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鲁教版)教材分析一、必修第二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教材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为目的,按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发展”这一清晰、突出的主线来组织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教材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一(自然地理)抓住了三个问题,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二(人文地理)主要抓了两个问题,即人类各种活动的地理条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必修三(区域地理)则用大量的区域案例,论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另外,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新教材还编排了7个选修模块,即选修一《宇宙与地球》、选修二《海洋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选修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由此可见,必修第二册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二、必修第二册编排特色及内容安排教材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课文内容精选中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着重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使教学内容有弹性、教师组织教学有空间。此外,教材还编入了大量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在编排形式上,每节开头都有一段图文并茂的小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正文中还适当穿插安排了一些知识窗,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后安排了“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每单元的后面均设置了“单元活动”。集体开展专题性单元活动,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必修第二册包括四个单元,分别是:人口与地理环境;城市与地理环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又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诸多问题的焦点。所以将“人口与地理环境”作为首篇,就是首先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会为以后学习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既促进了整个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并且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在“人口”之后,安排了“城市”,即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各种居住活动,既改造了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破坏了环境。要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这也为后面学习人类其他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人类要生存,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地从环境中萃取、开发自然资源,这也形成了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产业活动。教材在继人口生产、城市发展之后安排了人类的产业活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要实现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统一,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产业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宗教活动等,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教材在最后安排第四单元,阐述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本书还安排了四个单元活动。运用地理图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人口地理的研究经常要运用到大量的统计图来表现研究成果。教材在第一单元后安排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可与教材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绘图技能的同时,复习巩固人口的基础知识。第二单元的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初步了解GIS技术在当今城市管理、灾害监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产业活动的区位研究都是先从地图开始的,最后的成果也将落实到地图上,且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地图将成为主流,所以教材在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后,安排了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为体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基本理念,教材在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后,安排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来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而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要求降低。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不仅“教教科书”,而且“用教科书教”。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首先从时间上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然后从空间上,即人口的迁移、流动和分布,来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核心问题,即人类自身的生产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这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口观的基础。课标要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其中“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知识铺垫,“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的自然延伸,考纲皆未作要求。因此,“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课表要求。教学建议: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部分,可让学生列表比较古代、近代、现代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缓慢、加快、爆炸)及原因,可再补充“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状况的特点(增长减缓)及原因”,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充分利用教材第2页和第3页的图1-1-2,表1-1-1,1-1-21,1-1-3对比分析,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人口增长在时间上的差异,然后结合历史分析原因。2.同一时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可让学生结合教材第6页图1-1-6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增长的差异,提醒学生注意非洲,印度,拉美等地区和国家。3.“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部分,首先明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教材第4页图1-1-4探究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三率”的不同特点,并列表比较原因及地区分布,穿插教材第5页“活动1”。然后结合教材第4页图1-1-5探究分析“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将教材第27页“二、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提前)。教材第4页图1-1-4,即人口增长模式图要求学生认真掌握,在复习时可采取学生到黑板绘图的办法,促进学生掌握。4.探究教材第5页“活动3”,导出“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该内容尽管考纲未作要求,还是应该让学生用精练、条理的语言概括出来。最后可进行教材第7页“活动3”,了解中国建国以来人口的增长状况及原因,拓展知识。重难疑点解析:1.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人口增长的数量还是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内涵。3.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表述:⑴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原始型、粗放型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传统型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现代型、集约型。“过渡型”的说法去除。鲁教版在课文内容中只提出了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但在活动中提出了模式的名称,结和活动让学生记忆。4.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灵活掌握,如09年的天津卷考到上海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就不能死套发达国家的措施。第二节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列了三个标题,即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其中“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是对前两个问题的概括和总结。考纲对本节的要求只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材之所以增加“人口流动”的内容,是让学生对“人口移动”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教学建议:1.可在明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区别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第11页活动和教材第8-9页图1-2-1、图1-2-2,让学生列表比较人类社会早期、15至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迁移的路线、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2.适当补充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国家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因为“人口迁移”是本节的重点。3.“人口流动”部分的教学,可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主要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工流”。4.最后根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原因,归纳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同时穿插进行12页、15页的活动。也可调整教材顺序,先学“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再分析不同时期人口移动的特点。5.本节课内容中有一点问题需要商榷,即如何界定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重难疑点解析:1.外籍劳工属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四种,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隔因素和个人因素。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人口的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对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力因素;好的教育设施对学龄儿童的父母可能是拉力因素,但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推力因素,因为维持好的教育设施,意味着纳税人将要多纳税。迁移还受迁入地和原居住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如迁入地和原居住地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迁移成本的影响。最后,迁移还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性别、年龄、个性、文化水平、敏感程度、对其他地区的认识程度、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等,都会影响他对原居住地和迁入地的评价,从而影响其迁移决策。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材分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移动引起的)状况,决定了该地区人口分布的状况。一个地区最多能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呢?探讨这一问题,就必然要落脚到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核心问题。所以教材在前两节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之后,安排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该节教材包括四目:世界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的人口分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教学建议:可让学生首先明确人口分布的描述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两个方面。通过教材17页活动,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再学习教材第三目,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该节的重点。首先让学生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教师补充),再列举大量实例说明其影响因素、双重特性。最后,通过阅读知识窗“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感悟我国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穿插24页活动“三峡工程移民方案”,巩固理解人口合理容量。1.教材第17页活动可采取学生读图商量讨论的方式,以学习小组解决为主,充分体现新课程合作探究理念,该活动还是后面学习城市,农业,商业的基础。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知识窗,理解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东西部地区的差别。重难疑点解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教材分析:“各种形式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分析与绘制”,考纲中知识目标虽未作要求,但它是高考要求的四项能力目标之一。所以,本单元活动,以人口学知识为依托,不仅对于学习本单元内容有帮
本文标题:必修二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2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