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任医师心理学硕士即将离开校园,步入实习择业就业阶段,你的心情如何?•焦虑最常见,其次为兴奋,还有不舍得、无奈、恐惧、好奇、期待等等。我的迷茫?•我能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有哪些与我所学的专业相关、与就业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状况如何?有哪些岗位适合我呢?实习就业前的迷茫主要来自——•对自身从事什么工作不明确•对企业不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赵丹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择业就业前心理准备影响职业选择的个性心理因素知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①气质:每个人都有其固定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并且对所从事的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因此,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适合从事的工作类型也有差别。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有直接的帮助。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灵活而易动感情,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方面缺乏耐力。气质类型•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气质类型•粘液质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注意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办事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执着。气质类型•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小事,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和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易畏缩,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不善于交往,比较孤僻。四种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1)多血质•适合从事要求灵活反应的工作,如外事工作、公关工作、导游、新闻工作者、公安人员、营销等,但多血质的人不适宜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和要求细致的工作。(2)胆汁质•适宜竞争激烈,具有冒险性的职业,如探险、地质勘探、登山、体育运动、政治家、企业家、节目主持人等,对长期安坐的细致工作很难胜任。(3)粘液质•适合从事要求细致、有条不紊和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外科医生、法官、财会、统计方面的工作。但不适宜从事具有冒险性的工作。(4)抑郁质•适合从事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如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医师、机关秘书等。一份来自哈佛的研究报告•在1960——1980年间,哈佛商学院对1500名毕业生进行研究,一开始即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计划先赚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共1245人占83%;第二组,先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认为以后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共255人,占17%。•结果20年后,两组共诞生101位百万富翁,其中,一人属于第一组,100人属于第二组。分析•兴趣是激励行为的重要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疲劳,并能发挥他才能的80%—90%;相反,对工作没有兴趣的人,面对困难很容易轻易放弃,并且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感到筋疲力尽。知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②兴趣、爱好:兴趣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兴趣可以开发人的潜力、能力和智力,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稳定的兴趣会成为巨大的行为推动力,促使你在工作中作出成就。但兴趣不良对择业也会起反作用。知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③能力、特长: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事任何一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一般能力,又要有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缺少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不同的职业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的能力,也称为一个人的特长,如计算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擅长能力与职业类型的选择•(1)语文能力:节目主持人、记者、编辑、销售、律师、法官等•(2)逻辑思维能力:会计、投资理财师、财务管理人员、统计人员等•(3)空间判断能力:陆海空驾驶、地理测绘、室内设计师、服装设计、美术工作者等•(4)肢体动觉能力:木工、模型制作、雕刻、缝纫、编织、体育老师、运动员等•(5)音乐能力:歌手、演奏家、调音师、DJ、节目制作人等•(6)人际关系能力:政治家、企业家、外交家、人事主管、销售、公关、导游、中介等•(7)自然观察能力:动植物学家、园艺家、自然探险者、科技从业人员等知己—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④性格:事业的成败,性格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甚至性格上的因素比能力更重要。因此,选择一个适合你性格的职业,会使你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充分享受职业与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人的性格类型可以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具有外倾性格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更适合于从事对内、对外交往性强的工作,如教育、公关、营销、管理性的工作等;•具有内倾性格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更适合于比较深沉、细致的工作,如财会、医生、技术性工作等。性格特征与职业类型的选择•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J.霍兰德(HOLLAND)认为职业兴趣是人格的体现,人格与职业的相互匹配,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基础。他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与之相匹配的是六大职业类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和职业匹配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和职业匹配理论•1.现实型:喜欢从事技艺性或机械性的工作,长于动手并以“技术高”为荣。电器师、自动化技师、制图员等。•2.调研型:偏好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并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探究。科研人员、技术发明人员、实验员、计算机编程师等。•3.艺术型:喜欢自我表现、艺术创造、个性化的工作,喜欢通过各种媒介表达自我感受。作家、画家、摄影师、音乐、表演等。•4.社会型:喜欢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关心社会问题,对公共服务与教育活动感兴趣。教师、医生、护士、导游、社团工作者等。•5.企业型: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营销员、采购员、调度员、零售商、律师、政治家等。•6.常规型:喜欢从事有条理的工作,按部就班、愿意执行他人命令、接受指挥而不愿独立负责或指挥他人。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等。•一家公司的老板准备向自己很相信的甲、乙、丙三人委以重任,让他们分别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业务推广、策划与后勤工作。但究竟怎么安排呢?这位老板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安排了一次只有他自己和这三个人参加的会议,假装是商谈公司的发展计划,开会中制造了一起假火警。结果,甲见状便起身说:“咱们赶快先离开,然后再想办法。”乙一言不发,马上冲到屋角去拿灭火器寻找火源。丙却坐着不动说:“这里很安全,绝对不可能失火。”同样的情景,三个人的反应很不同。•你认为老板最后的决定是什么?理由?•老板决定:让甲去负责财务管理,乙负责公司的业务推广,丙负责策划和公司的后勤工作。•理由:甲主张先离开危险区,说明他沉稳老练,能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表现出个性谨慎,稳重的特点。乙显然是比较勇敢、大胆、果敢且敢于冒险,表现了他个性中大胆、富于进取的一面。丙对公司的的安全设施早已了如指掌,并充满信心,甚至可以说是才智过人,可能早已看穿这个假局。•结果证明:这三个人的个性特征符合这三种工作的要求,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索尼公司。知彼•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拟就业企业所在行业的位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等单位最注重实习生的素质和能力•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沟通协调合作能力•用人单位喜欢的工作态度:•准时、诚实、可靠、稳定、主动、合作、学习、幽默、乐于助人。•不喜欢的工作态度:•懒散、迟到、缺席、不忠实、不诚实、太少或太多野心、被动、不合作、没礼貌、不守规则、不尽责、适应能力差、虚假报告、精神不集中通过自我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既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还要了解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趋势和素质要求。“知己知彼”,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选择职业的策略兴趣与职业匹配特长与职业匹配气质与职业匹配性格与职业匹配选择职业的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职业的选择求职心理择业的心理误区自卑畏怯自负心理焦虑心理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择业心理调适•1.积极面对现实,客观认识就业环境,定位合理。•2.结合自身条件,理性择业,合适为好,避免从众心理,不攀比。•3.自信、自强,勇于竞争,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4.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势在必得”的想法。•5.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遇到挫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6.善于思考、反省。•7.进行合理宣泄,积极调整情绪。面试中常提问的问题谈谈你自己的情况清晰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讲正面的事情、使用具体例子、简明扼要,不超3分钟、自我介绍完毕,要问问主试人是否还需要了解其他情况你的应聘动机是什么最好结合应聘单位的情况和个人的特长来回答避免讲空话、避免简单庸俗你的人际关系如何实事求是你有什么业余爱好你有什么特长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缺点暴露要适度你认为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说明理由从典型的个性特点入手,因为适宜的个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从所学专业出发从工作岗位特征与自身发展设想结合来谈假如你被录用,希望单位为你做点什么假如未被录用,你会怎么想掌握一些求职技巧与求职礼仪•微笑:自信的微笑•自我介绍:两分钟客观表述自己(优势、特长)•倾听:聚精会神•应答:思考5秒钟•致谢:真诚(不管面试结果如何,都保持应有的仪态,如:多谢给予面试的机会;多谢批评指导,然后礼貌说再见)来自哈佛大学的调查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25年后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步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高级技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5年来几乎都没有目标,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订立目标行动“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俄罗斯克雷洛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祝大家顺利择业就业!•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家纳特·史坦芬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要求4名前来求职的人,要一边做自我情况报告的录音,一边用小型的煮炉煮牛奶。•第一位求职者声称自己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有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在报告最后特意提到牛奶煮得很好。第二位求职者的报告内容与第一个人相差无几,但他在报告的最后说,他不小心碰翻了煮炉,牛奶也煮煳了。第三位的情况和前面两位不同。他说自己的学业很糟糕,而且社会组织活动能力不怎么样,但他的牛奶煮得相当棒。第四位的自我报告和第三位相似,并且牛奶也煮得差劲。•史坦芬格认为,所有求职者都可以归于上述四类人之中,第一类人:十分完美,毫无欠缺;第二类人:非常完美,略有欠缺;第三类人:欠缺,有小长处;第四类人:毫无长处。•表面上看来,似乎第一类人成功的几率应该更大,但现实的天平却常常倾向于第二类人。因为人毕竟还是现实的,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毛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美。同时,一个人如果锋芒毕露,会让老板觉得你华而不实或者故意做作,甚至还担心浅水养不住你这条大鱼。所以,
本文标题:《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3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