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世界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南亚
南亚和印度考点: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2.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3.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4.南亚的人口问题。5.印度的工农业类型及分布。6.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一、位置与范围(读图思考)为什么南亚被称为南亚次大陆?1、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孟加拉国尼泊尔克什米尔孟加拉湾阿拉伯海10°N20°N30°N70°E80°E90°E2、经纬度位置:3、板块位置: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4、范围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其中属内陆国的是:与中国相邻的是:临海国是:岛国是:二、地形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地表崎岖,起伏大;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较低平三、气候1、三大气候类型与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流域;高原山地气候:北部2、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表现: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旱季后期(3至5月),气温迅速升高,半岛内部可达45℃以上;思考:为什么南亚热带的范围分布纬度偏高?成因:南亚降水的时间分布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降水多的地区:降水少的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降水最多:乞拉朋齐乞拉朋齐:1861年年降雨量20447毫米。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降雨量达24461毫米。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乞拉朋齐有“世界雨极”之称,分析原因?成因:位于山地和丘陵的迎风坡位置,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四、三条河流1、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2、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3、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六、南亚的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2、旱涝灾害频发3、孟加拉国多受热带风暴、飓风袭击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夏秋多飓风活动;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入海,水网密布;7—9月的雨季,孟加拉湾潮水上涨,多风暴潮;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2007年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将电线刮断,把树木连根拔起,大量房屋吹倒,造成1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1991年的飓风夺去了14万人的生命。青春、光荣和财富全都在时间的流水里逝去但愿这泰姬陵熠熠生光像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水。——泰戈尔印度△灾害频繁的多样农业△不稳定的气候△举世瞩目的民族工业一、印度概况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二、农业生产1、三大有利条件⑴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⑵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⑶季风气候,水热充足。2、主要作物⑴粮食作物:水稻、小麦⑵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3、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恒河三角洲黄麻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东北部低山坡上茶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而分布在干燥少雨的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西北部灌溉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小麦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降水充足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原因分布种类季风的不稳定性:西南季风来得晚,或去得早或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抗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4、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工业生产1、工业部门与分布工业部门分布区位因素钢铁工业棉纺工业麻纺工业电子工业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孟买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和对外贸易港口加尔各答地处黄麻产地和港口班加罗尔“南亚硅谷”1、工业部门与分布2、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加尔各答为中心,以麻纺织、钢铁工业为主;西部沿海以孟买为中心,以棉纺织工业为主;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以高新产业为主。五、主要城市首都、铁路交通中心:最大城市、恒河口附近,麻纺中心,重要海港: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中心:南部,新兴工业中心: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火药桶之争由于历史问题,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印、巴两国争夺的焦点。几十年来,围绕克什米尔,两国大小战争共发生过三次,冷战更是几乎从未停止过。印控克什米尔区穆斯林不断制造的暴力活动一直是印度政府的心病。印巴对抗、军备竞赛,使得两国军费开资居高不下,同样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总结:南亚的“十个三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2010东盟和中国联合自由贫易区”的逐步形成,一个将近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市场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将出现在世人面前。(1)图中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国际性河流是河,20世纪末,学者和专家提出了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对该河流域进行开发?湄公①水资源利用;②水能资源开发;③旅游资源开发;④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⑤航运业发展与合作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系列----东南亚(2)“环北部湾经济圈”有可能会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经济圈”。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气候优越,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农作物种类多②区域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③地理位置优越:面向东南亚,临近港澳台④靠近国际航道,交通便利;⑤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⑥政策优惠,区域合作及国际协作条件好⑦随着东盟和中国联合自由贫易区正在逐步形成、泛珠江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西部大开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等,将进一步推动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阅读材料: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侧海域发生8.7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并引起海啸,导致近30万人死亡,12万人失踪,其中印尼损失特别严重。为什么本次印尼海啸破坏极其惨重?A地震强度大(震级大,震源浅,离震中近)B沿海地势低平,沿海人口密度大C未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体系投入太大,与经济收益不成比例,是克拉地峡运河计划所以难以实施的首要原因。支持开凿运河的人们曾拿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例子来论证开凿的必要性。但是翻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克拉地峡运河和苏伊士、巴拿马两条运河实际上不具可比性。苏伊士运河节省的航程是整个非洲大陆,从印度孟买到英国伦敦的航线因此而缩短了8800公里。巴拿马运河节省的航程是一个南美大陆,北美东西岸航距缩短8200多海里。而克拉地峡运河节省的仅仅是几百公里长的一个马来半岛,缩短航程仅1000公里。苏伊士、巴拿马这两大运河在刚建成的几十年内,一直处于亏本与微利的状态。其中巴拿马运河的财务状况至今还不理想,目前苏伊士运河年收入也仅为19亿美元左右,而且有下滑趋势。克拉地峡运河的投资达到280亿美元,抛开所有维护运营费用不计,以节省航程比例折算,假设每年收入2亿美元,那么至少要14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开凿运河的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后果是,对新加坡利益影响太大。“开凿这条运河必将导致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整体性衰退。”“新加坡的石油冶炼、中转贸易、货物仓储各个产业的繁荣都依赖于马六甲海峡。一旦运河开通,新加坡所有产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中国如果不考虑新加坡的损失,与泰国、日本等合作强行开凿。必将严重损害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关系,严重损害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克拉地峡运河的开通最大的受害者是新加坡,那么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吗?回答是否定的。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本国有一定石油产量,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也可以输入石油,海运虽然重要,但也仅仅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对岸的日本则是四面环海的岛国,本国资源极度匮乏,石油输入完全依靠海运。因此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如果能实现,对分散日本的石油运输风险无疑意义更大。日本是真正的最大受益国。日本一直热心克拉地峡运河计划,曾多次主动提出各种避开马六甲的建议,并希望得到中国的积极回应。【例】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⑴~⑶题。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⑶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五、人口和宗教1、人口数量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过亿。以人种为主白色2、三大宗教佛教为主:印度教为主:伊斯兰教为主: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本文标题:世界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南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1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