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8湖心亭看雪复习
1.读文,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学习写景运用的白描手法,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抚今追昔,颇有“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之感。于是他以追忆的方式,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其文多缅怀往昔风月,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痛和沧桑之感,以寄托故国之思。毳()衣雾凇()沆()砀()铺毡()更()定..崇()祯()更()有此人强()饮Chóngzhēncuìsōnghàngdànggēngzhāngēngqiǎng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中人鸟声俱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注意节奏第一段:·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都消失晚上八点左右牵引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我这(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全白只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两三个人影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中的人声与鸟声都消失了。这一天打过更了,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毛衣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寒雾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交融在一起),上下全白了。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坐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人不过像两三粒米粒罢了。第二段:1、见余,大喜曰:“舟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客此。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非常高兴哪能还等到不要像酒杯痛饮客居,动词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仆人正在烧酒,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就拉着我一快儿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回答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此地。等到我下船时,听到船夫喃喃自语地说:“别说您这位相公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通假字•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桡”,撑(船)•词类活用•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客此•名词作动词,做客。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白色酒杯一词多义是一是日更定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当是时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而或长烟一空这判断动词,是全一条,数量词这判断动词,是判断动词,是全及下船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等到更绝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湖中人鸟声俱绝沿溯阻绝绝(山献)多生怪柏更为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还消失中断还重新极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哪能哪能古今勾联痴对更有痴似相公者痴人说梦有两人铺毡对坐对答如流痴迷回答对面痴迷重点语句翻译(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一天初更过后,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一人到湖心亭去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上下下全是白茫茫一片。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是一片白中的,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全景:。特写:。时间:。地点:。天气:。事情:。内容梳理湖中雪景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西湖写景亭上奇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一)(二)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志趣相投)白描叙事叙事:相遇相处相别抒情:大喜畅快伤感(释然)(广漠)(渺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有什么特点?(白描)自然质朴不事雕琢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写作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写景范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白描手法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范例:“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唐弢《琐忆》中的鲁迅先生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笔尖.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又如《背影》里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描写,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胖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探、攀、缩、倾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白描小结: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简练朴素的文字,不加渲染,只用点线组合,高度抽象,构成一幅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内容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课文内容理解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4.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人鸟声俱绝”的“绝”字好在哪里?•5.哪一句是描写雪景的句子?有什么妙处?具体写了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运用白描的手法,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6、“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7、“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8、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9、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①拿、拥、往、看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10.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写作特点一、记叙、写景、抒情有机结合,情景交融二、运用白描写景。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显得悠远脱俗。三、善用对比写法。写景时的大与小,亭周景色的冷与亭上烧酒炉沸、热情邀约痛饮的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远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文章主题•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本文标题:2018湖心亭看雪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3614 .html