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
把握主动人心为上——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成功薛斌一种需要CEO们需要什么?•了不起的体系未来CEO们!设计师们!•你们确实已经很优秀了•你们还需要什么呢?•必然性:市场—经营—营销—沟通•平台-身份-渠道问题•方法技巧问题:如利益、礼仪、•心态问题:影响力理念•(唐骏:提包的故事)•补课什么是五福?•长•富•安•好•善一篇论文论文:《弘扬传统文化力行利他医德》•——也谈医院文化改革•作者:薛斌杨先农宋振东于晓波崔跃迪亚拉文博•受民间公益项目“江苏溧阳苏园传统文化研讨会”的启发,笔者近来研读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一本是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两位都是备受推崇的大家,他们提出来同一个重要命题:如何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老实说我们无论哪个层次的中国人都是比较青睐这个命题的。•了凡先生和稻盛和夫先生关于命运问题的阐述都同样极其精彩,十分地具有说服力,但无奈他们两位不约而同地都是出家佛徒,其文章不免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有些显得局限的遗憾。•笔者在学习两位大师的基础上,试图突破这个局限,因此本文所讲的命运,不是基于宗教,也不是基于鬼神迷信,而是以另一套语境即逻辑思维来讨论命运问题,这样这个命题就可以拿得上台面,经得起考验,也不会对大家和我自己产生任何压力。•本文的逻辑观点是:1、先天造命,后天立命;2、立命的能量主要来自“利他”的积极心态;3、中医界当率先施行“利他”精神;4、中医专科团队是“利他”精神的培育模式是很好的切入模式。•一、先天“造命”,后天“立命”•稻盛和夫先生的魅力无与伦比。这个出生于1932年的鹿儿岛人,读书很不顺利,成绩也不好,在毕业之后找工作也颇为曲折,差点加入黑社会,最后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电瓷公司。27岁时他以300万日元,创办了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稻盛和夫52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创建了KDDI(日本第二电话电报公司),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让日本人用上了廉价电话。2001年,京瓷和KDDI都进入了《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一个看似平凡的青年,在有生之年创造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人生经历,无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都是最好的商业传奇。•稻盛和夫说:“根本而言,人生有看不见的两只手所主宰,一只叫做命运,另一只叫做因果。”•中国明朝立志名著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中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了凡四训﹒积善之方》通篇主旨无非“因果报应”四字。•两者如此接近,可知稻盛和夫在中国文化上的造诣之深!这里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比照:稻盛和夫了凡主要因素交织影响一只手“命运”“造命者天”先天基因;后天环境(家庭-学校-地区-社会-国家)等命运是经纱。人生超脱命运的轨迹,那是因为因果法则这个力量在发挥作用一只手“因果”“立命者我”愿望,欲望,觉悟,心性,良知,心态(思维方式与心智模式),激情,能力,毅力等因果是纬纱。与命运的经纱共同交织而成人生之布。善行有时并不立即产生善果,那是因为能量不是足够大•本文笔者非常推崇这两位大师的见解,团队愿意不遗余力为其推而广之,为了通俗易懂且改称为:先天“造命”,后天“立命”。——这是本文的第一个重要观点。•稻盛和夫先生特别看重因果,你相信因果吗?由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国家没有形成宗教国体,我们已有连续几代人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因此我们宗教语境让我们觉得有些勉强。•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民族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过去总以为只是民间迷信说法,或唯心主义的坏思想,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深入思考,那不是什么迷信,也不要给其戴上什么主义的高帽子,它就是真理!•一方面,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觉醒立志,并在工作中学习、锻炼、磨砺,且思善行善(想好事做好事)而使命运大大改变。关于这点,大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另一方面,大家很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做出一定的努力并不会马上出现期待中的结果呢?善行没有得到善报呢?稻盛和夫的解释是,仅有的一点善行与努力会被强势的厄运淹没。•同时,稻盛和夫先生以其80多年的人生阅历反复加以证实,若从20年、30年这样的长时段来看,因果的吻合度非常之高,几乎是准确无误。•我们从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兴衰就可以看出规律: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与他们平日行为和人生态度相一致的结果。基本上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家各得其所,进入他们相应的境遇。•他说,原因和结果之间几乎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其吻合程度高得可怕!•中国人一样有类似的智慧认识,明代《菜根谭》有言: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你即使看不到它,它也在茁壮成长。•我们所谈的看似迷信,其实科学。•因果法则符合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则,就是我们中国人喜欢讲的天理、天意,其实就是规律,道家称其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大道至简。•我们应当相信,善的循环之轮一定会继续扩展,我们只管努力。•记住:因果必报,需要时间;行善积德,坚持不懈。二、立命的能量主要来自“利他”的积极心态•上文提到一个大家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做出一定的努力并不会马上出现期待中的结果呢?善行没有得到善报呢?”•稻盛和夫的解释是,我们仅有的一点善行与努力会被强势的厄运淹没。•《了凡四训》中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原文故事是这样的: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了凡先生借中峰和尚的口以“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来解释,并反问人们“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笔者则以为这个问题可以放在现代语境中,用科学逻辑的观点来解释:一个事物要改变另一个事物必须有足够大的能量,你做出的努力未能改变命运形势,那是因为你努力的能量还不是足够大。也就是说,立命,是需要足够的能量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重要观点。•在经典音乐领域里,贝多芬大师留下一首传世的《命运交响曲》,你可以感受到其中人生与命运PK的纠结情怀。人们能否抗争到底并最终改变命运,就取决于人们的能量大小。•既然改变命运需要足够的能量,那么这能量从何而来呢?•最经典的说法莫过于“知识改变命运”。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从此一批有一批贫寒家庭的年轻人通过高考实现了“鲤鱼跳农门”,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甚至同时改变了整个家庭以及家庭后代的命运。笔者也是这样的过来人,有亲身的感受。•我们可以再放开思路想一想,“鲤鱼跳农门”固然是一个大的分水岭,但人生仅此一“跳”吗,对于那些没有跳过来的人们,他们就没有希望了吗?从此仅仅因为“知识”这一个因素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如快乐)了吗?再看看那些跳过来了的人们,其命运也是千差万别,仍然用“知识”这个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无疑是很勉强的吧。•可见,“知识改变命运”之说是有其较大的局限性的,不是单一的因素在改变命运,而是复合的因素在改变命运。这些复合因素——“变量”——对命运的改变,笔者认为我们的现代管理科学是可以提出相应的逻辑模型或数学模型的。•自2009年至现在,笔者团队开创了“中医文化与专科建设课题”,办了多期面向医院院长的论坛和面向科室主任、医护人员“团队特训”,我们倡导识人-用人-诲人的四字口诀:激心能耐。大家也深以为然,认为成功的人生确实需要这四个字,即激情饱满、心态正面、有能力、有耐力。现在看来,这就是现代科学管理语境中的一个用语言表达的逻辑模型。•后来我们读到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他提出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稻盛和夫先生的方程式比我们的四字诀的相同处是,基本上都把与人生成功相关联的几个主要的关键变量列入了。他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的“心态”基本相同,他的“热情”与我们的“激情”也是相同的,而他的“能力”与我们的“能力”则完全雷同。这些都是令我们感奋之处。也有两个不同处。•其一,我们的四字诀比他的公式多一个变量,即“耐性(耐力)”,就是说对事业坚持不懈的时间长短,我们觉得这个还是必要的,人生大戏近百年,大器晚成不为晚,晚节不保不成功。这个变量的缺欠是稻盛和夫方程式的主要缺陷。•其二,稻盛和夫的方程式明确是用的乘法,我的四字诀没有明确用乘法。这一点很是紧要,这便分出稻盛和夫先生与我们团队认识功夫的高下,晚辈当自愧而奋起啊!•因此,我们决定以后就借鉴用稻盛先生的成功方程式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做两个变动:•一是加上“耐力”这个变量,作为其中一个乘数;二是将整个方程式命名为“立命能量值方程式”。数学模型表达如下:•立命能量值=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耐力•(-100至100)(0至100)(0-100)(0至100)•••在这个“立命能量值方程式”中,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智力,特别包含先天方面的资质如健康的体魄、智商等;所谓热情,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这是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控制的后天方面的因素。•这两个因素都分别用零分至一百分表示。因为是用乘法,所以即使是有能力而缺乏热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相反,自知没有能力而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那么比赋予先天资质的人得到的结果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这个变量,说“思维方式决定人生”也并不过分。思维方式这个词是主要指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可以是一种心态、心智模式、哲学、理念或者思想等的复合表达。•佛教里有“善恶有报”的说法。所谓善恶也叫梵(Karman,佛教羯磨之意),是善恶报应的依据。就是说,意念为“因”,其“果”就表现为现实。•这说明思考的内容很重要,意念中是否混杂“邪念”,结果会出现天壤之别。•稻盛和夫先生希望人们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许有人断定此言极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在八十年的人生中多次体验后确信不疑的不二法则。•他说,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其人生也将不如意。这样的法则在宇宙中发挥着作用。意念并不一定马上就表现为结果,因此人们也许难以理解,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长时间来看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他们自己曾经在意念中描绘过的。所以,必须要有纯洁美丽的心灵,这是思考人生态度的大前提。•为什么呢?因为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宇宙本来具备的“意志”。••科学界已经论证,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让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进化发展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进化的意志。如果能够很好遵循自然意志所产生的趋势,那么就能给人生带来成功和繁荣。如果背离该趋势,那么等待的结果将是没落和衰退。•所以,稻盛和夫先生告诫人们,对于世间万物我们都要怀抱“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的利他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流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此相对,憎恨、仇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爱心、真诚以及平等善待一切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宇宙当中,使整个宇宙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至此,我们应当相信:改变“思维方式”——即心态、心智模式,就会给我们改变命运带来巨大的能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大转变;而“利他”——也即爱心,则是所有心态中最为重要的内涵,改变命运的能量最大!•——这是本文的第三个重要观点。一本小人书西方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逻辑•西方国家的精英一直在寻找克服市场经济弊病的良方,至今没有找到。•西方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观是以物为本,以斗为贵。•西方式个人与社会发展逻辑:竞争→斗争→战争→人类毁灭。•在这种文化基因制约下,西方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法解决市场经济的弊病问题•只好向中国求救,向中国文化求救。《弟子规》之爱•《弟子规》通篇讲的是爱•要求人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就是说,要爱天下的父母兄弟,真正做到“泛爱众”。•人人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谁还去做那种伤天害理、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广大劳动者痛苦上的事情呢?•《弟子规》上讲:
本文标题: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6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