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过哪些文章?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哪些著名的文章?林雪抗战时期2、1937年7月23日《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主要强调:要“以政治条件和物质条件相结合”,“改造军队的政治工作,使官兵一致,军民一致。”1、1937年7月《实践论》937年7月《实践论》该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抗战时期3、1937年8月《矛盾论》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要遵循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总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唯物辩证法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抗战时期5、1937年10月25日《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对军队历史工作经验做了新的概括,深刻地阐述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即:三大基本原则。1、官兵一致原则2、军民一致原则3、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4、1937年9月《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937年7月《实践论》该文中主要指出“现在国民党军队的制度还是老制度,要用这种制度的军队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的。”“改变的原则就是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中心任务是改变军队的政治精神和政治工作。”抗战时期7、1938年5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回答和解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要不要坚持和怎样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问题。6、1938年《论持久战》937年7月《实践论》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的阐明的持久抗战总方针:(1)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2)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3)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抗战时期9、1938年《战争和战略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8、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937年7月《实践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强调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必须保持党的独立性。抗战时期11、1939年《国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务》科学地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各个革命阶段的不同特点。10、1939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937年7月《实践论》主要论述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而且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培养、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途径。抗战时期13、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论述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文章中还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12、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937年7月《实践论》提出党的建设、武装革命、统一战线三个法宝,把建党称为一个“伟大的工程”。抗战时期14、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937年7月《实践论》(1)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其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再次,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2)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文化纲领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抗战时期15、1940年《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抗日根据地的政治问题》和《论政策》937年7月《实践论》这三篇文章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注意:在争取中间势力时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1.们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我们对顽固派做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在这几篇文章中要强调的是:(1)“中间派”是毛泽东在《目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提出的,它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2)“中间势力”这一概念则有两种情况:①当指三三制政权中的中间势力时,是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对三三制政权的组成原则的划分中提出的,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②但当它用于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概念时,它包括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抗战时期17、1941年《纪念白求恩》就是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16、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937年7月《实践论》该文章是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它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抗战时期19、1941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论述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文章中还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18、1941年《为人民服务》937年7月《实践论》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抗战时期20、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937年7月《实践论》该文章是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该文章中主要对实事求是作了精辟的阐述。抗战时期22、1941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1、1942年《反对党八股》937年7月《实践论》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抗战时期24、1945年《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把“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当做“我们的一般纲领”;而把“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当做“我们的具体纲领”。这是根据当时形势来制定的。在报告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报告中提到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23、1943年6月《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937年7月《实践论》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文标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过哪些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4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