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2018.01.25)
宁波大榭石化运行六部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2018.01.22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石油化工行业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行业。石油化工生产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其他行业,有它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易燃易爆。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或易爆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易泄漏、挥发。一旦操作失误,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大,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事故,甚至是重大事故。2、毒害性。石油化工生产,有毒物质普遍地存在于生产过程之中,它们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存在,并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原来的状态。在生产操作环境和施工作业场所,还有一些有害的因素,如工业噪声、高温、粉尘、射线等。这些都是影响员工身心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3、腐蚀性强。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主要来源: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三是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这些腐蚀物质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危害性,而且对设备、环境也有很强的腐蚀破坏作用。4、生产的连续性。炼制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工序多,过程复杂,并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长周期的连续运转。在企业内部,各个运行部之间,作业区之间,工序之间,是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套装置或单元发生事故,都可能影响到全局。鉴于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因此我们每位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熟练掌握工艺操作规程、熟悉现场工艺流程及设备操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自己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中海油“五想五不干”安全行为准则,严格执行“六必须”以确保自身安全和我公司的安全生产。DCC联合装置作业风险危害:高温粉尘火灾硫化氢中毒噪音噪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中毒火灾、爆炸火灾、爆炸、硫化氢中毒碱灼伤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中毒实现“5个零”的HSE目标,即:●死亡事故为零;●重大损失事故为零;●环境污染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中海油“五想五不干”:一想安全风险不安全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没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六必须:一、高风险作业必须有计划有方案。二、高风险作业必须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三、高风险作业必须申请作业许可和相关告知。四、高风险作业必须办理作业票。五、高风险作业必须按销项法对每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确认。六、高风险作业必须落实全程人员和视频监护。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有关数据表明:化工检修过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8%,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请不要让家人担心,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下面这6项检修作业中的安全措施,一定要牢记!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NO1: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作业风险: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安全措施: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把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排净、置焕、冲洗,分析合格,办理《作业许可证》。2.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3.低洼处检修,场地内不得有积聚的腐蚀性液体,以防作业时滑倒伤人。4.腐蚀性液体的作业面应低于腿部,否则应联系相关人员搭设脚手架,以防残留液体淋伤身体、衣物、但不得以铁桶等临时支用。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5.作业时,根据具体情况戴橡胶手套、防护面罩,穿胶鞋等相应的特殊劳保用品。6.拆卸时,可用清水冲洗连接面,以减少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的侵蚀作用。7.接触到腐蚀性介质的肢体、衣物、工具等应及时清洗;若有不适,应及时治疗。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事故案例: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NO2:转动设备检修作业作业风险:转动设备检修时,误操作电、汽源产生误转动,会危及检修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设备(或备件)较大(重)时,安全措施不当,可发生机械伤害。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安全措施: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进行有效隔离,把动火检修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排净、冲洗、置焕,分析合理,办理《作业许可证》。2.在修理带电(汽)设备时,要同有关人员和班组联系,切断电(汽)源,并在开关箱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3.作业项目负责人应落实该项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及审批;对于危险性特大的作业,应与作业区域安全负责人一起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4.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均要认真执行。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区摆放,善加保护,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专人值班看守。6.在使用风动、电动、液压等工具作业时,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安全施工。7.设备(或备件)较大(重),需要多工种协同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令行禁止。8.加强油品类物质管理,所有废油应倒入回收桶内。9.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事故案例中海油中捷石化8.10火灾事故事故经过: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NO3:高处检修作业作业风险:作业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发生人和物的坠落,产生事故。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安全措施:1.作业项目负责人安排办理《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按作业高度分级审批;作业所在的生产部门负责人签署部门意见。2.作业项目负责人应检查、落实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梯子、吊篮)、安全带、绳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业现场监护人;工作需要时,应设置警戒线。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4.高处作业时不应上、下同时垂直作业。特殊情况下必须同时垂直作业时,应经单位领导批准,并设置专用防护棚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5.避免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必须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业负责人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证充足的灯光照明。6.遇有6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而影响视觉和听觉的条件下或对人身安全无保证时,不允许进行高处作业。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7.高处作业过程中:安全监护人要经常与高处作业人员联络,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职守;当生产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高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当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NO4:动火检修作业作业风险: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爆炸事故,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安全措施:1.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2.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3.《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4.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5.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行动人作业,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6.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产生事故。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7.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两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8.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9.可燃气体带压不置换动火时,要有作业方案,并落实安全措施。同时,设备内压力不得小于0.98kpa,不得超过1.5691MPa,以保证不会形成负压;设备内氧含量不得超过0.5%。否则,不得进行动火作业。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10.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11.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事故案例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11·30”人员伤亡事故事故经过:2017年11月22日,重催装置检修后喷油。因分馏塔油浆系统固含量偏高,于11月28日再次停工对反再系统及油浆系统问题进行检修消缺。11月29日,车间组织内部施工计划评审会,对11月30日检修重要施工进行安排。11月30日,在白班9:45交接班会后,设备副主任签发作业许可证。11月30日11:06开始施工,开始对管箱螺栓进行拆除。施工至12:20分左右,管束自前管箱法兰处与封头共同飞出,造成死亡5人(承包商人员),重伤2人,轻伤14人(其中乌石化10人、承包商6人),蒸汽发生器壳体在反向作用力下,向泵房侧移动6-8米。原因分析经初步调查,本次事故是在E2208/2蒸汽发生器检修打开过程中,壳程蒸汽压力2.2MPa未释放,且未采取物理隔离措施,致使管箱螺栓拆除至剩余5颗时,螺栓超过极限强度,失效断裂。管箱及管束在蒸汽压力作用下,从壳体飞出,造成施工人员伤亡。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未进行有效风险识别。E2208/2检修过程中,车间相关人员对蒸汽发生器壳程可能存在中压蒸汽,在打开时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未能认知;虽然开展了工作前安全分析,办理了作业许可证,但上述措施流于形式,在工作前安全分析和办理作业许可证的过程中仍未能有效识别风险。2.安全措施考虑不充分。在停工方案中,仅考虑了在E2208/2管程出入口阀后、出口阀前加装盲板,未考虑壳程蒸汽加装盲板的措施;在工作前安全分析中没有勾选能量隔离措施;在作业许可证中,虽然勾选了切断工艺流程、隔离等相关措施,但未制定隔离盲板图,未勾选上锁挂牌措施。3.现场措施确认检查不到位。从作业票上看,车间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负责人以及班长、监护人均有签字,但都未对安全措施不全、隔离措施不落实提出异议;施工时在作业票上签字的监护人发生变更未到现场,顶替人员也未到位;施工方在车间监护人未到场、未对系统隔离措施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开始了检修作业。4.管线/设备打开执行不严格。因现场知情人员被政府调查组控制,尚未见到本次作业的管线/设备打开作业许可证,查阅事故前一天该装置另一台设备(P2206/1)管线/设备打开作业许可证,仅勾选了单截止阀隔离措施,未采取双截止阀双重隔离等硬隔离措施,反映出该车间管线/设备打开管理不严格的问题。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仍然没有真正吸取事故教训,红线意识不强,直线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作业许可和风险辨识流于形式,员工责任心缺失,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的严重问题。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NO5:密闭空间检修作业作业风险:密闭空间内存在有缺氧、高温、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等隐患,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发生燃烧、爆炸,可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安全措施:1.联系工艺人员切断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并采取上锁措施,加挂警示牌;有效隔离与有限空间或容器相连的所有设备、管线。2.密闭空间经排放、隔离(加盲板)、清洗、置换、通风,取样分析合格后,作业人员办理《作业许可证》、《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3.作业前,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安全带、安全绳、长管面具、不超过24V的安全电压照明、防触电(漏电)保护器以及配备通讯工具。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4.监护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选择好安全监护人员的位置;监护过程中,要经常联络,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中断作业,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必须注意自身保
本文标题:最危险的6大检修作业(2018.01.2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3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