由Desakota形成亚洲这种新型城市化区域在形态上类似西方的大都会区或城市连绵区,但其发生机制和空间结构特征与大都会区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Desakota区有较高的人口密度,较浓厚的农业基础,非农产业日益由核心区向农业地区发展;良好的区域基础设施,保证城市周围的农村与城市间密切的联系,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的规模大、速度快;覆盖着一个很大的相互联系的地域范围,一般可从核心区向外围延伸50km,有时甚至包括大小不等的几个城市中心区。由于各国情况不同,Desakota区形成的机制、过程和形成形态也会有所不同(McGee,1989)。1968年,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基于创新学说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创新源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以及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其与城镇体系形成阶段的对应关系。1970年,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从都市带的发展趋势大胆推断:未来(100年以内)各个大陆的都市圈将连接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巨大的空间和人口的聚落形式——寰宇都市圈(ecumenopolis)(Doxiadis,1970)。2.1.1.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都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周起业、刘再兴、高汝熹等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以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模式。周起业和刘再兴等(1989)提出了大城市经济圈的思想:“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通过它们,使大城市同相邻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及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形成全国的经济网络,协调部门和地区间的经济活动。……这个设想的进一步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依托,组织大城市经济圈,按大城市经济圈来安排地区生产布局。”同一年,高汝熹也提出了中国的圈域经济概念。1990年及以后数年,高汝熹和罗明义(1998)系统地论述了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理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出了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即“城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论证了“圈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发的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然趋势”;第二,对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通勤距离、经济距离和圈域半径界定了中国15个城市经济圈;第三,根据中国城市圈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强调“要按照圈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圈域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统一的圈域市场”等。杨建荣(1995)指出:“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战略,而都市圈又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并提出了八大都市圈的构想,即以上海为中心,南京、4杭州为次中心的上海都市圈;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都市圈;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都市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都市圈;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都市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都市圈;以贵阳为中心的贵州高原都市圈。周一星(1991)提出了类似于国外大都市带的概念:都市连绵区(MIR)。他认为MIR是“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周一星(1995)后来进一步指出,“都市连绵区是国家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大型人口和经济核心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成绩三角洲和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具有都市连绵区的特点;京津唐地区和从沈阳到大连的辽宁中南部地区也已呈现都市连绵区的雏形;从远景来看,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也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前景。许学强等(1995)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镇体系的影响,指出由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区位条件的差异,沿海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经济的全球化巩固发展了业已形成的城市群,促使新的成长群不断的出现。石忆邵(2002)认为,都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体化发展区域。中国城市化仅有小城镇发展战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都市经济圈或大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实施。因为,都市圈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中观地域单位;都市圈是人口密度较高的中观实现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都市圈模式是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整合模式;实施都市圈发展战略是适当提高消费率、实现投资于消费协调、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吴良镛(2003)指出,全球性的城市竞争与区域性的城市合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在很多地区,城市间经济要素与人员等交流频繁,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城市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可能包括一个中心城市及其腹地,也可能包括若干相互接壤的城市及其腹地,也可能包括数个地理上独立但相互临近的中心城市。从结构简单的小城镇聚落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地区,再到以城市化地区为核心的大都市区,进而到许多都市区连接而成的都市圈(带),反映了城市概念和城市区域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变化的总趋势是从行政城市向功能城市方向变化,从单一城市向城镇复合体的方向变化。”(周一星,1995)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都市圈是城市发展、人类聚落组织的最高阶段。2.1.2边缘区研究现状2.1.2.1国外研究现状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
本文标题:博士研究计划(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3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